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纯祥:谈谈陕西省的三线建设

我国三线建设已过去半个多世纪,建设三线的那几代人,随着年华的流逝,许多人已经成为历史人物,健在者多已白发苍苍,进入耄耋之年。但他们在三线建设中立下的丰功伟绩,为共和国写下的璀璨历史,却像撒落在广大三线地区发光的钻石,长久熠熠生辉。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在东方这个传统农业大国实现工业化进程中的一次振奋人心的探索和实践。它推动了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工业化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陕西三线建设在国家统一部署下,上海、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等工业基础比较好的省市,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设计施工单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人员、物资到设备,成龙配套地迁到陕西。担负支援和包建任务的老基地、老厂矿,从筹建、施工到建成投产,成立专门机构,指派得力的领导干部,落实责任,一包到底。陕西也动员工、农、兵、学、商等各界参加和支援三线建设,仅陕南一地就集结民工百万之多,参加铁路、公路和国防及民用工业重点企业等一批重要项目的建设。

陕西机械工业:建成大中型企业35个,有30个企业和车间是由外地迁来陕西的,其中:由北京迁建的有陕西汽车厂、陕西汽车齿轮总厂、汉江油泵油咀厂、汉江机床厂;由上海迁建的有秦川机床厂、汉江机床厂、西安电机厂、汉江机床铸锻件厂;由黑龙江迁建的有陕西压延设备厂、汉江工具厂、兴中工具厂、海红轴承厂;由辽宁迁建的有陕西鼓风机厂、长城电工机械厂;由天津迁建的有黄河工程机械厂。

陕西轻工业:很多企业是由沿海地区支援和协作建立起来的。当时被称为三大件的钟表、缝纫机、自行车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陕西缝纫机厂连人员带设备从上海全迁过来;风雷仪表厂由上海几个厂分别将部分车间迁来陕西组建;西安红旗手表厂由上海手表厂派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包建;西安钟表元件厂由上海钟表元件厂派150名技术人员和老工人援建。西安自行车总厂则是由天津自行车工业公司对口支援,帮助解决企业管理和技术问题而建成的。

陕西国防科技工业:自1964年到1979年,新建和迁建一批企事业,陕西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基地之一。这批企事业单位都是通过老企业包建新企业,或者由沿海城市迁入而建立起来的。包建单位的责任是:编制初步总体设计和技术设计,帮助调配各级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提供产品的图纸资料和工艺技术,提供专用设备、仪器、工具、模具、量具和试验设施及原材料,帮助培养技术骨干和业务人员,承担产品的试制、研究和定型投产。航空工业,在西飞公司、庆安公司、哈尔滨飞机公司、南方航空发动机公司等老企业支援下,建成汉中运输机生产制造基地和宏远公司、航空强度所、自控所等一批企事业单位;飞机设计研究所由南京内迁西安;试飞院、计算机所由部队建制改为航空工业建制。

通过三线建设,陕西航空工业配套协作体系日趋完善,形成关中、汉中两个航空工业生产制造基地。

兵器工业,在第五机械工业部的筹划下,从西安第三研究所分出一部分,组建成立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把全国分散的火工品科研力量集中起来,组建成立西安火工品研究所;将火炮系统总体技术研究所由北京迁入陕西。原由总后管辖的兵器制导技术研究所、综合性光电技术研究所、炮瞄雷达研究所三家科研机构,划归第五机械工业部建制。三线建设使陕西兵器工业进一步完善了火炮、弹药、光学、雷达等的科研能力。

电子工业,三线建设中陕西新建项目26个,这批电子工业企业均是由老企业选拔优秀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对口援建,或整体搬迁。其中,华电材料厂由山东济南迁来;南云无线电器材厂是原北京798厂专业生产云母的车间迁陕组建:华达无线电器材厂由宝鸡长岭机器厂包建;金山器材厂由北京798厂包建;卫光电工厂、华南器材厂均由北京718厂包建。

三线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一学习、二应用、三改革、四创新”,掌握先进技术,举一反三,运用自如,大胆创新,力求超越。陕西重型汽车厂原来生产单一的军用越野车,1982年以后,研制成功5种民用变型载重汽车,“七五”期间,引进奥地利斯太尔汽车项目,发展中国新一代载重汽车。到2009年,发展成陕汽集团公司,拥有31个参(控)股子公司,总资产188亿元,从业人员2.46万余人,产品覆盖重型军用越野车、重型卡车、大中型客车(底盘)、中轻型卡车、重型车桥、康明斯发动机及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年销售各类汽车8.6万辆,实现销售收入221亿元。

金堆城钼业公司经过改扩建,拥有亚洲最大的露天钼采矿场、鉬选厂和冶炼厂,年采剥总量、供矿量和日处理矿量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形成钼炉料、钼化工和钼金属制品三大系列平衡发展的良好竞争态势。黄河工程机械厂是大马力履带推土机专业制造厂,1968年由天津机械厂包建 ,1979年至1997年曾两度与日本小松公司合作,引进履带式推土机及履带式挖掘机制造技术,形成四大类20多个品种的工程机械装备产品,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陕西工业基础原来极为薄弱,解放前夕只有发电、纺织、面粉、火柴等为数不多的工业企业。而且分布很不均衡,为数不多的一点工业主要分布在西安至宝鸡的陇海铁路沿线,陕南、陕北工业几乎是空白。因此,建设新的工业基地,改变不合理的工业布局,是陕西经济发展的迫切任务。

陕西是国家确定的重要后方基地之一,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即开展大规模的三线建设,规划逐步改变工业布局,集中力量尽快把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建设起来。从1964年到1980年的十年多年间,先后建设了阳安、西韩、梅七、西延及跨省的襄渝铁路干线。阳安线全长356.7公里,西起川陕交界的阳平关,与宝成铁路接轨,东至临近湖北的安康,与襄渝线相连。1969年动工,1973年建成,1978年全线实现电气化。它的建成通车,在西北、西南、中南之间架起了一条钢铁大通道,为沟通关中与陕南之间的交通,开发秦巴山区的矿产资源、发展陕南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西韩铁路南至西安阎良区,东北至韩城市,全长211公里,1970年开工,1975年建成通车,拉动了渭北煤田资源的开发和渭北地区工业建设。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增加1.8万余公里。

陕西铁路、公路的大发展,不仅境内交通闭塞的落后状况有很大改观,更重要的是为改变省内工业布局提供了条件。一批新的工业项目相继在陕西落户,汉中、渭南、韩城等新兴工业基地迅速崛起。一批西迁项目的迁入,为老工业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西延铁路的修建、油田勘探的大会战,为陕北石油、煤炭开发作了铺垫,延安、榆林发展的大门逐渐敞开。关中、陕南、陕北协调发展,全省工业生产配套能力进一步加强。通过工业布局的调整,陕西工业分布虽然关中的优势仍然明显,但已逐步向陕南、陕北延伸发展。1985年,工业企业分布在关中的占64.9%,分布在陕南的占25.8%,分布在陕北的占9.3%。固定资产原值关中占84%,陕南占12.7%,陕北占3.1%。工业总产值关中占88%,陕南占9%,陕北占3%。在机械工业布局上,以西安为中心向整个关中和陕南地区延伸,全省形成具有特色的西安、宝鸡、汉中等新的机械工业网络。

汉中市地处内陆腹地,交通闭塞,解放前现代工业寥寥无几。建国后,汉中地区工业有所发展,1949年工业总产值为1146万元,1964年增加到4600万元,但由于汉中深处崇山怀抱中,发展依然缓慢。1970年,随着阳平关至安康铁路的通车,交通不便的汉中,从此有了贯通祖国南北的大通道,成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一批大型企业布点汉中,数家沿海企业内迁汉江之滨,古老的城市迎来工业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十多年中,以生产中型运输机的陕西飞机制造公司为骨干的20多个航空工业企业陆续建成投产,略阳钢厂、汉江机床厂、汉川机床厂、汉江工具厂、海红轴承厂等一批民用重点企业应运而生。围绕三线建设和内迁企业的需要,地方建材工业和轻工业相继破土建厂或筹划扩大生产。经过多年发展,到2011年,汉中市建成 27.7平方公里面积的航空产业园区,以陕飞公司运输机和特种飞机的总装集成为带动,汇集了长空精密机械、东方仪器、航空硬质合金等专业化航空机械配套企业和中航电测、千山航空电子、华燕航空仪表、一零一航空电子等为代表的航空电子产业及航空关联产业,形成涵盖飞机研发、设计、制造、试验、试飞、鉴定、交付、运营、培训、售后服务等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构建起陕飞公司中型运输机制造、30多家大中型航空企业配套、100多家企业共同发展,以航空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落;成为开发、研制和生产大中型军民用运输机、航空机载设备、微型汽车及其它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科研生产基地。拥有总资产382.18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69.31亿元、工业增加值103.2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29.43亿元、利税53.28亿元,分别占汉中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8.6%、92.2%、90.1%、93.5%。汉中巿也由以农业生产为主蝶变为以工业生产为主的新兴工业基地,成为全省工业快速发展的城市。到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上升到1580.0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3.63亿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渭南市是陕西的东大门,长期以来,主要产业是农业,工业发展滞后。西安—侯马、西安—延安两条铁路通车后,加上原有的陇海、咸铜铁路,全区域11个市县,县县通铁路,交通十分便利,拉动煤炭资源的开发,带动渭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投资兴建了韩城、蒲白、澄合三个矿区,设计生产能力分别为462万吨、186万吨、150万吨,同时改建和新建一批地方中、小煤矿。1985年,韩城、蒲白、澄合三个矿区初具规模,原煤产量分别达到334.46万吨、119.3万吨和161.73万吨,助推省内煤炭工业的振兴,陕西省由煤炭输入省一跃变成煤炭输出省。由于渭南地区方便的交通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国家将航天测控中心、电子工业红岭机电厂、兵器工业051试验场与秦东化工厂和黄河工程机械厂、金堆城钼业公司、华山冶金机械厂、华山半导体材料厂、秦岭发电厂等50多个军民用项目安排在区內建设,使渭南成为三线建设比较集中的地区。三线企业调整中,又将红星化工厂等几家大型企业迁入渭南。在三线建设的推动下,渭南新增了机械制造能力,重振了有色工业,兵器工业、电子工业和能源化工从无到有,工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201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67.71亿元,同比增长7.1%。全市六大主导行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8.6%。其中装备制造业和有色冶金工业均增长35.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0.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8%,高于全国7.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4个百分点。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0.91亿元,同比增长23.6%。

韩城市原是渭北地区经济不发达的小县城。三线建设时期,西侯铁路的通车,煤炭资源的开发,为韩城工业的发展迎来新机遇。境内建起年产原煤400万吨的陕西韩城煤业公司、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的韩城二电厂等大型企业,以及黄河矿业公司、海燕焦化、中鲁果汁、黑猫炭黑等一大批民营企业。能源工业的迅猛发展,循环经济占了主导地位,形成煤炭、焦化、钢铁、电力等四大支柱产业,其中煤炭、焦化、钢铁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700万吨、500万吨、6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70万千瓦。龙门钢铁集团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吨,居陕西第一,为中国500强企业。2017年,韩城市生产总值达到3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0.1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5.3亿元,城市、乡村居民收入分别为32420元和13538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站稳全省第一方阵,市域经济社会发展位居陕西十强第二,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全国105位,在“西部百强县”中排名第30位。

铜川市原有工业因煤而兴,结构单一,除了煤炭工业就是水泥工业。三线建设中,国家部署航空工业的飞机强度研究所、电子工业的北川无线电器材厂与新源机械厂、兵器工业的东风机械厂与跃进机械厂等9个军工项目在铜川地区建设。这些单位的进入,使铜川工业结构出现多样化,促进了工业新格局的形成。198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6.1亿元,比1964年增长5.6倍。经过几十年发展,铜川区域经济发展出现新的态势,2017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0.84亿元,同比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2.38亿元,同比增长21.0%;实现利润总额28.17亿元,同比增长182%;税金总额21.85亿元,同比增长28.4%。航天科技、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初具雏形,中国(铜川)商业航天城建设全面启动,12家航天科技企业落户,11个重点企业产业技术研究所挂牌成立,“铜川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6.4%,申报发明专利59件,技术合同成交总额2.25亿元,新区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宝鸡市是一座工业基础比较好的城市,由于兼具地理与交通优势,在“三五”“四五期间,国家在宝鸡地区又投资新建了一批国防军工、电子和冶金、汽车等军民用企业,地方工业在改造、扩建老企业的同时,新布点建立一批农用机械、电子、纺织、化肥、冶金、建材、轻工等生产企业。通过三线建设,宝鸡不仅传统工业取得巨大进步,而且为航天、微电子等新兴技术打下基础,形成以虢镇、蔡家坡等工业城镇为结合点,沿陇海、宝成铁路和西宝、宝汉、宝平等公路干线两侧展开的工业布局。2018年实现生产总值2265.16亿元,同比增长7.2%;财政总收入231.82亿元,同比增长10.6%;工业增加值1063.91亿元,同比增长7.3%;外贸进出口总额63.43亿元,同比增长11.5%。

对于陕西来说,如果“一五”“二五”是第一个工业快速发展时期,那么三线建设则是第二个工业快速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国家累计投资120多亿元,在陕西建成国防科技、铁路交通、能源材料、化工、纺织和民用机械工业项目400多个,全省工业实力大幅增强,生产配套能力有效提高,原来工业落后的三秦大地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后方基地之一。1980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107.2亿元,为1965年的3.4倍。

陕西通过十多年的三线建设,逐步建立了以军工、机械、电子、能源、纺织、轻工、冶金、化工等为主体的支柱产业体系,为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

1、机械工业建成陕西第一大产业。1966年至1976年,国家累计投资10.14亿元,建成大中型机械工业企业35个,相当于前15年投资总和的2倍。十年间,陕西机械工业得到很大发展,成为门类较多、产品面向全国的陕西第一大产业。民用飞机、重型汽车、精密机械、推土机和叉车、中小型精密轧机、大型风机和回收装置、中型石油设备、纺织机械、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新型自动化仪表设备成为优势产品,构成陕西10大类“拳头”产品。由50年代初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发展成为以机械、军工、纺织工业为支柱的加工工业结构。1985年,全省共有机械工业企业2800多家,总产值65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8.4%,居全国同行业第四位;固定资产原值87亿元,居全国同行业第五位;各类工程技术人员7.26万人,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

2、纺织工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从1967年到1977年,陕西兴建各类纺织企业83个,纺织企业增至136个,行业种类和产品品种前所未有地大幅提升,陕西纺织工业体系进一步健全。1985年,纺织工业总产值30.8亿,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8.6%,仅次于机械工业,成为陕西第二大产业。

3、能源化工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石油工业,焕发生机。1970年10月,国家从石油及相关方面调集5万人的专业队伍和大批设备,开展陕甘宁盆地10多万平方公里地域内的石油勘探大会战,先后攻克厚层黄土高原地震勘探和钻井技术等难关,于1971年在陕西吴旗和甘肃华池等处打出了油井。1975年初步探明盆地南部中生带的石油资源,发现3个油井,基本形成长庆油田的开采规模。1978年原油年生产能力达到122万吨,同时还建成144公里的输油管道,实现原油外运。

煤炭工业,以开发渭北黑腰带为重点,开发韩城、蒲白、澄合3个矿区,建成关中煤炭生产基地。电力工业,先后建成秦岭(一期)、韩城、渭河、略阳4个大中型火电厂和石泉、石门两个水力发电厂,以及国内第一条33万伏、全长534公里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增强了陕西电网供电能力,提高了电力运行的稳定性。化学工业,建设了红星化工厂、西北第二合成药厂、西安油漆厂、西北橡胶厂、宝鸡氮肥厂、兴平化肥厂、陕西化肥厂等一批大型企业,增强了军工配套和支援农业的能力。

4、冶金工业建立初步基础。新建略阳钢铁厂、西安焦化厂、陕西焦化厂、西北耐火材料厂等企业,形成陕西钢铁工业的初步基础;有色金属工业,国家投资兴建了金堆城钼业公司、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华山半导体材料厂等企业,陕西地方投资建设了八一铜矿、潼关金矿等企业,奠定陕西开发利用有色金属资源的基础。

5、轻工业发展较快。西迁新建了缝纫机厂、钟表研究所、风雷仪表厂、西安造纸厂和轻工机械厂等一批企业,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配套生产体系,形成一批具有本省地方特色的优势行业。到1985年轻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3.7%,居全国第18位。

6、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斐然。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铁路通车里程只有44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908公里,交通成为严重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瓶颈”。“三五”“四五”时期,国家将陕西交通运输的建设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之一,铁路投资28亿元,开工建设了阳安、西韩、梅七、西延及跨省的襄渝铁路干线,累计延展正线469公里,建成电气化铁路510公里。公路建设投资2.4亿元,修通西安至四川万源、周至至洋县、宜川至甘肃兰州3条公路干线,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增加1.8万余公里,为1965年公路通车里程的1.24倍。民用航空迅速发展,到1985年,全省除西安民航局外,还开设延安、榆林、汉中、安康4个民航站,有省内航线4条,国内航线30余条。旅客运送量达32.67万人,货物发送量0.67万吨。1982年开通西安至香港直达航线。邮电服务能力快速增长。1985年,全省邮电局(所)达到1649家,比1949年增加1.8倍;邮路总长17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23.9倍。1969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建设了陕西至四川的微波通信和专用通信网络。到1973年,西安至北京、兰州、西宁、襄樊、延安等地微波干线及省际省内主要明线基本建成,有效增强了国内长途通信能力,初步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邮电通信网络。

7、国防科技工业建成国家重要的战略基地之一。三线建设的初衷是准备打仗,备战、备荒、为人民。1965年至1979年,国家投资29.92亿元,在汉中、蓝田、风县、商洛和关中地区建设了包括航空、航天、兵器、电子、核工业在内的企事业单位110多个,其中生产企业60个,科研院所26个,陕西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生产体系。陕西航空工业:在汉中投资兴建了中型运输机生产基地,在关中新建试飞院、第一飞机设计院、航空强度研究所、航空计算所、航空自控所、红原锻铸厂等一批科研生产单位,形成秦岭南北两个飞机研发生产基地,集军民用飞机设计研究、生产制造、试验试飞、产品支援、综合保障和教学培训为一体较为完备的航空工业科研生产体系。陕西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建成以航天液体、固体火箭发动机为骨干的科研生产单位20多个,其中大型项目9个,陕西成为国家航天工业重要的科研、试制、生产基地。陕西兵器工业:填平补齐,新建一批火炮、光电、火控雷达等科研单位,形成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的陕西兵器工业新格局。陕西电子工业:国家先后投资5亿元,在铜川、洛南、宝鸡、风县、华县等地区,建成电子工业项目26个,形成从电子元件、器件、仪器、仪表、专用设备到整机生产的完整体系,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陕西核工业:建成核燃料及部件生产、核仪器和核设备制造、矿山开采、核原料资源评价及勘测等数家企业和核地质勘探队,形成资源评估、核原料地质勘探、矿山开采选冶、核燃料及部件生产、核仪器、核设备制造等诸多门类的核工业生产体系。

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1966年建成投产。历经50年的发展,已成长为拥有7个控股公司、3个参股公司、6个全资子公司及5个直接经营单位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拥有世界一流检测装备的大型材料检测中心,拥有国内一流的钛及钛合金加工的专家队伍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围绕主导产品钛及钛合金加工,已形成从海绵钛矿石采矿到冶炼、加工及深加工、设备制造的完整钛产业链,具备万吨钛材加工能力,成长为国际四大钛合金专业加工企业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化工、石油、化学、电力、冶金、医药以及海洋工程、地热工程、制冷工业、体育、旅游等领域,远销十几个国家及地区。先后承担国家材料制备和尖端科技8000多项新材料的试制生产任务,取得科技成果600多项,国内航空航天用钛加工材料的90%由宝钛集团提供。我国第一颗氢弹的爆炸成功,第一艘核潜艇的胜利下水,第一颗软着陆卫星顺利返回地面,首次向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神舟号宇宙飞船,都使用了宝钛集团提供的关键稀有金属材料,为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尖端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宝铁集团也是波音、空客、斯奈克玛、古德里奇、厐巴迪等国际知名企业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2018年,完成钛材产量1.6万吨,实现营业收入202亿元。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和中科院联合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首家双高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

成立于1970年4月的长庆油田(PCOC),勘探区域主要在陕甘宁盆地,勘探总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总部设在西安。先后找到油气田22个,其中油田19个,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5.42亿吨。2012年,全年累计生产原油2261万吨,生产天然气333亿立方米,折合油气当量超过4500万吨,成为中国内陆第一大油气田。是中国陆上最大产气区和天然气管网枢纽中心,原油产量占全国的1/10,天然气产量占全国的1/4。截至2018年年底,共完成石油产建量460万吨、天然气产建量100亿立方米,折合油气当量达1256.8万吨,意味着长庆油田千万吨级产建工程全面告捷,为长庆油田二次加快发展夯实坚实的基础。2018年是长庆油田实现5000万吨稳产的第六个年头,全年钻井8000口、进尺2100万米以上,创近年新高。天然气产能建设突破百亿方,盆地东部规模建产28.5亿方,陇东、宜川评价首获百万方高产气井。

陕西汽车控股集团公司前身为陕西重型汽车厂,1975年建成投产,拥有员工3.5万人,资产总额384亿元,下辖100余个参(控)股公司。2018年产销各类汽车18.4万辆,实现工业总产值756亿元,同比增长8%,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67位。其中,国内民品销量突破14万辆,市场份额达到15.5%,居行业第三。自卸车销量4.7万辆,同比增长40%,市场份额21%,位居行业第一;牵引车销量7.7万辆,市场份额18%,位居行业第二;专用车销量1.1万辆,同比增长80%,位居行业第四;载货车销量超过5000辆,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陕汽集团还取得5个行业第一:陕汽重卡X3000黄金之星销售1.2万辆,行业排名第一;大马力煤炭牵引车2.8万辆,行业排名第一;港口牵引车0.4万辆,行业排名第一;渣土车2.2万辆,行业排名第一;天然气车1.6万辆,行业排名第一。陕汽集团生产的汽车畅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卡出口量、出口额位居国内重卡行业第一。

陕汽集团公司研制的“陕汽牌”重型军用越野车,先后参加建国35周年、50周年、60周年庆典,在70周年国庆阅兵中,陕汽集团生产的导弹牵引车、无人机运载车、发射车等48辆各型军车依次驶过观礼台,圆满完成受阅任务。陕西宝鸡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空中突击旋翼飞机,出现在建国70周年阅兵装备方队中,接受检阅。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首次有民营企业生产的装备参与国庆阅兵。

在三线建设中成长壮大的陕西国防科技工业践行强军首责,以装备需求为牵引,不断创新发展,为祖国国防现代化做出贡献。陕飞公司研制的空警-500预警机、空警-200预警机、运8反潜巡逻机、运9飞机等14个机型18架军机组成的4个空中梯队,在建国70周年阅兵盛典中,分秒不差地飞越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研制的“争气机”空警-2000和“胖妞”运-20,掌握在线关联设计等关键技术,开创“一院六厂”多厂所异地协同研制等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超级工程”范式,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融合。陕西航天工业研制的固液体火箭发动机,自1970年4月24日,托举“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颗“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上太空之日起,至2019年10月17日止,50年来,推举长征火箭完成315次发射使命,用高质量、高可靠性助推中国航天树起一座又一座里程碑,用一颗颗北斗卫星打造享誉中外的中国卫星定位系统!目前,长征家族中,不仅有长征三号甲这样的“金牌火箭”,也有长征二号F这样的“常胜将军”。陕西航天人正着力在航天动力领域不断创新,研制新的更大推力的航天动力装备,提升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构建大、中、小型运载火箭的发展序列,使中国人在太空中的脚步不断延伸,越走越远。

中国三线建设的历史永远值得怀念,中国三线建设的成就必将青史垂名,中国三线建设铸造的精神遗产定会世代弘扬!

2020年5月12日于西安

(原文14000余字,本文系节选)


作者简介

文纯祥,湖南省长沙市人,1938年出生,大专文化,高级经济师,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华山机械厂宣传部副部长、陕西省国防科工办综合计划处处长、陕西省三线调整办公室副主任等职。退休后受聘担任陕西省志•国防科技工业志副主编、《国家记忆•回眸156陕西篇》纪录片顾问、《陕西工业1.0前苏联援华“156工程”纪实》一书编委会顾问。长期在国防工业战线工作,参与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工程建设,经历三线建设、三线调整全过程,出版有《国防工业经济学》、《踏遍青山》、《血火征程》、《陕西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史》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