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三线建设档案”入选湖北省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近日,湖北省档案馆公布了“第二批湖北省档案文献遗产”评选结果。宜都市档案馆申报的“三线建设档案”成功入选,这是全国首个三线建设档案入选省级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标志着国内三线建设档案学术研究与保护利用实现新突破。

宜都“三线建设档案”。(通讯员 供图)

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国家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在中西部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三线建设。地处鄂西的宜昌是鄂西三线建设的主要区域,留下了丰富的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和档案文献资料。其中,宜都市作为南北干线战备铁路——焦柳铁路(由原焦枝铁路与原枝柳铁路两段组成,在宜都枝城交汇贯通)的主要节点城市,建有三线建设企事业单位和重点工程12处,占宜昌市三线建设企事业单位和重点工程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焦柳铁路南北通道控制性工程——枝城长江大桥。(宜都市档案馆 供图)

宜都市档案馆秉持“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在三线建设特别是“焦柳铁路”建设的档案资料征集、整理方面作了大量工作。馆藏的“三线建设档案”共有1060卷,时间跨度从1965年至2001年,主要包括焦柳铁路建设档案142卷和焦柳铁路沿线三线建设档案948卷。

238厂鸟瞰图。(通讯员 供图)

这批珍贵档案翔实地记录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国数十万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革命军人等不惧艰难困苦,支援中南地区三线建设,奠定中南地区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和城市发展的光辉历程。

枝城火车站。(宜都市档案馆 供图)

三峡大学与三线建设渊源颇深,该校前身之一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三线建设的产物。所以该校高度重视三线建设研究。入选省级档案文献遗产的“三线建设档案”就是由三峡大学三线建设研究团队和宜都市档案馆联合完成的。双方自2018年以来共同探索三线建设档案学术研究与保护利用新路径。

三线建设研究团队查阅文献。(通讯员 供图)

五年来,三峡大学三线建设研究团队在冯明博士的带领下,先后搜集、整理了1000余卷三线建设档案,实地考察了宜都市境内的12处三线建设遗址,访谈了近百位三线建设亲历者及其后代,获批6项厅局级课题,指导了5名研究生做相关选题硕士学位论文;在《中国民族报》《中国社会科学报》《西南科技大学学报》《档案记忆》等报(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

采访三线建设亲历者。(通讯员 供图)

此外,还联合举办了“记忆与遗产:三线建设研究”高峰论坛;共同成立了三峡大学三线建设研究中心;参加了7次全国性学术学术研讨会。

“焦枝铁路宜都县民兵师”口述史项目调研队深入走访三线建设亲历者。(通讯员 供图)

作为承载社会发展和文明赓续的历史凭证,档案文献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冯明带领的三峡大学三线建设研究团队注重从“档案文献遗产角度加强三线建设档案的保护与利用”。

采访三线建设亲历者。(通讯员 供图)

2020年8月,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宜都市档案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三线大学宜都特色档案研究中心”,充分挖掘三线建设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双方共同编纂的《三线建设史料选编》第一辑《焦枝铁路宜都县民兵师报纸卷》书稿,即将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将是国内地方档案馆首次整理出版的三线建设官方档案和三线铁路建设档案。

三线建设亲历者收藏的粮票。(通讯员 供图)

“三线建设档案”入选省级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受到业界的普遍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武力认为,此项成果走在了全国前列,将大大拓展三线建设档案利用新领域,他希望进一步整合各方面力量,充分挖掘三线建设档案在新中国史研究的重要学术价值,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推动全国三线建设档案入选“国家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徐有威教授(中)一行参观枝城火车站。(通讯员 供图)

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大学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小三线建设资料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徐有威教授对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宜都市档案馆通过“校馆合作”,从档案文献遗产视角聚焦三线建设档案的学术研究与保护利用的探索表示肯定,他认为此举在全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县级档案馆中都处于领先地位,“这在三线建设档案和档案文献遗产的学术研究与保护利用中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288厂行政楼。(通讯员供图)

“侨批档案”成功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主要专家、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刘进教授建议:“三线建设档案申报高级别档案文献遗产名录,需要充分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要在省级档案馆的大力支持下,并在抢救、保护、整理好档案资料的前提下,由学者、政府、公众等多方面通力协助,形成合力。”

717研究所百货大楼。(通讯员 供图)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适时启动《三线建设史料选编》第二辑《焦枝铁路宜都县民兵师综合卷》书稿的编纂工作。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闻玉强 通讯员潘大礼、罗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