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堂会议”补笔

一一六盘水三线建设有关史实考述之二



1965 年 11 月 24 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在李富春、薄一波、李井泉、余秋里、谷牧、程子华、吕正操等领导的陪同下,到贵州省六枝矿区地宗煤矿澡堂召开的会议,是新中国三线建设史上举足轻重、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小平同志在“澡堂会议”上的讲话,更是对三线建设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其史学价值非同寻常。

笔者曾研读过一位朋友收藏的一本老日记,这本日记的主人是 1965 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中文系,刚分配到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工地战报》工作的一位女大学生。她在日记中,忠实地记录了当年小平一行到地宗煤矿视察的情况,全文如下:




1965 年 11 月 24 日、星期三、阴雨

今天是我最高兴的一天,也是我终生最难忘的一天,更是我最幸福的一天。因为我见到了中央首长邓小平同志、李井泉同志、薄一波同志、李富春同志以及他们的夫人。

早上五点钟我们就起床了,虽然天下着雨,但我们都兴致勃勃,匆匆的吃了早饭就集合到了地宗。人们不顾雨淋,排好队等着,终于在上午 10 点 5 分,见到首长们坐的小卧车(轿车)来了。顿时,我们沸腾起来,一个劲的鼓掌。小平等首长向我们招手致意,我们沉浸着幸福的时刻里。首长们见了我们,又参观、视察了“地宗矿井” ,半小时后才挥手向我们告别。我们多想再看看首长啊!但是时间不等人,我们只好带着依依难舍的心情,目送着首长的小卧车(轿车)消失了。直到这时,我才感到我的手拍麻木了。




小平等首长专程从北京,带着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嘱托,来视察“地宗矿井”,关心西南的建设。我们参加西南的建设,这是很荣幸的。但是担子也不轻呵!我们绝不能辜负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期望,一定要把西南建设得又好、又快、又省……

这则日记,将邓小平一行到地宗煤矿的时间、地点、过程等记述得较为清楚,现场感十足。

本文作者的父亲,当时任六枝矿区第三工程处保卫科长。他全程参与了此次小平同志一行的安全保卫工作。他回忆道:

邓小平等领导,11 月 23 日晚上,是住在专列上的,专列当时停放在离六枝凉水井煤矿不远,紧邻关寨火车站的新窑车站。当时新窑站尚未竣工,专列就停放在车站上有着四条铁轨的隧道里。第二天一早,小平等领导的专列,离开新窑,直奔六枝。后来他们又转乘小车,到了地宗井口。小平同志一行健步走到离主平峒不远的一座铁质结构天桥上,看到井口进进出出的矿车,他笑容满面,频频点头。




时任“西南煤指”副总工程师的傅师荣,在《回忆丁丹同志》一文中称:

“西南煤指”的书记丁丹同志,闻知小平等领导要到地宗煤矿视察工作,连续几天日以继夜、反复思考,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当时用作向邓小平同志汇报的会议室,是唯一的正式建筑——地宗矿的浴室更衣室,丁丹同志对室内布置、煤样陈列、图纸的悬挂都亲自一一过目,要求我们不许出一点差错。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到了地宗井口广场,丁丹同志也同样站在欢迎的干部队列中,直到煤炭部钟子云常务副部长把他介绍给邓小平同志后,他才随中央领导同志一起走入会议室。

时任“西南煤指”政治部副主任的马会水回忆道:“西南煤指党委副书记李建刚、政治部主任马匡汉、副主任马会水率 300多名职工代表列队欢迎。邓小平衣着朴素,步履稳健,态度和霭,下车后与矿区领导、工人代表一一握手,向欢迎队伍挥手致意,他微笑着说:同志们辛苦了,我代表毛主席、党中央来看望大家!

随后,邓小平一行来到地宗矿当时最好的处所,一个尚未建成的澡堂,听取了西南煤指和地宗矿领导的汇报。”

笔者曾与“澡堂会议”现唯一健在的亲历者周官文多次交流。周老回忆:1965 年他刚参加工作不久,隶属贵州六枝矿区第三工程处(即后来的煤炭部第 65 工程处),当时正在参加六枝矿区“一个战役、四个战场”的地宗大会战。作为一个 22 岁的共青团员和单位上“青年突击队”的标兵,他被组织上安排参加了地宗矿的“澡堂会议”。




1965 年 11 月 24 日上午九点过钟,他到了地宗矿澡堂后,看到这个澡堂是新修的一栋油毛毡房,还没投入使用,位于井口左侧的一个土坎上,离井口也就二、三十米远。澡堂的四面墙,是坑木板皮上钉的竹席子,房顶是新铺的油毛毡,当时还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味道。

他随会务人员进了澡堂后,发现会场是澡堂的更衣室,地方虽然不大,但也可容纳 30 多人在此开会。会场里已有序地摆放了好几排长条椅子,他按指定位置入座后,看见在他正对面几米远的地方便是主席台。主席台也就是几张桌子而已,没有什么灯光、话筒一类的设备。

“ 当时,会场里已经有 20 来人在等候开会了,他们都是“西南煤指”和六枝矿区及各工程处的一些领导和像我这样的职工代表。这些人中,我只认识我们单位的领导”。




“是开什么会?什么人开?”正当他有些疑惑时,忽然间,从门口进来了几位领导模样的人。顿时,会场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首长们进入会场后,随即与参会的同志们逐一握手。当小平同志和周官文握手时,看到他干咧的嘴唇,还问他:“这是怎么了?有啥困难没有啊……”

此时,周官文还不知道与他握手的是邓小平同志。他有些羞涩地回答道:“没有,没有困难……”

这时,一位矿区领导在一旁补充说:“工作苦点、累点,这倒没啥。就是生活上,没蔬菜……”

“哦……”小平同志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

会议开始后,周官文听完主持人的介绍,这才知道和自己握手、

对话的是邓小平同志。他向笔者称,当时他好激动,内心火热、滚烫。

“会上,“西南煤指”和矿区的领导,向小平同志简要汇报了一些工作情况后,邓小平用一口浓浓的四川话,作了一些重要的工作指示。整个会议时间最多也就一个小时,会场气氛热烈,邓小平等领导们都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官架子”。




据参加“澡堂会议”的原煤炭部副部长钟子云、范文彩等领导回忆:

会上,邓小平听完钟子云等领导就六盘水煤炭基地的规划设计和次年开采方案的汇报后,他指出,“看到西南有煤、有铁,我就放心了。不然,建好多工厂也没有用处。六盘水煤矿基地很重要,既能满足西南钢铁和动力用煤,又能支援两广,以减少北煤南调。有煤、有铁,办好西南两个大型联合企业(贵州六盘水与四川攀枝花)就有希望了。”同时,小平同志对贵州六盘水的建设工作开展之快,职工建设情绪之高,以及“三老带三新”的工作方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此次会议期间,小平同志还现场拍板:“立即从北方调大白菜到六枝,解决矿区职工吃菜难的问题”。

果然,一个多月后,五十万斤大白菜便通过火车运送到了贵州六枝矿区。为此,“西南煤指”指挥长丁丹同志还亲自撰写了广播稿,向广大职工传递和宣传党中央对三线建设者的关怀。





回望此次“澡堂会议”,笔者以为,尽管此次会议时间不长,但它彰显的内涵和凸显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一是小平同志前瞻性地提出了贵州六盘水与四川攀枝花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问题,谋篇布局了煤炭与钢铁,齐头并进的战略思想。

二是小平同志提出的减少“北煤南调”和“南煤下两广”的指导性策略,极富创造性,他以战略家的眼光和魄力,审时度势,造就了“江南煤都”六盘水。小平同志的这一要求,现早已变为现实。

三是通过“澡堂会议”,小平同志进一步细化了“煤钢联盟”的运转模式。即从贵州六盘水向四川攀枝花提供煤炭,同时在贵州六盘水建立钢铁厂,利用向四川攀枝花运煤的返回空车,又从攀枝花运回铁矿石,形成一种往返“钟摆式”的对流关系。

四是鉴于贵州六盘水煤炭资源丰富,小平同志在“澡堂会议”的基础上多次强调,“六盘水可建一些火电厂,就地消化一些煤炭”。这充分体现了“就地取材,综合利用”的发展思路。

五是邓小平等领导深入一线,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关爱职工的“父母官”行为,直接激励了广大三线建设者的奋斗热情。这种精神力量,是无穷的。




应该说,邓小平同志的这些工作指示和要求,不但具体策划和描绘了六盘水三线建设的发展蓝图,而且也为新中国的三线建设夯实了思想基础,明示了科学发展的路径。因此,地宗煤矿的“澡堂会议”,其历史意义和史学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2019 年 12月 6 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将“地宗矿职工澡堂”遗址列为“国家工业遗产”。

在此,笔者也愿这个在共和国三线建设史上赫赫有名的“澡堂”,能成为宣传和传承“三线精神”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