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学三线——《中国共产党简史》有关三线建设内容

编者按

在全国迎接建党100年的历史时刻,中央号召学习党史。三线建设和三线精神,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新范例和新教材,开辟了新思路。

经中央指定的学习党史必读书《中国共产党简史》里,对三线建设有了大段充分、具体的描写。这些内容,不仅为全国人民、全体党员提供了他们过去不太了解的新鲜奋斗历史、三线人的可歌可泣事迹,使他们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耳目一新的的感觉。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学习党史、国史过程中,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我国的生产建设仍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作出了有说服力的例证。

现将该书中有关三线建设的一段,转载如下,供大家重点学习。


这一时期,三线建设成果引人注目。1964年五六月间,毛泽东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提出三线建设问题,随后三线建设开始启动。1970年 7月至 1973年 10月,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铁道兵指战员和铁路工程建设人员在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克服重重困难,相继建成成昆铁路、湘黔铁路、襄渝铁路,改变了西南地区长期交通梗阻的闭塞落后状况。此外,在建和建成的大型企业还有贵州六盘水、四川宝鼎山等大型煤矿,甘肃刘家峡,湖北丹江口、葛洲坝等大中型水电站,等等。在金沙江边,建设者 “三块石头支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 ”,依靠人力搬运成千上万吨的大型机械,终于建起 “象牙微雕 ”式的现代化大型企业 ——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三线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况,使一大批当时属于顶尖的军工企业、国有企业、科研院所来到西部,为西部地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批交通运输线、输油管线设施相继建成。1968年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是当时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最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桥。经过改造的宝成铁路成为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1974年,我国建成大庆至秦皇岛的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

国防科技业绩显著,民用科技也有突破。1966年 10月,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 6月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 4月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人造地球卫星于 1975年 11月发射成功。在生物技术方面,1972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成功提取出一种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科技战线上的这些重大成就,尤其是国防尖端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不仅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战略防御能力,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邓小平后来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成就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排除干扰、共同奋斗的结果。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中央党史出版社2021年版,第2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