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淑媛:弘三线精神 助推企业发展

——“816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案例


一、企业简介

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66年,原属三线核军工企业,是一家集生产、科研、贸易为一体、科工贸相融并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国有大型综合企业,坐落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化工园区,地处乌江画廊黄金水道,紧邻渝怀铁路、G50S/G65高速公路、梓白高速和319国道。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防形势异常紧张,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环境和战争威胁。为捍卫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增强国防力量,党中央、毛主席以非凡的勇气、过人的胆略决策了影响中国整体工业布局的“三线”建设。

1966年9月10日,中央专委第十八次会议批准816厂厂址选定在四川省涪陵县白涛镇;同年10月15日,周恩来总理批准816核工程洞体施工任务由工程兵54师承担,816核工程开始建设。建峰集团的前身816工程应运而生。

建峰集团的第一代老前辈们心怀梦想,开山掘洞、架桥铺路,呕心沥血,建设了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截至1984年停军转民为止,总投资7.4亿元,完成了土建工程的85%、安装工程的65%。除主体工程之外,还办学校、建医院,幼儿园、中小学、电大、邮局、消防、公安、市政等一应俱全,供水、供电、道路、桥梁、通讯等公用基础设施配套到位,一代代建峰人在这片热土上默默奉献,辛勤劳作,逐渐将五十年前一片荒芜的村落,发展成为一个基础设施齐全的成熟社区。

纵观建峰集团的发展史,可以清晰地看到,816工程不仅给世人留下了被誉为世界第一的地下人工核军工洞,还给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816精神”。

二、案例背景

“816精神”是建峰集团的根和魂。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建峰集团,久经风雨考验、几经沧桑巨变,最终在“816精神”的指引下,经历了艰苦卓绝的第一次创业、波澜壮阔的第二次创业和充满希望的第三次创业。

如今,建峰集团资产近90亿元、员工3200余人、年销售收入60亿元、年营业收入40余亿元,是重庆市唯一一家大型化肥化工企业,并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 ’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诸多殊荣。但是,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弘扬“816精神”,助推建峰集团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是建峰集团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但是在“816精神”的挖掘和弘扬过程中,我们面临三大瓶颈问题:一是专业人才匮乏。目前,从事“816精神”研究整理的主要立足企业自身,对革命遗址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专的人员较少,且专业性不够,不能准确进行“816精神”的阐释传播。二是“816精神”的内涵挖掘不深。虽然建峰集团在“816精神”的挖掘整理上做了不少工作,但内涵挖掘提炼不够充分,表现形式单一,史料搜集不够丰富。三是推介力度较弱。主要集中在建峰集团内部宣传推广上,力度不足,知名度还不够高。

经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建峰集团得出结论: “816精神”对建峰集团凝聚力量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涪陵区、对重庆市、甚至对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挖掘、整理、弘扬“816精神”。

三、主要做法

(一)开展历史资料的编写整理

“816精神”来源于816地下核工程建设。目前,816军工时期档案3013卷,各类资料档案保存完好。建峰集团将充分依靠地方组织的力量,把“816精神”全面融入涪陵区816工程文化宣传工作总体规划,对参与816工程的老一辈建设者进行抢救性采访,着手开展回忆录的编写和整理。加强与涪陵816文化工程小组的协调,推进816工程建设音像资料收集整理,推动转化为保存与利用的数字音像资料。同时,发动群众捐赠和收集了近2000件与816工程建设有关的老物件和部分文物。通过文化的挖掘,向世人展示816建设者们不怕牺牲、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情怀。

(二)挖掘、提炼和传承好“816精神”

“816精神”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三线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坚韧不拔的艰苦创业精神,三是勇争第一的开拓创新精神。五十四年来,建峰集团能数次转危为安,靠的就是“816精神”。

一是借助媒体的力量。2015年5月22日至26日,人民日报社派出数名记者走进建峰进行了深入采访。6月26日,一篇题为《816,一个无法抹去的生命代号》的长篇通讯作为《记者调查》版“人民眼.本期聚焦.三线建设”专稿,以专版形式隆重推出,对建峰集团三代人扎根建峰、奉献建峰的平凡而感人的事迹和“816精神”进行了深度报道。文章高度概括“816”既是一个历史名词,也是一种民族精神,一段共和国记忆,更是几代人的青春。近年来,新华社、人民网、新浪、百度、头条、学习强国、抖音等国内外多家媒体和平台对“816工程”“816小镇”“816精神”进行宣传报道,点击率过亿,极大地提升了816精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借助地方政府的力量。2020年,涪陵区成立了以宣传、教育、财政、民政、规划、文旅、党史、档案、退役军人事务及有关乡镇街道为成员的涪陵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明确各主管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红色文化资源得到妥善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816精神”有幸进入地方政府“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行列。

三是借助地方高校的力量。2020年7月,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建峰集团达成共识,紧密围绕“816精神”的挖掘与传承进行全面合作,以系列成果强化“816精神”的社会影响力。同年9月,由长江师范学院、涪陵城七校、巴蜀幼儿园、千年和大学生公益团队组成的采访组走进建峰,专访“816工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深度挖掘“816精神”。

四是借助各种协会的力量。2020年10月,由重庆三线建设研究会主办的“三线文化进企业”经验交流会在建峰集团召开。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陈云研究中心副主任陈东林,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副会长艾新全,中央党校办公厅原书记、副主任、中央党校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胡建华,中国文联原研究室主任杨培林,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塞声,重庆市教育学会秘书长贾毅等20余名“三线文化”建设专家汇聚一堂,就整体推进“三线文化”特别是“816化”和“816精神”在企业的传承和弘扬,让文化、让精神“活”起来献计献策。与会专家认为,历代建峰人怀揣着一颗赤诚之心,在当时艰难的生产生活条件下,战天斗地,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舍小家顾大家,舍小我顾大义,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816精神”,就是“三线精神”的生动写照。这样伟大的精神,必须传承和弘扬。

(三)积极打造“816精神”传播基地

一是通过建设“816小镇”传播“816精神”。建峰集团通过与重庆百仓公司合作建设“816小镇”的方式,积极申报、打造国家级、重庆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企业文化建设基地。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原则,不断完善和丰富“816精神”的内涵。2020年,“816小镇”已成功争取到了“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市级干部培训基地”“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重庆研究基地”“国家工信部第三批国家级工业遗产”等授牌。同年,816小镇共接待上百批次团建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816精神”。

二是积极打造宣传队伍。2020年,建峰集团组建了一支热爱建峰,愿意传播“816精神”的文化传播队伍,肩负传播“816精神”的重任。同时,邀请参与过建峰集团核军工建设时期的老领导、老同志,为来宾和广大游客讲述“816精神”,不断扩大“816精神”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是开展纪念活动宣传“816精神”。多年来,建峰集团利用国庆、烈士纪念日、七一、清明等重要节假日,开展以弘扬革命精神、传播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纪念活动,宣传和强化“816精神”。

四、案例效果

建峰集团大力开展“816精神”的挖掘、传承和弘扬,度过了一道道难关,走上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道路。具体而言,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效果:

(一)“816精神”已经融入到每一个建峰人的骨血中。“816 精神”是军工建设时期听党指挥、报效祖国、能打硬仗、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是停军转民之初“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的奋勇向前;是“团结自强、求实从严、拼搏奉献、勇争第一”企业精神的传承。这种精神支撑着建峰越过艰难险阻,挺过激流险滩,它时刻警醒着建峰员工,兴旺时不能忘了来时的路,万不可骄傲自满,不思进取,每一份成绩都凝聚着前辈们的血汗和生命;时刻激烈着建峰员工艰难时不惧未来的路,绝不能因难而退,妄自菲薄,丢了前辈的基业。

(二)“816精神”铸就了老百姓信得过的“816品牌”。五十四年来,建峰集团积极学习借鉴优秀的管理方法,以基础管理和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确保连续生产装置的安稳长满优运行上,严控产品质量关,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的大国工匠精神、核军工精神、三线精神贯穿于对产品生产流程每一个环节,始终坚持质量就是员工的钱途,品质就是企业命脉。经过多年的努力,建峰集团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广大用户的高度认可,并因此连续多年进入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重庆市百强企业榜单,更是“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中国信息化500强”企业, “建峰牌”商标也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三)“816精神”给予了建峰集团直面市场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气和魄力。五十四年里,建峰集团多次出现过产品积压,市场行情下滑,产品滞销等状况。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建峰人始终坚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深刻分析产品优势,积极开拓市场,增加客户群体,紧跟时代脉搏,建立起先进的电子商务平台, 建立了大供销体系,目前为止,拥有辐射长江中下游、华南及周边的成熟市场和销售网络,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四)“816精神”的宣传和弘扬过程中,更是受到地方政府、各方媒体、各位专家的高度重视。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提出了“传承厚重工业文化、讲好工业遗址故事、挖掘历史人文内涵、培育旅游发展品牌”的工作要求。市区两级宣传部、文旅委多次深入现场指导工作;各大媒体纷纷利用媒体平台帮助建峰进行宣传推广。各位专家更是多次给予“816精神”极高的评价和赞誉。


作者简介:曾淑媛,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助理;政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