枪 城 丰 碑(三)

——消失的“新中国第一枪厂”(626)传奇(节选)


南庆杰


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枪厂;一个新中国成立前第一个由我党、我军在东北接管的枪厂;一个在共和国军工战线创业、奋战、发展、奉献了38年,造出了9006116支枪的枪厂;一个在“三线建设”时期无私奉献、积极包建、援建了三线地区若干军工厂的枪厂;一个在国企改革中被划归首都钢铁公司后继续奋力拼搏、为国分忧、苦苦挣扎了18年,最终被政策性破产的枪厂——军工626厂(国营庆华工具厂),注定有其跌宕起伏、无比辉煌;历经磨难、一言难尽的传奇故事……

——题记

——接上文


搬迁复厂创奇迹


1950年10月21日,为适应抗美援朝战争形势的需要,东北兵工局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做出决定,五一工厂第一制造所(枪所)迁往黑龙江北安县。由此,“新中国第一枪厂”开始了它往后创业、发展、辉煌、富有传奇色彩,亦有坎坷、磨难、命运多舛的曲折历程……

一边是鸭绿江边飞机轰炸,战场硝烟,一边是五一工厂撤离大城市沈阳,向冰天雪地的黑龙江边疆小城北安搬迁。一时间,职工们心里产生了很多想法,可谓众说纷纭:仗打在朝鲜战场,咱们隔着那么远,子弹、炮弹过不来,还用疏散吗;即使万一美军打过鸭绿江再疏散也来得及;美军不敢侵略中国,美式装备的800万国民党军队都让咱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打到台湾岛上去了;国民党撤出沈阳时曾用飞机炸过工厂,工厂也得到了保护,如果美军飞机来轰炸,他能来咱就能截,截不住咱就支高射炮,非把他打下来不可;要疏散也用不着把工厂搬到黑龙江去呀,咱在沈阳住惯了,一下子搬到千里之外荒无人烟的地方,难以想象在那里该怎样生活……

在职工思想处于混乱状态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特别是国民党潜伏下来的特务煽风点火,妖言惑众。说什么:“北大荒”是原始之地,除了树就是草,根本看不着人,说啥都不能去;夏天的蚊子、小咬铺天盖地,大瞎蠓子专叮咬人;冬天里零下40多度,再加上西北风一刮,穿棉袄棉裤出门都能冻透。在外面尿尿得用小棍儿敲,不然就冻住了;大雪一连能下好几天,说把门窗封上就封上;成群的野狼没啥吃的,从小兴安岭上成群结伙跑下来,要把谁家围上,想跑都跑不了;还说北大荒那地方容易得“地方病”,活上40岁算是命大的……一时间北大荒被传说成了人间地狱,令那些不了解北大荒的人生出许多的畏惧来。

在谣言的蛊惑下,不明真相的工人动摇了,工厂出勤率下降了,生产受到了影响,工厂领导感到肩上的压力很大。特别是工厂搬迁不能只搬设备,工人才是最重要的,有人有设备才能在北大荒建起新的枪厂。

工厂会议室里的灯光一连几夜通宵长明,曾为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从第四野战军中走出来的厂党委书记尚耀武对工厂的领导干部们说:工厂北迁是东北兵工局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决定,借疏散之机建设大兵工,而不是为疏散而疏散的权宜之计。我们一定要按上级的时限搬迁毫不动摇。眼下我们的工作有难度,压力确实很大,但是工厂的底子很好,新中国成立前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都曾亲临工厂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培养了不少的中坚力量。东北抗日将领李兆麟、李兆斌兄妹等地下党员,在工厂多次成功地开展了工人运动。近两年来,我们厂党组织更是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我相信职工中的绝大多数是会跟我们走的。核心领导统一认识后,工厂又在中层干部中一连开了几个昼夜的大小会议反复研究,并迅速形成了搬迁方案。

1950年10月19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军改编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面完成东北一线集结和参战各项准备,党中央、毛主席一声令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排山倒海般冲向朝鲜战场。

10月25日,志愿军在朝鲜正式投入战斗(后于1951年毛泽东主席在总政的建议上批示,同意将这一天定为抗美援朝战争纪念日)。就在同一天,沈阳五一工厂北迁动员誓师大会隆重召开,东北兵工局领导和沈阳市领导都莅临大会,工厂北迁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厂党委书记尚耀武在大会上做北迁动员讲话时说:“黑龙江北安天寒地冻不假,但我们兵工战士的心是热的,血是沸腾的,我们去了北大荒,那里的太阳是会照顾我们的;小兴安岭狼多是不假,狼再多也多不过我们手中的枪,我们是英雄的造枪人,枪可以打敌人,也可以打狼吃肉补充营养。”尚耀武的几句话,使本来紧张而肃静的会场气氛活跃起来。群情振奋中有人振臂高呼:听毛主席的话,到边疆去创业!人随机器走,到北安去建功!为志愿军战士服务,生产最好的枪!在一阵又一阵口号声中,职工们表现出了异常的兴奋和从未有过的激情。尚耀武抓住时机接着说:“只要我们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胸怀建设大兵工厂的美好愿望,一切困难都会被我们踩在脚下。日本侵略者被我们赶出了中国,国民党被我们打到了台湾,美军在朝鲜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我们兵工战士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不仅能制造出像样的钢枪,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会后工厂党委在沈阳市市委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首先厂党委向全厂发出“人随机器走,北上建新厂”的倡议,要求党员、团员组成先锋队,关键时刻站在北迁队伍的前列;各车间党支部召开动员大会,动员职工像对待抗美援朝一样对待北迁,鼓励大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组织家属宣传队,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动员家属支持丈夫北上;对北迁有生活困难的人员发放生活补助或物品等等。与此同时,对证据确凿的8名破坏北迁和造谣惑众分子,召开职工大会揭发批判后,进行了严肃处理。

很快北迁的氛围形成了,领导干部、党团员、技术和业务骨干纷纷上交决心书;妻子替丈夫报名表示跟着丈夫走;老师傅给徒弟说情要求一块去;有的师兄弟在一起喝了北上誓盟酒。仅两天时间,就有1600多人的名字写进了北迁的花名册。沈阳解放两年来受党教育的新中国第一枪厂的兵工人,为了共和国的军工事业义无反顾地向北安迁移!

北安,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地处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边缘。北安曾命名为北安村,北安之名,寓意“北方平安”“北部安定”之意,后改为北安镇,当时为北安县。

北安历史悠久,近代也曾书写了红色北安辉煌的历史。

如今的北安,在历届市(县)各级领导带领和数十万勤劳、智慧的北安各族人民,经过数十年努力开拓、建设,已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蒸蒸日上的现代化城市。不仅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城市、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黑龙江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整体推进市和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整体推进市。而且使北安拥有了“农垦先驱,北国粮仓”“塞北延安,北国枪城”“共和国枪械的摇篮”“书画之乡”等等美名和称号,这无疑是北安小城耀眼的光环!今天,当你在北安、黑河、直至漠河等地,随处可见“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的宣传标语,足可见北安乃至黑龙江政府和人民极高的政治站位和满满的自信!

北安,尽管曾两次成为黑龙江省的省会,但因为时不长而一度鲜为人知。直到公元1950年11月,这里来了一批兵工人、建起了一座兵工厂——国营庆华工具厂(626厂),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批冲锋枪之后,才使这座小城声名大振。

曾几何时,很多人都有个疑问,当初为什么最终选择北安这个地方建枪厂呢? 据当时负责选址的五一工厂第一制造所(枪所)副所长李作潢回忆时说过,向北搬迁的原因之一是担心美军飞机的轰炸。

1950 年10月13日,李作潢带人几经辗转到了黑龙江北安县。在当时北安县县长李惠的带领下实地查看后,相比之下觉得东大营地方还算不错。那里原是一个日军的旧兵营,有电,有水井,离火车站五六里路,还有十几栋房屋。之前东北军政大学曾在那里开办过两期培训班,于1946年9月迁往齐齐哈尔后闲置,觉得适合建厂。经李作潢等人返回沈阳逐级汇报后,选址就这样定了下来。

工厂全面搬迁是从1950年11月3日开始的。

先期去北安的职工乘坐的都是那种装货物的闷罐车,从沈阳到北安需要两天一夜,车厢里面空空荡荡的,大家席地而坐,困了就倚着自己的铺盖卷眯眼睡一会。照明是用一盏马灯,一个车厢里几十个人,吃喝拉撒睡都在车上自己克服和解决。

职工们到北安,当时看到的东大营早已破败不堪,除了东北军政大学启用的几栋房屋经过修缮稍微好一些,其他十几座房屋已残缺不全。外面的积雪灌到屋里一米多厚;有的房顶一半无瓦,在屋里就能看见瓦蓝的天空。院落里,在雪中裸露的蒿草和树上枯萎的枝叶随风摇曳;院内几个日本侵略者修筑的碉堡和岗楼完好无损地戳在那里。可有谁会想到,1950年底,新中国一个新的军工企业会在这里扎根并崛起,进而在新中国军工史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和辉煌!

先期到达人员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落实职工和家属们住的地方。工厂职工带家属得有两三千人先后涌进北安,住的地方在大冬天可是个大问题。北安县政府当时对工厂搬迁十分支持,首先将铁道以东划为工厂的建筑住宅用地,同时将日伪时期遗留的西岗、北岗、南大营、麻袋厂、中街、525库等处共计154栋房屋拨给工厂作为职工住宅。县政府的态度十分明朗:“北安人民是敞开胸怀、张开双臂欢迎兵工厂和人员的到来,只要是在我们管辖的地界里,你们看好哪个地方,我们都可以忍痛割爱。”当地老百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工厂腾出房子,自己想办法解决住房困难,为626厂的创建做出了贡献。

政府划给工厂的房屋虽说大都是早年日本人遗留的兵营、弹药库和马厩等,但都是现成的砖瓦房。如果把这些地方清一清、改一改,砌上间墙、搭上火炕、垒上火炉,改造成南北屋式的大走廊、“头顶锅”的职工宿舍就能住人。这样的屋子尽管非常简陋,有的还带着马尿臊的气味,但点上炉子、烧热炕,职工就有了立足之地。在选定了职工家属住的地方后,李作潢又考虑到工厂搬迁过来,建厂后职工家的孩子也需要上学,因此又把城里六道街一所遗留的日本机关大院选做了子弟学校。

在沈阳的火车没有启动之前,枪厂总务部门的高洪哲带着管理干部来到北安。先是依靠北安县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成立了东大营护厂队。与此同时,改造职工宿舍、维修厂内工房、抢建临时食堂等工作也全面推开。当时北安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县城,只有6万多人口,找个木瓦工都相当困难。工厂只能临时找些民工,先修理破烂不堪的门窗、搭木板铺和简易的火炉、砌火墙。随后通过县政府把农村猫冬的人组织起来,只要会砍房架子、能扒炕、抹墙,甚至盖房子帮过工的人都调到厂里来“参战”。他们得知是帮国家创建兵工厂,二话不说,在屋子里架上铁炉子,把土烤化、水烧开,和泥垒砖就地干了起来。一时间,喧闹起来的东大营,没有了往日的寂静和空旷。

大家根据房屋的结构、举架、跨度和面积进行综合考虑,哪些房屋可以用作厂房,哪些房屋可以用作原材料和工具库房等,做到最小的改动就能使用。然后按照沈阳枪厂生产的工艺流程,为每座厂房编排了车间番号。既减少了改造工作量,花最少的时间,用最快的速度争取工厂早日复产。

一道道间墙垒砌而成,残败的房屋被修缮得完整了许多,露天的房顶修缮后铺上了瓦,没有玻璃的窗户糊上了窗户纸,无门扇的大门口挂起了棉毡做成的门帘子。厂内的职工大食堂也改建出来了,后勤人员上岗,柴米油盐齐备。护厂队白天警戒,晚上巡逻,为迎接大批到来的机器设备和搬迁人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李作潢和同志们感慨于大家的干劲和北安县政府及人民的大力帮助。

沈阳和黑龙江北安远隔千里,李作潢带领的先头部队在北安抓紧整修厂房和落实职工与家属落脚住宿的地方。沈阳的工厂里也在夜以继日地拆卸机器、打包装、运送到火车站上站台,随时准备发车,真的是两头一起忙。

1950年冬,又一列由沈阳开往北安的火车插着红旗穿过松辽平原、松嫩平原,驶入小兴安岭的山野丘陵之中。枪厂的机器设备就在这北行的火车上,明眼人一看那迎风招展的红旗,就知道火车上的东西不同寻常。

北安火车站的站台上,一箱箱、一台台的机器设备越来越多,堆积如山。“北大荒”有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进了腊月的北安,气温有时达零下40多度,天寒地冻。火车站的站台上无遮无挡,西北风夹杂着雪花呼啸着。这样的严寒对北安人已是习以为常,而对从沈阳来的人就只能咬牙接受这天气的严峻考验。

面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安大地,从沈阳来经过挑选的兵工战士和跟随他们一起来的家属没有望而生畏。他们自从沈阳登上火车,随机器一路向北,就感觉天气越来越寒冷。车窗上的水气变成了霜,白霜又逐渐变成冰花,越走大地越荒芜。尽管当年的兵工人不同于早年的红军战士,但其工厂搬迁的伟大意义如同长征。他们就是搬迁北上的长征队,是国防兵工建设的引火种,是支援抗美援朝的宣言书。也正因为这些兵工人的无所畏惧和无私奉献,才有了后来黑龙江省的十大兵工厂,才有了后来“北大荒”兵器工业崛起的壮举。

对先期到达的兵工战士而言,为了不让机器积压在站台上,他们只做了短暂的休整,就参加了从火车站向东大营的新厂址搬运机器设备的大会战。

从火车站的站台上,把机器挪到站外,再运到东大营的新厂址可并不容易。随厂搬迁的老兵工王家义回忆说:“1950年11月我与弟弟王家祥一起到了北安。工人们每天从火车站往厂里拉运机器,随时换班轮流干。组织上安排我负责管理运输工作,当时全厂只有6辆汽车,根本就不够用。我每天要去北安运输公司雇40辆马车,然后分配到各单位让工人跟车拉货。”

为解决运力不足和搬运中遇到的问题,职工们想出了不少的好办法。比如在周边农场租用拖拉机、利用冰雪路面自己动手做马拉爬犁和用人拉的爬犁。小型的机器和拆下来的配件和工装、工具可以由它们运送。大型机器设备不是没有吊车不好装车,就是车辆负重不足。有的职工拿出了自己看家的技术,制作土吊车或“斤不落”,吊装搬运大块头机器;有的职工拿出土办法,用圆滚木和绞盘绞拽机器一米一米地拽出。

一时间,北安城里的头道街上运送机器设备的汽车鸣着喇叭提示路人躲避;马拉爬犁和拉货的马车一起穿行在街道上;身着清一色棉工装,眉毛、胡子和棉帽子上挂着冰碴的兵工人拉爬犁的、拽绞盘的,牵引设备呼喊着口号的,让整条街都热闹非凡。

从1950年11月3日沈阳枪厂拆卸第一台机械设备开始,到12月18日北安火车站站台上最后一台机器运进东大营,1631名员工,800多名家属,用他们对党和国家赤诚的情感,在45天中创造了奇迹:1358台设备,3000多吨材料、工具等,靠着他们的双手,完成了神奇的大挪移。这场紧急疏散、搬迁北上、建设大枪厂的战役取得了初步胜利。这场攻坚之战打得很漂亮,很有英雄气概,如同志愿军在朝鲜战场打响的第一场战役一样,初战告捷。

在抢运机器设备的同时,新的工厂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组成了,上级任命尚耀武为新的工厂党委书记兼厂长,李志坚为党委副书记,李作潢、张庆森等为副厂长。

随着工厂主要领导的确定,管理组织相继成立,机关设科室、车间设工段和班组、各项管理制度渐次出台,从上到下的管理和生产机制基本形成,一个初显正规化的兵工厂在北安城的东大营破壳而出。东北兵工局向工厂发来贺电的同时,正式命名这座在冰天雪地里创建的兵工厂为“北安冲锋枪厂”,代号“32厂”。半年后,随着兵器工业的调整,工厂又更改代号为“国营第626厂”。再之后,出于兵工厂保密的需要,代以第二厂名“国营庆华工具厂” 简称“庆华厂”。很快,北安东大营的称呼被庆华厂取而代之。

1950年12月19日,工厂开始了全面复厂建设。厂党委及时召开复厂动员大会,意在让全厂职工知道,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可他们手中的武器装备还是“万国造”,急缺的是我们自己制造的新式武器装备。我们必须争分夺秒,为志愿军制造出更多更好的武器,为了前方少流血,我们必须多流汗! 设备、材料搬运到北安进入新厂址,只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厂房不够,我们重建;设备就位,我们安装。12月的北安,尽管让我们真正体验到了冬季的严寒,但我们要用火热的激情投入到工厂的全面复厂建设当中去。

1951年1月20日,工厂隆重召开“抢运机器设备总结表彰大会”,会上有537人受到了表彰和嘉奖。其中有4人立大功,29人立小功,153人立功,35个班组立集体功,极大的鼓舞了职工复厂建设的热情。领导们走上台,为立功的职工披红戴花。立功受奖的人心里美滋滋的,领导们的心里喜洋洋的.台下的职工和家属代表们的心里热乎乎的。整个会场的人们都为工厂取得的初步胜利而激动不已。

接下来设备安装的难度并不亚于刚结束的设备搬运。挖地基,镐头抡圆了,落在地上不过留下一个白色印迹。锤头砸下去,钢钎下仅仅是一个小窝。寒冷的天气,双手早已麻木,直到虎口震裂,流出鲜血,才感到疼痛。

垫实机床,需要石子铺垫。工人们车拉肩扛搬来山石,双肩被压的红肿,他们就找块厚布当垫肩,缓解一下难忍的疼痛。然后再把山石敲成碎块使用。后期来厂的同志,没地方住宿,干脆就住在厂房的二层。他们白天下楼直接进入工作状态,晚上下班上楼将就休息。

空旷的厂房四面漏风,没有取暖设备,他们就用废弃的汽油桶自制取暖火炉,实在冻得受不了,就跑到火炉子边上暖暖手,转身又回到工作岗位继续干……

2月6日,是农历大年初一。厂领导为关心职工的生活,特地要求基层党支部做好工作,让职工安心过春节,不允许春节期间加班加点。但是,总有一些职工偷偷跑到工地自发的干了起来。厂领导闻知后来到工地,本想劝大家回去休息的,可看到大家热情非常高,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中。

为补充队伍和增加新生力量,工厂陆续招收了大批青年工人进厂,让他们加入到建厂的队伍中,他们为庆华厂的创建也做出了贡献,同样是庆华厂的功臣。

3月下旬,工厂部分机床设备开始调试,零件加工同步进行。

1951年5月,经过全厂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争分夺秒的奋战,从沈阳搬来的机床设备全部安装就位,工厂正式开始复产。

6月10日,庆华厂召开了复厂建设庆功大会。标志着复厂工作全面结束,工厂可以恢复生产了。

作为“新中国第一枪厂”的庆华厂,能在各方面环境和条件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千里迁移、复厂建设和恢复生产,用最快的速度、花最少的钱、在冰天雪地里奇迹般立起了一座具有传奇色彩的兵工厂。究其原因,除了党的领导外,无疑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工厂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有听党话、服从祖国召唤、彰显“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的那一代兵工人!


——内容待续



作者简介:南庆杰,笔名南天。铁岭市作协会员、中国煤矿作协会员。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辽宁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中心原常务副主任。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宣传联络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