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明:华蓥市454工程三线建设遗址调研考察


题记

为深入掌握三线建设工业遗产资源,推动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四川省社科院设立“华蓥市三线建设工业遗产”课题项目,向中共广安市委宣传部发出《关于赴广安市调研的函》开展“华蓥市三年线建设工业遗产”调研。2020年9月21日—9月25日,四川省社科院“华蓥市三线建设工业遗产”课题调研组一行7人,在四川省委咨询决策委员会原主任、四川省社科院原院长侯水平教授,四川省委咨询决策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四川省文联副主席李明泉研究员的率领下,深入广安华蓥市,采取实地踏勘、走访询问、个别交流、资料征集和集中座谈等方式进行了深入仔细的调查研究。本文作者应邀作为调研组成员,开展活动联络、材料准备和会务筹办等工作,亲历了课题调研全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和推动华蓥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及文化精神的开发利用,留存记忆,现以手记的方式书写记录进行刊载,以飨读者。


2020年9月22日下午,四川省社科院“华蓥市三线建设工业遗产调研”组一行7人,来到了位于华蓥市古桥办事处的454处工程项目遗址,进行调研考察。


秋阳明媚,秋光闪耀。

巍峨的华蓥山高耸入云,远山含黛,近树婆娑,烟村农家掩映在翠竹绿树之间,静谧而安详。站在辽阔起伏的山川簇拥之中,454国家航空煤油战略储备库弃建的遗址以及辽阔的建设区域尽收眼底。

这是一片十分隐秘而又辽阔的山湾。

立于454处建设区域的较高处,向东偏南的方向瞭望,目光的远方,是华蓥山中段最为特殊的地质奇观——断崖。白岩山峰,壁立地挺拔在蓝天白云之下。那与山脊形成为低矮层次的平行山谷,又被山字形的峰丘分割开来,大小峰谷都掩映在茂密的绿树翠竹之中。而那被高高山脊遮挡住的地方是错落有致、长而大的沟壑,自古以来叫黑沟。顺着黑沟向上是古代泥石流或者远古冰川滑落流下的平川遗迹,两峰交回形成为半闭合性的沟豁,约为宽敞的山谷外两山紧抱,是天然的战备隐藏的好地方。举目眺望,除能看到这些满山郁郁葱葱的森林植被外,其余什么也看不到。

正是这块具有特殊隐秘性的地方,使其成为了国家战略物资储备16局(即四川省物资储备局)选择建立大型航空煤油战略储备基地的好地方。

华蓥市古桥办事处相关负责同志、宣传文化专干、土桥村等村社负责人以及当年参加过454处大型航空煤油战略储备库修建的知情者,应邀早早地就在454基地遗址等候着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见调研组远道而来,他们饱含激情、充满热情、如数家珍似地向调研组人员介绍着当年这里展开的极其秘密、严格进出、日夜赶工、热火朝天的建设情景。

他们的介绍让调研组的同志们仿佛回到了华蓥山下三线建设那热火朝天、争分夺秒的难忘历史情境之中,唤起大家对时间过往的怀念和想往。

调研组的同志们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调研机会,就一些细节不时地向基层领导干部和知情人士谆谆询问。基层干部和知情者也都不厌其烦地就听说的、知道的建设情况向这些专家学者们进行着激情讲解。

454处项目占地村的谢老书记兴致盎然地介绍着他当年担任占地和建设村书记时,所听到、所传说和所宣传讲解的一些情况,真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状态。

据他听说,当时,国家规划454处项目是比较早的,但真正大力开工建设还是1971年“9.13”事件发生以后才进入高潮、加快建设步伐的。“9.13”是指1971年9月13日林彪元帅坠机事件。传说是“9.13”事件后,位于上海闸北的大型航空煤油储备油库,被泄露了机密,必须尽快内迁。所以,大家认为,454处油库是上海闸北油库内迁来的。谢老书记强调,这只是听说,没有得到确切的证实。

谢书记的话让人们确实无法找到应有的依据,但454处大型航空煤油储备库的建设布局,是国家在华蓥山地区精心布局的大型航空煤油战略储备库建设是肯定的。它是具有在世界大战爆发状况下,辐射重庆、西安、贵州、云南、西藏等中国西部区域的航空煤油储备供应的重要基地。

据《华蓥今古》一书中“西南最大油库”一文介绍,选址承建454处油库项目的是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第16局,即四川省物资储备管理局负责实施,对外称号为华蓥山“010”单位,即国家物资储备16局454处。

采访当年参加454工程处建设的管理者和施工人员,他们详细介绍了454处这个名字的含义:454指国家建设第4个5年计划建设项目的第4个大型战略物资储备库。其全称是,国家储备16局第4个5年计划第4个大型战略物资储备库,是作为大型航空煤油战略储备库来建设的。国家储备16局是全国物资储备四川储备局的编号。

国家储备库在第4个5年计划中,在西南地区共规划有4个大型战略物资储备库,这些大型战略物资储备库几乎都部署在重庆及周边地区。这些储备库是:451,即国家第4个5年计划第1个战略储备库,位于重庆市朝天门长江对岸的弹子石,它主要储备国家战略所需的银、铜等贵金属材料。452,即指第4个5年计划的第2个战略资源储备库,它位于重庆市的茄子溪,主要储备特种钢等稀有材料。453,即国家第4个5年计划的第3个战略物资储备库项目,位于成都彭州市的一个镇上,主要储备一般油料及贵重石料等物资。454,即是规划在位于华蓥市古桥乡(现古桥办事处)的大型航空煤油战略物资储备库,主要储备战时所需的航空煤油,是国家第4个5年计划的第4个重要建设项目。

档案资料显示,454处工程项目是国家计委精心编制、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建设项目。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根据国务院批文,以川革建(70)396号文件批复454处建设规划占地包括古桥乡劳动大队(现古桥乡土桥村)、磨刀湾大队(现磨刀湾村)、李家沟大队(现磨刀湾村)共1254.44亩。

454处工程项目所在地形远观

454处工程项目设计是由湖北省设计院、四川省勘测设计院、四川省火电设计院三个单位组成联合设计小组合作设计完成的。铁路专线则是由成都铁路局第二设计院设计完成的。

1969年春季即开始筹建。筹建负责人(又称军代表)是王洪昌(王在部队曾任参谋故人称王参谋)带队考察选址,参加人员有张政华,何元德等。

选址工作分两条线进行,一条从重庆顺华蓥山西麓考察选址;另一条从重庆到万源进行考察选址。经过艰苦细致的考察和比对,最后报国务院批准,决定在原广安县古桥乡(今华蓥市古桥办事处土桥村、磨刀湾村和李家沟村)修建454处航空煤油储备库。

选址确定以后,国家储备16局即四川省储备管理局成立了454处建设筹备处,任命王洪昌为筹建组组长,何元德为副组长,赵书义为政治处主任,何元德兼任机械科长,张政华为财务科长,董延敏为行政科长,陈定洲为保卫科长。

1972年4月20日,筹备处组织施工队伍进场修建。

454处的职工来源大致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从物资储备系统内部抽调;二是接收部分军队转业干部;三是在本地招收城镇知识青年。当时的职工包含后勤服务人员共计103人。

承建454处工程项目的单位是四川省机械化二公司、四川省土建十三公司。担任工程现场指挥的人员有仇义凯、蔡德清、陈廷跃、蒋祯祥、崔树先等。

建设施工队伍进场后先征地,整个征地工作进展顺利,当时征地工作是454处一个叫张淑萍的女同志在负责,后来,据其同事传递消息称该同志已经因病去世了。

征地完成后,接着是按照设计进行“三通一平”基础建设。先行修通两条公路和一条铁路。第一条公路从古桥街上引出直到磨刀湾村(黑沟)的红星碗厂,全长2.5公里;第二条公路从古桥劳动大队中坝桥处引出向东直到油库核心区,全长约为2公里,由于建设热情高,机械化程度高,两条公路修建很快形成了通车运行。

设计的一条专用铁道线,从位于双河镇后面的高顶山火车站引出,直通到油库核心区,全长近3公里,也很快形成了铁道运输线。这条铁路专线主要用于油料的输入和输出。油料从外地转运过来,通过高压泵输入到各个储油罐中,需加油时或者需转运出去时,由于每个油管设计了一定的高度,采取自然流放的方式,就可以让油料注入到目标器具上。因此,两条公路和一铁路形成为环道,运输极为方便。这为454处工程项目内外物资运输交流提供了便捷。

454处工程项目是分为两大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部分来建设的。一部分是重要的航空煤油储备库区:另一部分是储备管理办公区和职工生活区,油料储备库区和生活区相距1.6公里。

454处油库划定建设区域范围主要集中在华云工农区(即今华蓥市)古桥乡现土桥村、磨刀湾村(黑沟、李家沟)等山上山下一大片区域。储备油库占地约为1000亩,设计建设大型航空煤油储油罐32个,实际建成储油罐6个。储备油库也分为两个独立的区域来建设的。第一库区计划建设13个储油罐;第二库区计划建设17个储备油罐。每个油罐高18米,直径60米;每个油罐储油3400吨,整个基地储油总量是108800吨。


尚未建设完成的储油罐体

这些储油罐按照科学的安排,相隔了恰当的距离,罐子间实际也是不相通的,都考虑了安全的隔离屏障。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当32个大型油罐建设完后,就会将后面浅表土层很厚的山包泥土铲推下来,将修建好的储备罐全部掩埋在地下,使其更具保密性。那样,从外观上,根本不会看出有大型航空煤油储备库的痕迹。无论从地上还是从空中都看不到大型航空煤油战略储备库的影子。所以说,后来的工作中,就开展了专用铁道线的建设,将专用铁道线直接修到了储油罐所在的核心区里面。

具有隐藏性的山脊掩体建筑

同时,从高顶山火车站引出,修建油料运输战备专用铁道线3公里,修建储备罐区专用运输公路两条线近8公里。建筑用于遮挡襄渝铁路线隐蔽挡山墙体1万余立方米,推填平场土方等约3万余立方米。这样保证了油料从当时的高顶山火车站以火车卸装油料和以区域内摆渡汽车短运油料无论从空中或者从地面都不会被发现。

在具体施工建设过程中,因为李家沟村上面的海拔位置比较高,根据航空煤油储存工程中具有一定的静电产生,安全性问题难以保证,事故无法控制,因此,在后期实施过程中,李家沟区域的储油罐修建问题,就暂时没有纳入修建计划。

同时,管理油库的办公区及职工生活区距离储存区约为2公里,避免了人为的不安全因素,也增强了油库的隐秘性。这些规划设计考虑都是极为科学合理的。

454处工程项目建成后的全称就叫“454处”,主要储存战备航空煤油,按照设计规模和建设体量,454处航空油料储备库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航空煤油储备库。按照批准文件,454处工程项目建成后属于县团级,常年武装驻守编制为1个连。



454处管理办公区和职工生活区占地约为300亩,建设有职工住宿楼、单身职工住宿楼、办公楼、伙食团、篮球场、洗澡堂等,共有建筑面积约近20000平方米。

454处战略油库工程项目正式开工是1972年春天3月份启动建设的。建设期间共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财务保卫人员等职工由原来的103人精简到80人左右,管理人员居住的生活区在约3公里山外古桥乡劳动大队即现在古桥办事处土桥村(老党校处)。

由于工程建设的设备机械化程度很高,机械化做功的水平效率也很高,所以,整个工程建设起来进展比较快。一些建筑项目也还主要是向附近乡镇的社办企业和社员群众投放,招揽本地民工参与建设,按工计酬。当地群众对454除建设项目很支持外,参与建设的热情也特别高,大家都为能参与国家重要项目建设感到十分荣耀。

454处在建设管理上实行的是书记负责制,书记是一把手,对454处项目负责总责,班子成员情况是:书记兼处长王洪昌,副处长赵书义,北方人,性格比较豪爽,办事利索。副处长薛玉道,河南人,军人身份,办事细致严密,原则性极强。他原在重庆弹子石的“451"处,也称国家第4个5年计划第1号物资储备库和位于位于重庆茄子溪的"452"处,也称第4个5年计划期间规划的第2号物资储备库等地负责工程技术等工作,由于454处储备油库项目建设需要,被派到了华蓥山来建设454处工程来了。

王洪昌原是贵州省工业局的领导干部,为加强三线建设,西南局特调来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工作,先在位于重庆市弹子石的"452"储备处负责工作。筹建华蓥山454处油库时就派来华云工农区454处担任书记负总责。

由于主要负责人王洪昌书记经常到重庆西南局、四川省成都、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国家计委(三线建设办公室)等地开会和联系上层工作,实际在家负责具体工作的是副处长赵书义和负责工程技术的副处长薛玉道,以及后来担任处长负责工作的沈仲元。

454处工程项目开建后不久,党中央决定撤销西南局,原属西南局的人员原则上哪里来就回哪里去。因此,454处负责总体工作的王洪昌书记按规定是从贵州省工业局来的,就又回到贵州省去了。王洪昌书记回贵州省后担任了贵州省化学工业局副局长。王洪昌书记离开454出以后,国家储备16局(即四川省物资储备局)任命赵书义为454处处长负责全面工作。薛玉道、沈仲元为副处长分工负责相关方面的工作。

454处工程建设5年后,即到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后,就根据上级指示,逐渐停建了部分项目。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国家对一些大型基础性建设项目实行调整。454处当时很多事情对外都是不公开的,这种大型战备航空油料储备机构是绝对保密和不能够上公开企业名录的。作为极为保密的物资储备机构,当时规定人员只能出不能进。


454处工程项目遗留下的职工生活用房

1978年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央在清理各项物资储存时,得知了我国的战略储备情况。后来,国家储备总局将情况报告到邓小平那里,党中央知道了国家还有这么大的物资储备情况时,认为这个战备储蓄是国家经济建设发展起步的一个宝库,可以把储备物资用来变现用于恢复国力,用于投资建设。因此,那以后,国家对战略储备项目管理就放得宽松了。典型的就是参加454处工程建设的人员可以进也可以出了。

在我国经济起步实行市场运作的开始,个别储备单位有消极意识的负责人员不很理解国家改革开放转型发展的布局,有个别单位,还自作主张地把储备的一部分物资拿去卖掉变现而用于本单位职工新项目的发展。当时,请示上面,也口头表态说,储备处可以处理部分物资用于自身的发展。这种情况,各个储备处处理也不一致,一些政策没有得到统一的落实,像重庆的贵重石料(如宝石等)储备就被处理过一些,后来觉得不应该处理。

储存铜材料的储备单位,也把储存数量多余的部分,超额的部分处理掉了。把多余的部分处理掉后,来作为了储备单位建设新项目的资金。这也就是有的储备单位后来转型发展时期,已经发展成了较为有实力的、独立的企业实体的原因。而没有得到上级默许转型发展的储备单位就面临解散转制转业的局面。华蓥市的454处就没有进行转制发展,储备库也没有建设成功,454处航空煤油战略储备项目建设,到1985年春天就基本上全部停下来了。

调研组在本地干部带领下考察454处工程项目生活区

华蓥工农区人民政府根据省上的文件要求,于1984年8月27日,以华府发(1984)字第169号文件明确,“原四五四征地1254.44亩应由国家无偿收回”。而已建成的储油罐,从1985年8月底起,借给南充炼油厂作为油料储备库转运使用,直到1995年左右,南充炼油厂将储油罐使用权归还给华蓥市人民政府。现在,454处的1254.44亩土地,其中原生活和管理办公区约300亩地已属于城市建设用地,有625亩土地属于城市规划中待利用开发用地,其余土地尚属工业用地的国有林地。

与此同时,上级要求,454处除领导干部全部回16局(四川省物资储备局)外,中层以下干部转入地方政府就地消化。因此,南充地区和华蓥市就地接手安置了一大批干部。华蓥市1985年共接手安置454干部58人。其余的安排到南充、成都等地方去了。主要的有如:华蓥市档案局原局长杨之茂、华蓥市信访办原主任雷秀学、华蓥市法院原审判员夏代武、中共华蓥市委办职工黄寿全,华蓥市水电局职工李密等等。大部分转入地方的同志都是整家转入华蓥市的。他们在华蓥市的各个单位和各个岗位,发扬三线建设精神,转入地方工作后,为华蓥市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54处战略储备油库从1972年春天进场筹建动工兴建,到1985年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停工解散,100余人在此紧张奋斗达14年之久,他们的孩子在华蓥市读书升学和参军,几乎上跨越两个代次的人际时间。华蓥市各乡镇村社群众近万人曾参与建设,是厂社结合、工农结合的建设典范。454处大型航空煤油战略储备项目建设国家共投入资金约为2500余万元,是华蓥山下一个比较特殊的三线建设项目。

在秋天明媚的阳光里,调研组的专家学者们,对华蓥山当年轰轰烈烈的建设情况慨叹不已,对特殊时期党中央和四川省委布局华蓥山的壮举,充满无限的敬仰。

大家依依不舍地离开454处战略储备库工业遗产区,行走在当年极为秘密的储备库区建设遗址的土地上,为共和国的强大,人民的勤劳感到无上的荣耀。

本文撰写过程中,参阅了华蓥市档案局资料,参考了少部分文字资料,采访了原454施工管理干部崔树先,财务管理人员夏代武,454处工程项目所在村社原谢书记等同志,他们提供了一手真实准确的数据资料,本文也采用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长、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李明泉先生现场拍摄的图片,特于此致谢。


作者简介:李天明;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理事,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评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