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智明:留苏雷达老专家杜镇汉的故事


我父亲是最早支援三线(083电子军工基地贵州都匀37所)的老雷达专家,过去听父亲提及过刚到贵州时的艰苦环境。当时根本就没有砖瓦房,是住在老乡家里。美篇中引用的许多遗留老房屋照片,是后来大会战时期建造的,已经是非常像样的住所了。


都匀37所、38所这一代流传于民间的非常奇特的一个传说:放羊的都拿一百多。



我父亲在筹建083几个雷达单位初具规模后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父亲杜镇汉是那个年代少有的留苏雷达老专家,文革期间,全国上下臭老九、反动学术权威帽子满天飞、父亲当然也就是靠边的对象。


当时是在37所工作期间被靠边的,靠边就天天在农场里养猪和放羊。因为我父亲来都匀很早,住当地农民家,和当地政府交流很多,老百姓都认识我父亲。因为单位性质高度保密的原因,当地农民也不太敢多问有关单位内的事情,他们只知道083基地是军队来当地搞建设的。


在我父亲靠边站期间、经常放羊、与当地百姓接触多,父亲非常和善,当地农民也把他当成知心人。父亲在放羊过程中(经常漫山遍野跑),有一次当地农民提起你们单位放羊能拿多少钱?我父亲没有掩饰实际情况,随口说“也就一百多”(大概是1970年,我父亲是国家雷达专家,工资比当时的所长,政委拿的工资都多)。


就这个秘密,让当时不知情的农民感到非常吃惊(那时普通职工工资只有三十元左右),说你们这些单位工资真高,放羊的都拿一百多。


且不知那个年代,我父亲是个高工资的靠边站的人员。就因为这个“放羊的都拿一百多”这个又是事实,又不是事实的传言于当地村寨,从此农民卖东西,一遇到说普通话的买主,就使劲的抬高价,口头还不时的念叨,“放羊的都拿一百多“,你们这些单位有钱啊。


这是风靡一时的民间故事,也是充分说明当时我父亲等雷达专家们从事的三线军工建设的艰辛,也是中国雷达科技的坎坷历程。


三线军工战线的老一辈无私无畏,听从祖国的召唤,把最美的年华都奉献于大山里,可惜他们散的散,老的老,走的走。无数奉献国防军工的先驱,留下的遗憾太多了。记述老一辈国防的光荣历史,这是所有那个年代过来的亲历者的愿望。我父亲只是这个群体的一员,那个年代,老一辈们都是这样卫国,为国防现代化默默奉献着。


注:杜老曾在37所任副所长兼总工程师、还在38所和4191厂工作过,为083基地、为国防军工奉献了一生。

从这里走出中国预警机之父


“我这辈子也没有什么遗憾了,有生之年能看到我们奠基的预警机同步于国际水平,知足了!”


看完“中国航母辽宁舰电子预警技术大突破赶超美军”和空警2000预警机引领庞大机群,分秒不差飞过天安门广场的报道后,杜镇汉老人说。


现龄89岁的杜镇汉,是我国第一代著名雷达专家,1950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1959年赴苏联学习,是新中国首批留学生之一。1966响应党中央号召,别离妻儿,南下支援三线建设。


“在‘深挖洞,广积粮’、‘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感召下,我们没想太多,只知道,祖国需要我们。”杜老回忆说。


和杜老一起南下的还有数千科研人才和一大批重型机械、发电设备。他们组成了一个个新的研究所,杜老被分配到第四工业机械部1037研究所,任副所长兼总工程师,而大家熟知的“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就工作于相邻的1038研究所。


“当时的中国在‘空中预警’方面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从别人的一些蛛丝马迹中寻找成功的可能”。为了做好“空中预警”这个奠基人,杜老日夜奔走于全国各地,从各种渠道搜集各种资料,国内的,国外的只要能收集到,他都千方百计托关系、找朋友、打报告、请专家,目的只有一个--为了中国预警机的崛起。


正当他如饥似渴地钻研雷达技术时,所里却闹起了“革命”,杜老和一些留过学的科学家被扣上各种“帽子”进行打击。


“就算是最艰苦时期,我爸都坚持着自己的科研工作,批斗过后,爸每天都会一手拿鞭子放羊,一手捧着书本吸收那来之不易的科研知识。”杜老的儿子杜智明说。


17岁那年,得知父亲研究所在招工的消息后,通过多方努力的他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1037研究所,来到了父亲的身边。


进1037所不久,爱动脑子爱动手而又有着一定电子技能的小杜就被一个课题“攻关组”点名选中,成为了该“攻关组”最年轻的科研人员。


“我知道我的短处,所以在‘攻关组’期间,我除了攻关还是攻关。”作为重点技术的“攻关组”一员,小杜没有因为年龄小而拉下距离,他深知,战友们都是资深老“科研”,自己只有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不拖这个团队的后腿。他说,“我现在每天晚上不到一两点钟睡不着的习惯,就是那时候落下的。”


“现在的科研环境好多了,我实验室很多设备都达到了国际最高水平,甚至有些技术还远远领先于国际水平。”在问及我国军工科研的未来时,参加过很多国家重大尖端课题研究的小杜心中充满了豪迈,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说,“外国人有的,我们要有;外国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



083基地都匀37所简介


都匀1037研究所,是以电子工业部南京十四所、十所科研技术人员为主,迁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深山里的科研单位,具体研究方向为雷达异相器、敌我识别器等 。


1037所位于都匀原马寨乡东冲村,始建于1965年。1980年,协同南京14研究所参加了科研会战并作了机构调整;之后,参加会战的人员和所内主要技术人员调入14所。1984年,部分技术工人调往锦州1053所和桂林1434所。1986年调整结束,剩余人员和设备资产等搬迁到芜湖市。


1037所在都匀期间承担并完成了新型机载敌我识别器、机载预警指挥雷达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在低副瓣平面裂缝阵天线、高纯频谱放大链、频率综合器等项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〇八三基地的雷达产业布局:


4110厂(504)、4111厂(112)、4191厂(113)、3194厂,以及1036(36)所、1037(37)所、1038(38)所等单位共同构成国防战备雷达研发、生产基地,地位十分重要。除这些厂所之外,当时〇八三基地还配套建设了883厂—小模数齿轮厂,其主要任务就是为雷达传动系统配套。当年国内从瑞士进口两套小模数精密齿轮加工设备,一套放在中原地区,另一套就放在883厂。另外,〇八三系统内建设的1031厂是汽车大修厂,其初衷也是为雷达产品、大型天线产品运输配套



南京14所与083基地


60年代中后期,基于国家大小三线建设需要,南京14所在贵州都匀地区负责包建25所、26所、36所、37所、38所和一个天线试验场,并参与筹建南京898厂。1965年,14所副所长李克林带领工作组到达贵州,经上级批准后,在都匀的山沟沟里破土动工,到1969年底和1970年初,37所、38所基本建成,随后,14所上千名职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放弃生活条件较为优渥的大城市南京,举家迁居大三线都匀,在条件极其艰苦的山区继续开创雷达事业。当时支援37所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共211人,支援38所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共933人;1966年,14所又支援898厂干部、工人共121人。70年代后期,根据国家需要,36所并入38 所;80年代后期,37所大部分人员调往14所,38所则迁往合肥、研制出空警200和空警500预警机,中国预警机之父就是38所原所长、总工王小谟院士。


38所设计的当时中国最先进的三坐标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