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神立碑 让历史传承

——三线建设宣传的一点思考


三线建设从1964年迄今,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回首过去,三线人的奉献、坚守令人动容,也值得深深铭记。展望未来,三线精神的传承发扬,三线旧址的新颜赓续任重道远。如何有效利用媒介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三线、感知三线,进而走进三线、弘扬三线,值得探究。


普通人参与度的缺失


近年来,在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等机构的推动下,三线研究风生水起。六盘水、遵义、涪陵、成都、绵阳、攀枝花等地的三线论坛取得丰硕成果,相关的国家级三线课题研究也相继展开。《三线风云》等回忆录书籍也收录了很多三线参与者、研究者对那段火红岁月饱含情感的追忆。

而在地方,很多三线企业自发整理了各自的回忆文章,如《锦江岁月》、《中和风雨情》《卫东记忆》等书籍,让三线人的奋斗历程留在了青书史册之上。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以上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三线研究的学者、亲历者作为主要参与者之下达成的。很难见到更多主动关心三线建设的普通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群体的关注。而将三线建设的伟大历史和永恒精神传承下去,这部分人的参与必不可少。随着三线建设者们的逐渐老去,如何让三线建设吸引更多普通年轻人的目光,让其有所感、有所悟,有所为,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而在这一过程中,媒介传播如何发挥独有的信息聚合优势,吸引更多人关注、感知、加入三线建设的方方面面,进而放大三线精神传播、传承的力量。


走出回忆录模式 改进三线宣传话语方式


历史不能被遗忘,也不应被遗忘。近五年来,在三线建设研究会的指导下,很多反映三线的宣传作品出现在了大众的面前。前段所述的各种书籍之外,十集电视纪录片《大三线》、电视连续剧《正是青春璀璨时》、《火红年华》等影视作品也相继通过中央电视台、网络媒体向观众展示了三线建设的恢弘历史、家国情怀,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

以上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让更多人了解了三线建设的背景和过程,对三线建设有了整体认知。但是无可否认的是,这些作品无一例外是一种过去式的叙事方式讲述三线建设,是一种对历史的真实再现和记录。

然而,三线建设并非是停留在故纸堆里的历史,而是一段鲜活的旅程。随着很多三线城市的发展、三线企业的壮大,三线群体的不断增加,三线建设正展现出另一种活力。因此,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上,关于三线建设的宣传方式和内容需要做出适应性的改变。首先,要针对年轻人群体加大宣传力度,用他们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让他们不仅感知,还要参与到三线建设的体验中来。而传统的回忆录的传播模式需要做出改变。其次,为了更广泛的传播三线精神,扩大参与人群,在传统话语方式的基础上,需要融入新的话语体系,纳入正能量的流行元素,使得三线建设的精神文化传播更加生动、立体,有既视感和参与度。


现状及应对的思考


经过研究会等组织的不懈努力,如今,全国多地三线工业遗址的开发利用、红色旅游方兴未艾。然而,在媒介宣传上,大多呈现出同质化、简单化的形态,并未将各自的优势特点展现出来。例如,在很多三线旧址中,绿军装成为了统一标识;大多数的视频展示中,只是简单的拍摄了三线厂区,加入一些充满怀旧感觉的音乐和人物画面元素,没有挖掘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由此容易给人千篇一律的观感。一如前些年轰轰烈烈的古镇建设,除了灯笼上的字之外,所有景观几乎一样,而最终被大家所认可的,是自身特点鲜明的所在。

因此,如何规避同质化、简单化的宣传形态,让每一个三线旧址以自己独特的身姿出现在大众面前,成为年轻人群追捧的去处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重庆涪陵816军工小镇以其鲜明的个性在短时间内成为了著名的网红打卡地。

在大众接受信息渠道越来越宽广、形式越来越多样的年代,每一处三线旧址都应该为自己量身打造契合自己的形象和内容。在传统媒介只玩,网络直播、短视频发布等公众资源平台都可以成为讲述三线故事的载体,而改变了同质化风格的三线旧址联合起来,会成为一个更具有张力的文化载体,承担起吸引年轻人走进三线的热望。

三线建设的历史中充满故事,三线旧址中埋藏着许多宝藏。深藏其中有形和无形的历史,是很多人希望去了解和触碰的。在媒介传播手段不断更新的今天,如何讲好三线故事,让大家愿意走进这些 旧址,愿意倾听并讲述这些历史,是我们需要努力的。


作者简介:刘洪浩 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宣传部副部长 中央电视台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线》总策划 执行总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