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峰老职工们对816往事追忆(下)

6、816厂的幼儿园



816建设初期的幼儿园


1972年随着816厂工程快速的进展,厂领导为进一步搞好职工福利生活区,也是为了让职工安心生产,特意精心选择了一块较为平坦、较为大点的土地建造了职工幼儿园,并将其设立在交通方便的公路边上,便于上下职工接送孩子。为此816厂职工家属特别自豪,因为它是白涛镇唯一的一所教学设备齐全,并配备了优秀幼儿教师,也是最全白涛镇唯一的一所最好幼儿园。园内设施齐全,除了孩子们睡觉的卧室外,还有教学的教室,室外有活动的操场,操场摆放着适应孩子们活动的各种器材如小孩滑梯、小孩板板跳、小孩转椅等娱乐玩具,如果遇到雨天,室内就是开展活动的最好去处。每天早餐两个小时后,孩子们就会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上,音乐响起来,伸伸胳膊,踢踢腿,扭扭腰逗得园外观看的妈妈们直乐。到了中午,孩子们整整齐齐的坐好了,不一会儿,适应孩子们的可口的饭菜就端了上来了,“小朋友们,老师约你们挨个盛,你们不要着急”。老师们一手拿勺子一手拿起小朋友的碗盛了起来。午休起床后,小朋友就坐在自己的桌子边,一边动手搭积木,一边与互相说话,有时他们还会与老师一起唱歌、跳舞,到了三,四点钟时,丰盛的点心又端了上来, 又开始忙碌的分发给每一位小朋友。




816厂最不缺的就是青山绿水,特别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幼儿园的大门开了,老师们率领自己班级的孩子们走到田野边,走到山水间,看到绿油油的油菜、黄灿灿的油菜花、粉红色的映山红,站在路边看着山间的花儿,聆听着鸟儿、小溪的歌唱,心中充满喜悦。“六一”儿童节还未到来,幼儿园老师们就忙碌了起来:孩子们的演出节目要选;孩子们上台表演服装要选;孩子们用什么道具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在节日到来之前准备好。此时,孩子们无忧无虑,只管快乐。六一儿童节这天终于到了,老师们一早拿着彩带、标语、宣传画等物品布置会场。夜幕降临,816灯光球场的灯亮了起来,孩子们个个涂着红脸蛋,穿着美丽的衣衫,打扮的像“花儿”一样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步入会场,孩子们的也家长都坐在观众席上等待欣赏。音乐响起,一场场节目按顺序表演,什么“葫芦娃”、“小儿篮球”、“三线娃娃”、“少年武林”等节目,随孩子们动动胳膊,踢踢腿,弯下腰,蹲下,起来,起来,蹲下……孩子们的认真劲,把台下观众们逗得合上嘴。816厂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遵旨,耐心细致教育关怀着孩子们,虽已经过去,但历史的印记,童年的摇篮,承载着无数职工家庭的希望与梦想。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幼儿园不仅是孩子们日常照料的场所,更是他们成长的乐园、知识的启蒙地。


7、816厂的理发店

816厂生活福利区隐匿于涪陵区白涛镇对面麦子坪的山顶上,蜿蜒曲折的盘山路,形成了一段流传、融合国家记忆与民间温情的往事。在这之中816厂的理发店,无疑是这些故事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它虽小,不惹人注目,但却是百姓生活不可“缺席”的,因此816生活福利七大区,各区中心地带均设有,它的室内干净整洁,井井有条,镜前几把陈旧的铁质理发椅静静守候,它们目睹了无数工人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历程,也承载了无数成长的记忆碎片,仿佛开启了一扇穿越时空的大门,引领我们回到那个虽匮乏但人心却极为温暖的往昔。



坐落在816厂生活福利区的理发店


那个年代816厂理发店的师傅们均属于816总厂行政处管理,是地地道道的从老厂404迁入816厂的,均属于正式职工。他们不仅技艺炉火纯青,更怀揣着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与执着。在那个发型尚不繁杂的年代,仅凭一双巧手与一把剪刀,便能打造出既贴合时代风尚又不失个性的发型。从平头、分头到简单的卷发,每一次修剪都倾注了师傅们的匠心独运,更是对顾客的一种尊重与关怀的体现。每当午休、下班时分,或是周末、节假日,这里总是热闹非凡。工人们围坐一起,打牌、下棋、畅谈家常琐事,分享工作与生活的点点滴滴。理发师傅在熟练地操作之余,也倾听着顾客的故事,偶尔插科打诨,让氛围更加轻松愉悦。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彼此关怀、相互支持的大家庭成员。




理发店不仅是工人们变换形象的场所,更是邻里间情感交流的温馨港湾,随着时光的流逝,816厂理发店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随之成为历史的尘埃,但那段记忆却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每当回想起816厂的理发店,那份熟悉与亲切感便油然而生,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希望的年代。


8、816厂职工食堂的变迁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816厂职工食堂随企业的发展一次次的变迁。记得六十年代筹建初期,816厂职工食堂设立在白涛镇小学边的一个小山头的坡坡上。食堂建设的非常简陋,是用砖瓦配合竹节杆搭建起来的,其占地面积约有350平方米左右,其内部结构简单,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是灶房,包括灶台、案板、卖饭窗口、锅、蒸笼等炊事用具,后一部分是买饭窗口兼职工开大会的礼堂。



816厂刚建立时职工食堂就设立在这山坡上


炊事班的人马除个别人是从“404”厂迁来的,其他均是招收的民工(后来转为正式工),属于厂指挥部的行政组管理。那时正是816厂筹建初期,加之白涛是一个小镇,突然进来那么多部队、职工、家属及其他单位的施工人员,要解决民生问题就自然提到了民生工程建设的议事日程上了。物资短缺,条件艰苦,架柴烧火,能有口热饭吃就很不简单了。816行政组管理同志们就到周边场采购物资,在食材上下功夫。依据当地农村的环境,职工也能吃到可口的饭菜和佳肴。最让人难忘的就是顿顿有北方的大馒头、顿顿有吃不完的干豇豆、牛皮菜、及榨菜炒肉丝,如想吃顿韭菜馅的饺子是不可能的,因为当地人从来没有种植过韭菜。而且凡是来到816厂的职工家属,均住在民房及闲置民房的格楼里,为安全起见,家家是不允许生火做饭的,所以职工、家属去打早、中、晚餐时,胳膊上都要挎一个暖水瓶,除了买饭外,还要在食堂旁边的开水房打壶开水,这样吃的,喝的,及洗漱水均有了。当地老乡也经常将自产的蔬菜、肉、禽蛋,按时送到食堂,作为外购食材不足的有力补充。




为了建设生活福利区,816厂指挥部决定派遣约五十人左右到白涛镇对面山上的麦子坪打前站,人上去了,后勤工作就得跟上。于是就在麦子坪毛家台的山坡上,建了一栋二层楼的正规的砖瓦结构的楼房(当时是最好的房屋),还有一个简易的与江东一样的大食堂,食堂的工作人员除了从山下那个食堂抽调个别人外还配了民工。伙食与江东食堂差不多,但影响最深是卤牛肉, 每次买饭时都要买点,晚上饿了或想加餐时,就偷吃几块,以解馋。




随着816厂建厂的深入和扩展,管理的加强,结构的扩大,原来附属816厂指挥部管理的各大小组,由组扩大成了处、分厂,如行政处、干部处、组织处、一分厂、二分厂等如雨后春笋兴起,816厂的指挥部也变成了816总厂,又根据厂经济建设的形势需要,在人员、地盘等方面均进行了扩大,并建立了七大区生活福利区,从生活福利区的头——风门哑漫延到尾至去林场的路口处,其厂区内蜿蜒曲折的公路长度约五公里左右。为了方便各区的职工家属生活,均以各单位为中心设立了职工食堂。如运输处食堂、一分厂食堂、二分厂食堂、机修厂职工等单位食堂。 各单位的食堂从外面看,像是一座礼堂。里面却同车间一样,只是没有吊车的轨道和机器的轰鸣。清晨四五点钟,食堂的鼓风机发出了振声,呼唤着黎明的到来,随着早起广播的音乐声,稀饭、馒头、花卷、包子等各种咸菜摆放在案桌上,食客们拿着碗筷步入饭堂,炊事员一字排开,标准一致的动作,像生产线上忙碌的线圈女工,锅碗瓢盆顿也唱起了交响曲。“师傅,麻烦给我多打点儿,活重得很,”娇俏可人的女职工美妙声就飘进打菜炊事员的耳朵里,他们斜眼瞅瞅想:在路上你碰见我绝不会主动打招呼的,严肃的神情,又操着勺朝菜盆中扎起了更深的猛子……每逢五一、十一,重要节假日或厂里有特大喜讯或产品试制成功等大喜的日子时,总会为职工准备丰富的美味佳肴,等待职工家属品尝。特别让816厂全职工最难忘是全分厂职工在大年三十晚上进行的全员会餐,也让职工、家属均兴奋好几天,那是因为要在大年三十这天晚上全分厂人员要在一起吃一次团圆饭,因此在这一天到来的前半个月,各单位的行政人员就忙碌了起来,他们首先要清洁、布置场地,其次采购员要奔走四乡,购买物资,若人手欠缺,还得各部门来支援。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816厂各单位的食堂张灯结彩,迎接聚餐人员的到来。当人们走进了干净明亮的食堂大厅时,五行十排的方形餐桌立刻展现在眼前,一次能乘座五百人的饭堂立刻热闹起来,孩子们挣脱了大人的手,跑到事先安排好的座位边耐心地等待炊事员上菜。




会餐结束后,许多人还不愿意离开饭堂。这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与厂食堂相解映生辉,成为多年后人们难以忘怀的生活情景。时过境迁,816厂人在餐桌上,饺子和抄手同台竞技,肉夹馍和香酥锅盔深情邂逅,南北的生活差异,在此达到美妙的平衡,舌尖上的816厂,改变和融合了天南地北的饮食,形成了独特的三线味道。


9、816厂职工家属区的公厕



这是七十年代建筑在816厂军工小镇(816厂以前的机械加工厂内)也是那个年代816厂唯一的一所最好公厕,至今还完好无损。这是因为该厂是当时专门为洞内加工特需的特殊工件,成了816厂唯一不进洞的机械加工厂,据统计该厂职工家属约有三、四百人,为此才特意修建。建了它让参加816厂的建设者回想起那段历史来烙印深邃而清晰,它不仅是国家宏观战略部署中的关键篇章,也是数代人共同心灵深处不可磨灭的集体记忆。在这块肩负着独特使命的大地上,816的职工家属区作为那个时代的独特印记,亲历了工业崛起的辉煌历程与时光的更迭,其中公共厕所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设施,实则是衡量民生福祉的一个细微视角。

那是1968年4月,我跟随姐姐从新疆哈密市来到了白涛镇——这个隐蔽、靠山、依水的三线816厂、并居住在崇山峻岭环绕的一座小的孤山上,因初建加之资金短缺,除了两排竹木板加上混合泥巴,盖起的简易单身职工平房外,还有一间用席棚搭建的男女共用的厕所,白天还好,进了厕所可以看到内部结构,也较为方便,可到了晚上昏暗的灯光,若眼睛有点花或近视就不太方便了,尤其到了炎热的夏天,蛇蝎等物出没,晚上我们女同志就不敢上厕所了,生怕遇到。后来就搬到了白涛街上的镇卫生院,因住的是放药材的库房,没法用水,所以洗漱、洗衣和上厕所都要去百米以外的区公社院子里进行。晚上独自一人去,走在空旷、静默的白涛街上就有点害怕,若遇到拉肚子就担心自己跑不快,否则就来不及了。如果想近点就要到楼后面老乡家的猪圈里方便,可一踏上猪圈内的木头踏板,猪就哼哼的叫,它以为喂食来了就向我们靠陇,吓得我们再也不敢去了。

1967年夏,816为了建设生活福利区,厂生产指挥部决定先派遣少量的人到白涛镇对面山上的麦子坪山上打前站,于是,我跟随我的师傅做为第二批开辟者即后勤运输工作者也上山了。到了那里我看到了麦子坪这个地方是这片山峰中最高的一座山,其周围森林茂密,人烟稀少。若站在其中就好像沉进了森林的海洋中,找不到东西南北。第一批先遣者事先在这里建设了一栋二层正规的砖瓦结构的楼房(当时是最好的房),因已住满我们只好住在了竹板结构的简易、临时房屋,它与工矿公司的一个小卖部相邻(也就是以前消防队所在地),并在其对面的山坡下,搭建了一个用席棚搭起的“蹲坑”,其夜间的照明就靠路边的路灯。随着816厂七个生活福利区的逐步建成,各区的茅厕也随住房、办公楼、生产场所的需要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应运而生。那时本着自力更生,勤俭持厂的原则,建起来的住宅楼、办公楼室内一律无公厕,如我结婚后,因爱人是司机,就住在运输处家属住宅区干打垒式的筒子楼内,各家除了住房外,还有了单独厨房,只可惜美中不足是是房间内无厕所,这样每天清晨,各户第一件事就是端上尿盆去厕所,去晚了还要排队。于是共厕就成了婆娘、姑娘见面打招呼,说闲话的聚集地。尽管里面空气不新鲜,但不妨碍唠唠嗑;有时还有忙的边提裤子边说,边上厕所边唠叨。后来816厂转民成功了,七十年代盖的干打垒式的旧楼换成了无电梯的五六层高的楼房,好歹室内有了厨房和厕所,几乎与城市的楼房一样,同样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把816厂的职工家属乐得心里都开了花。

过去的事已经成了历史,但回想起来还是感到十分亲切、有趣,随着祖国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816厂在军转民历史的经济浪潮中越过了“龙门”,过去的旧貌将一步步抹去、消失,人们的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高楼、汽车、公园、休闲广场包括公共厕所在内的各类生活配套设施拔地而起,焕然一新,可那个时代的纯朴与实用精神,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如一部静默的历史典籍,默默诉说着那段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光辉岁月。


10、816厂的职工浴池

816厂的职工浴是1974年建成的,它设置在生活福利区较为中心的地带,由于厂区较为分散,加之地势上上下下山坡多,冬天还可以,可到了夏天为能洗一次澡,来回走一趟汗水又浸湿了,所以,许多人不愿意去那里洗澡。我也同样,因住在二区,加之过江工作一天,回到家里懒得走路就简单的烧点水,或冲冲或擦擦就解决了。到了1989年,因洗澡水温不稳,职工家属反映大,新上任的行政处许双城就找到了我,问我可不可以给职工浴池安装水温控制器和水位监控器,我正好在一分厂设计室当书记,就一口答应了,因为这对于我们搞仪表的是没有问题的,那是我们的强项。我带领我们设计室的技术人员从图纸设计到物质采购,只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任务,自此后职工家属再也没有因为水温忽高忽低发生争吵了。烧锅炉的师傅见了我们也说:他们不用上下梯子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经济的发展,816厂职工住房条件由原来的干打垒式的土房逐步换成了正规的厨房带厕所的砖式楼房后,816厂职工浴池人员光顾的人越来越少,那些曾经人声鼎沸的澡堂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那段属于三线建设岁月的独特记忆,却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每当忆起那段时光,澡堂里的点点滴滴便如电影画面般在脑海中浮现,令人感慨万千。但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回望,三线厂的澡堂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精神的图腾,它教会了我们坚韧不拔、团结协作的精神,让我们懂得无论时代如何更迭,那些关于奋斗、梦想与情谊的故事都将被永远铭记。三线厂的澡堂,一个平凡而又非凡之地,它见证了时代的更迭,承载了无数人的青春与梦想。在未来的征途中,愿这份温暖与力量能够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11、乌江大桥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国际环境相当复杂。美国亡我之心不死,中国和苏联关系紧张,在西北刚建成的原子能基地处在战争前沿,帝国主义者扬言要进行“外科手术”,对核基地实行突然打击,将对中国原子能事业扼杀在母腹中。党中央战略决策在后方建设大“三线”,备战备荒准备打仗,并对“三线”工程提出“山、散、隐”(靠山、分散、隐蔽)及“山、散、洞”(靠山、分散、进洞)的方针,能进洞更好,最低也要建在深山里隐蔽起来。核反应堆要进洞,这就决定了对工程地质要求很高。事实上在1965年,816工程就开始选址,总厂领导王汗民(老红军)就带领基建科科长张晓东及土建、地质、测量小分队一行人前往四川西部的洪雅,雅安等山区去选址。那些地方虽然山大林密,但处在地震带上,地震裂度大,地质条件复杂,而核反应堆要求又很高,堆芯安装垂直误差不能超过一根头发丝,更不能有震动,因此而放弃川西。白涛山大沟深,山体为石灰岩,岩体完整不破碎,涪陵地震烈度低,仅为5—6度,历史上很少发生大地震,适合核反应堆进洞,解决了一个关键的难题。

其次,核反应堆用水量很大,每秒用水量达十多立方米,相当一条小河流水。白涛地处乌江边,水文组的同志奔赴贵州流域调查水情,去各水文站收集资料,了解到乌江水域广深,水量充沛,水质好,用水能满足,且有大量富余。即使在冬季流量最枯时也不会造成因核反应堆用水使河水减少而影响通航。后来的工程建设中,专门打了一条直径3.6米的引水隧洞,专门给核反应堆冷却供水。

第三,交通运输是关键。核反应堆本体设备体积大,长度达24米,重量达数百吨,同时还有为这些设备吊运、拼装的大型吊车机具也要运到现场来,如何运输成为焦点,没有铁路只有一条简易的涪白公路(涪陵—焦石—白涛),还是1958年大跃进时修建的沙土路面,桥涵承载能力低,只能过5吨的解放卡车,而且公路弯道多,转弯急促,路面狭窄,不能满足重件及大件的运输。陆路不通便希望寄托在了乌江航道,只有靠乌江航运进来,但问题又来了,乌江航道常年水位只能通百吨驳船,大型设备只能等夏季发洪水时才有机会。乌江的特点是夏季发洪水时,水位猛涨猛落,瞬间变化很大,这就要求快运快卸,否则搁滩,只有做好预案准备,掌握河水涨落的情况,利用河水涨潮的时机立刻从涪陵运进,快速卸货,与江水抢速度,争时间,这在以后的工程建设中证实了这一点,每次卸大件都是利用洪水涨水。经建厂规划论证,白涛是适合建造核反应堆的好地方,尤其是对工厂进洞更有独特的优势。

洞体选位后,建厂规划中生活区的选择颇受大家的关注,因为一旦选定,全厂职工将在此长期生活,甚至涉及好几代人,为此提出两个方案:一是焦石,二是麦子坪。总图组的工程人员徒步跋涉对这两个地方进行了实地考察。首先在防护距离上,两个地点都满足距离生产区十公里以上的要求;其次两个方案比较各有优缺点:焦石地势平坦开阔,道路容易修建,交通容易解决,且已有简易公路通白涛,但周围多水田,不足之处是修建房屋会多占用好耕地。另外在调查中,观察到乌江沿岸山坡上柏树向东倾斜,说明乌江河谷常年主导风向东吹,而焦石正处于生产区下风向,应考虑尽量减少职工重受剂量的影响。麦子坪地处高山上,海拔600多米,气温比焦石低约3摄氏度,夏天凉爽,而且处于乌江河谷上风向;麦子坪多为荒山坡地,可以少占用耕地,不足之处是需要新建十多公里的上山公路。麦子坪位于乌江西,洞体位于乌江东,一江之隔,需要修建一座乌江大桥,投资大、工期长,将会影响工程进度。经过工程规划人员的充分论证,权衡利弊,最后大家一致意见选定麦子坪为生活区。

生活区选定后,生产区到福利区的交通就成了一件大事,为此,厂领导向二机部打报告,将要在乌江上架一座桥梁,将两区连接起来。1968年1月31日, 二机部批准816厂在鸟江上游修建一座钢筋混凝土桥,1969年12月5日乌江大桥工程开工,1971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记得通车那天桥面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建桥指挥部还让我到通车典礼台上带领观众喊口号,由于心情激动,不慎喊错了口号,逗得大伙哈哈大笑,至今还有人提起那段难忘的往事。通车后方便的交通,让我们和当地的老百姓受益了,过去到江东到江西办事来回都要乘摆渡船,误工误时还特别麻烦,一桥通东西后只要坐上厂内交通车,一下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了。上班族也不用来回倒了。

随着祖国经济迅速发展816厂区的乌江大桥又面临新的问题:三峡工程蓄水,水位台高原来的桥面不易通航,无奈陪伴我们多年的旧乌江大桥已要被拆除,许多人连连不舍舍,纷纷赶到它的身边,看到它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于2009年11月15日乌江旧桥爆破。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