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扬乌蒙


——六盘水“三线企业”称谓扫描

白平




众所周知,六盘水是一座为三线而生,因三线而兴的城市。

60年前,中央决定在全国十三个省区启动三线建设后,一声令下,全国各地的十多万建设大军成建制地汇聚到了在共和国偏远的版图上,尚未形成地市级行政区域的六盘水。

1965年初,为将安顺地区的六枝县、兴义地区的盘县和毕节地区的水城县,作为西南煤炭基地,统一开发和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上述三地分别组建矿区,并在此基础上,以三地县名第一字,组合而成区域性专属称谓“六盘水矿区”,展开重工业能源基地的建设。

“六盘水”一夜之间,横空出世,成为西南三线建设的主战场之一,也成为贵州省最早启动三线建设的地方。




六盘水的三线建设,由于点多面广,种类、行业众多,涉及的“内迁”职工及家属,数十万人。因此,它的特性有别于贵州的其他三大基地(即以安顺为主的011航空基地、以遵义为主的061航天基地、以都匀、凯里为主的083电子工业基地),这三大国防军工基地下属的各厂称谓,既有代号、又有厂名,还有信箱。较为规范和统一,并且垂直领导、自成体系,凸显了保密,彰显了隐秘。

与之不同的是,六盘水的三线企业,其组织架构、隶属关系、单位名称,复杂多变,在全省三线企业中,独树一帜。这些三线企业,有的是隐秘的代号,有的是特殊的标签;还有的是保密的信箱;更多的是公开的称谓。其时代特征、三线色彩,十分明显。




一、煤炭行业

1965年元月,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在六枝下营盘成立后,出于当时“备战”保密工作的需要,这个隶属于煤炭部直接领导的机构,对外宣称的代号,称为“大华农场”。其下属的各涉“煤”企业,均贴上了涉“农”标签。

“西南煤指”属下的各厅级单位,“涉农”代号,具体为:

六枝矿区指挥部为“摩天岭农场”;

盘县矿区指挥部为“龙山农场”;

水城矿区指挥部为“大河农场”;

煤田地勘公司为“兴旺农场”;

北京建筑安装公司和太原建筑安装公司均为“永安农场”;

西南煤指后勤部为“平田农场”。

同时,直属“西南煤指”的几家县级单位,也均有“涉农”代号:

地处水城的水城煤矿设计院,为“杨树农场”;

地处六枝的第一矿山机械厂(六盘水煤机厂),为“寨上农具厂”;

地处贵阳的矿灯厂,为“新光农场”;

座落在贵阳的省煤校,为“大华农校”。

当时,参加三大矿区施工建设的各工程处,均以“大队”身份出现。如地处六枝大用的煤炭部第65工程处,称为“摩天岭农场第65大队”。




值得一提的是,仅三线建设初期,到六盘水参加三线大会战的煤炭部所属的各工程处,就有27个成建制的单位(在全国煤炭基建队伍中,占比28.4%,涉及6.3万人)。他们所在的单位,均系煤炭部的系列编号,如第42、第63、第75工程处等,这些数字,并非是保密代号,而是煤炭部下属各工程处的系列编号。

同样,在六盘水参战的煤田地质勘探系统的10余支队伍,其单位名称,也是企业机构中的系列编号,如地勘公司142队、159队等,而并非是当时的保密代号。

在“西南煤指”所属的企业中,其单位名称较为复杂的是671厂。该厂座落于盘县境内的火铺,因生产煤矿用的各类火工产品,故有一定的保密性和特殊性。三线建设之初,该厂也曾贴上了“涉农”标签,叫“天池农场”,通讯地址是盘县火铺10号信箱。因该厂设计投产时间是1967年元月,故煤炭部以671为代号,命名此厂。它隶属西南煤指领导,后又交盘县矿区指挥部领导。

另,隶属于六盘水管辖的“贵州省煤炭基本建设局”,于1979年成立于水城(后搬至六枝),1986年撤销。其属下的六十四、六十六等工程处,后来均并入六盘水的三大矿务局中。

尽管该局历史不长,但大多当地人,曾记得该局的简称是“基建局”。



二,其它行业


1、冶金系统

在六盘水三线建设初期,除煤炭系统以“农场”为代号外,冶金系统和电力系统,也分别以“林场”和“牧场”冠名,作为代号。

冶金系统的“水城钢铁厂”,在六盘水的三线建设中,举足轻重。1966年4月,由鞍山钢铁厂包建的水城钢铁厂,在冶金部第三、第七、第八冶金建设公司等单位的共同奋战下,水城县城区附近的三块田(地名),一时热火朝天,一片沸腾。

“水钢”在此期间,启用了“青杠林林场”的代号,通联地址为“贵州省水城县一号信箱”。

2、电力系统

1965年,由水电部调遣的17、33等6家“列车电站”,分别进驻六枝、盘县、水城矿区为正在施工建设的矿山和贵昆铁路施工现场供电。

后水电部经选点,决定在水城天生桥附近,修建一座代号为“572”工程的发电厂。该厂对外宣称“天生桥牧场”(即水城发电厂),通联邮箱为贵州水城“300”号信箱。故当地人普遍称该厂为“300”号电厂。

3、建材系统

1966年8月,因六盘水三线建设施工需要,国家计委批准“水城水泥厂”定点建厂,选址在水城响水河畔。

建厂初期,该厂启用的代号为“万山石灰场”,后建材工业部又确定该厂为“125”水泥厂。1970年12月,该厂更名为“贵州水城水泥厂”。




4、“工改兵”系统

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41支队,是我国首支“煤炭部队”,1966年8月1日,在盘县瓦厂成立。

其主要人员由盘县矿区指挥部属下的几个工程处“工改兵”和铁道兵部队470多名干部,组合而成(属师级规格,下属的各大队为正团级单位),隶属中央军委和“西南煤指”领导。

对未编入军队体制的部分职工,组建为41支队生产部,其代号为“龙山龙场生产部”,后又改称“龙山农场生产筹备处”。

当年,六盘水的 “工改兵”这一重大举措,在全国三线建设历史上,是极其少有的。至今,当地人还习惯性地称他们为“四一部队”。

5、交通系统

1964年9月,铁道部决定贵昆铁路全线施工。为此,铁道兵五师、七师等三支部队赶赴六盘水,投入贵昆线施工。同时,西南铁路第二工程局,煤炭部的“黑煤、辽煤、川煤、京西”等四个支铁大队,以及位居武汉的铁道部第二机械制造厂和分散在各地的六列“发电专列”,也从省外转战到了六盘水,投入贵昆铁路建设。

同时,贵昆铁路沿线的地方政府,还组织了数10万人的民工队伍,参加贵昆线的建设、施工。

1970年7月,贵昆线通车后,“西南煤指铁路建筑指挥部”属下的四个支铁大队,又全部就地转战,负责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的辖区铁路专线建设。

与此同时,交通部亦指令公路三局五公司,负责修筑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的辖区公路。同时,省交通厅第三工程处和煤炭部第19等三个工程处也投入到了六盘水“两水公路、水煤公路”等地方公路建设中。

这一时期,参与铁路和公路建设的单位众多,其称谓也呈多样化。既有铁道兵的7659等三支部队番号,又有铁道部“西南铁指”下辖的第二工程局,还有煤炭部 “西南煤指”属下的“黑龙江煤炭”等7个支铁大队和74等三个工程处。因此,当地人简称这些单位为:铁道兵、工程局(处)、支铁大队、列电等。

值得一提的是,1970年4月,矿区铁路建好后,水城矿区第一列外运煤列车由野马寨站发出,经贵昆铁路再转成昆铁路运至攀枝花。

让人难忘的是:1965年11月23日,中央领导邓小平亲临六盘水境内的贵昆线关寨铁路施工现场视察指导工作,并为这个大山深处的四等小站,亲笔提写了“关寨站”三个字予以冠名。这在全国三线建设史上,绝无仅有。




三,称谓变更

1965年11月,国务院决定在贵州设立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人民委员会。1966年2月,三个矿区“人委会”,又分别改称“特区”人委会,进行政企合一试点,受煤炭部和省人委双重领导。

同年4月,为了对六盘水地区的三线建设实行统一领导,经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总指挥部”(代号大兴农垦局)。至此,六盘水地区及下属三个特区的机构设置,基本完成。

1967年,随着一声“西南的春雷”,六盘水三线企业全面进入文革时期。由此,隶属关系、机构设置、对外称谓等,都产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

刚由“矿区指挥部”改为“矿区政府”,不久又变更为政企合一的三个“特区”(六枝、盘县、水城特区),先后受到文革波及,被造反“夺权”。随后,又实行了“军管”。

在此期间,三个矿区的指挥部与三个特区的群众组织,联合成立了所辖地的革委会。

一时,六枝、盘县、水城地区革委会,成了当地的领导机构。




此后,上述三地先后出现了以下机构变革和称谓变化:

1,六枝矿区

原“摩天岭农场建设指挥部”,改称为六枝地区革委煤炭建设领导小组(后又称临时领导小组);

2,原“摩天岭农场生产指挥部”,改称为六枝地区革委煤炭生产领导小组(后又称临时领导小组);

3,1970年7月,以上两个系统合并,成立六枝矿务局。

4,盘县矿区

1968年7月,原“龙山农场指挥部”,成立盘县地区龙山农场革委会(又称盘县地区矿务局筹备处革委);

5,1970年初,改称盘县矿务局革委;

6,1972年10月,更名为盘江矿务局。

7,水城矿区

1967年下旬,原“大河农场指挥部”分成“生产”和“基建”两大系统。生产系统称为:大河农场生产指挥部。基建系统称为:水城地区煤炭基本建设指挥部。

8,1967年底,“大河农场生产指挥部”,改名为水城矿务局;

9,1970年7月,水城地区煤炭基本建设指挥部,并入水城矿务局。

在此时期,这些企业的隶属关系反复变化。既有煤炭部(燃化部)直接领导,也有和省人委(革委)双重领导的历史;既有以省人委(革委)为主的管理体制,也有由贵州行业部门和六盘水地区(市)及相关行业部门管理的格局。

特别是当时的“三个矿区”,还行使了地方的行政管理权限,成为名符其实的“以企代政”。随即的“三个特区”,其管理体制是“两副担子一肩挑”,既负责辖区内三线企业的相关工作,又负责辖区内地方上的行政事务。这在贵州三线建设中,别具一格。

1979年4月,上述三个矿务局与六盘水市脱离隶属关系,改由省煤炭厅直接领导后,这种复杂的隶属关系和管理体制,才得以理顺。

可以说,六盘水的三线企业,在文革十年中,已无“代号”可言,其机构变更、称谓变化、隶属更改,复杂多变,这在全国三线企业中,实属少见。




四,企业地名

三线建设启动后,十多万建设大军在六盘水的三个特区安营扎寨,开展了如火如荼的三线建设。

当时,六盘水的这些生产施工现场,大多在交通不便、人烟稀少、颇为荒凉的大山深处。

因此,除了当地人知晓这些施工场所的具体地理位置外,大多人叫不出具体地名。随着三线企业进场施工,这些地方便顺理成章地以单位名称冠名了。

如“300”号电厂,水城建安处、机厂,盘县“671”厂,六枝水源队、142队等等。

后来,当基建任务完成,转至生产后,这些生产单位大多采用了当地公社或大队的称谓来命名。如:六枝的大用矿、化处矿、木岗矿,盘县的火烧铺矿、老屋基矿,水城的大河矿、老鹰山矿,水钢的观音山矿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一些三线企业的驻地,后来约地俗成地成为了当地的一个个“地名”。如:六枝的65处、煤机厂,水城的朝阳沟、73处、94处,盘县的41部队等等。

现在六盘水市区内的一些公交车站,有的至今还在沿用当年的企业称谓作站名。如六盘水市钟山区城内的“建安处、水钢八冶、水泥厂路口”等公交车站名,即是如此。




五,特殊别称

1966年下半年,正当六盘水的三线建设大干快上、步入正轨之际,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文革风暴”。

为便于对外宣传,更为了突出政治,适应“气候”的需要,六盘水的少数三线企业便更改了单位名称。如:水城钢铁厂,就曾更名为“春雷钢铁厂”。

笔者曾查找了大量史料,也曾咨询过六盘水很多的三线文化研究者,发现至今为止,以下这些特殊时期的“别称”,就从未在各类志书和三线人口中,有过表述。

如:六枝矿务局,亦称为“东方矿务局”;

盘江矿务局,亦称为“东风矿务局”;

水城矿务局,亦称为“卫东矿务局”;

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亦称为“朝阳地勘公司”;

水城钢铁厂,继“春雷钢铁厂”后,又对外称之为“红旗钢铁厂”。

这些“别称”,大多出现在1972年至1974年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一些报刊杂志上。

应该说,这也是六盘水三线建设中,企业称谓的一些特殊“标签”,尽管它们未纳入各级党政和企业中的组织、机构名录中,但这毕竟是一段特殊时期的历史印记,这些特殊的“别称”,理应纳入六盘水三线建设企业的一系列称谓中,还源于历史。

因而,笔者特意在此将这一“新大陆”,予以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