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民:山里人的修炼

江西九三五五厂有上龙坑、三村、寨下三个家属区。三村位于厂主干道两旁,在青山合围中。一幢房屋基本10-11户人家,上下朝南各一间,北面有用花墙围起的阳台,下面原本用作厨房之用,后工厂考虑不太合理,等于整日在房间里炒菜煮饭,弄得满屋油烟味,所以在两幢房间又建起厨房,刚开始时因为烧柴火,厂里派基建科给每家每户砌了炉灶、烟道,而厨房的房顶则用木板为基础,一层油毛毡再用树皮作瓦,经风吹雨淋不多日子就需要修理。

告别单身生活进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时代,碰到第一件的难事就是烧炉灶用的柴火,刚开始时,在食堂带饭菜回家或者用煤油炉炒菜,煤油炉炒菜一是时间长、二是有味道、三是有烟雾。砍柴要到上龙坑和寨下对岸很远的山中,需动用竹筏运输,砍好柴后还得肩扛手拖从山上弄到河边装上竹筏,回来后又要重复这样的劳动,一天下来疲劳不堪需几天才能恢复。后来碰到厂区外的老俵进山砍柴,在锅炉房门口休息时通融地买一些,那时就6-7厘钱一斤后来买的人多了就涨到1分钱或1分以上了,买的是直径约2-3公分的小杂木,用锯子锯成一段一段进行堆放晾干,很长一段时间就这样过来的。

山林在封山期间柴火又成了过不去的坎,工厂下决心建立了煤饼场,位于上龙坑山洞口一块平地上,对面的山坡上有两间平房是原菜场,每月每人的定量肉及有毒有害岗位的营养肉都在这里供应,届时排队买肉的人相当多,花费的时间也相当长。煤饼场建立后由农场管理,按每户的人数分大、中、小户发卡定量供应,这样一来就轻松了许多,煤饼炉炒菜就快多了,木柴用量极大地减少,除生煤饼炉外只有菜多时偶尔烧下炉灶。听说煤饼场后来又增加了液化气供应,好像只有少数人家使用,那时我们已经不在厂里了。

三村主要集中了“老三届”这一批学生居住,他们的子女是77年-79年这一时段出生居多,所以厂职工子弟学校人数最多、最兴旺、教育质量较好的时期也就是这些子女就读的时期。他(她)们的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的,没有沉重的书包、没有做不完的功课、没有各类复习班、奥数等等。在这个封闭式的小社会都是熟人,小伙伴们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玩他(她)们想玩的游戏,可以大声地说、大声地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享受童年纯真的生活。结束小学学业后,老三届的子女基本都回沪就读初、高中,也进入了竞争的行列。他们没有输给在沪的同龄人,绝大部分都进入了本、专科学习。现在他(她)们也步入了中年的行列,肩负家庭、事业的双重压力。

记忆中毎个休息天起得很早,随厂车去马家洲或白土街赶集,赶集车是用卡车改装,在两旁栏板固定铁架用油布一盖一拉就成为有蓬的赶集车了。由于赶集车也有班次,故头班车的人较多,大家都想早去早回争取更多的时间洗汰釆购回来的菜蔬。马家洲因为集市较大,去那边赶集的次数多一点。赶集实际上是以釆购鸡、鸭、鱼、肉及虾为主顺便带少量的蔬菜,因为蔬菜基本上是在厂里的菜场釆购。

每次赶集回来是忙碌的一天,首先要解决中饭,厨房里立即响起了交响曲,不多时虾、鱼、肉及蔬菜、汤上桌。饭后真正的忙碌开始,将肉分类放冰箱后要处理买来的鸭子或鹅。两只鸭子够忙乎一下午了,主要是拔毛较困难,有的说在宰前给鸭子灌点酒或醋;有的说宰后先用肥皂粉把毛给洗一下然后用开水烫就好拔了,我就采用二合一的办法,试下来的效果不错。

在三村可以真正感受到远亲不如近邻的真谛,邻居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照顾真的是暖人心,哪家有事都会出来帮忙。上班时晒在院子里的衣服、被子逢到下雨都会有人替你收好;有时小孩放学后家长还未到家其他邻居就会帮忙照顾;邻居之间谁家烧了好吃的就会送一碗过来给小孩尝味道,有红烧狗肉、饺子、蛇肉汤(据说吃了汤不易生痱子)等等是枚不胜举,光蛇汤我家女儿就吃了好几家。我们这一幢房子的小孩称呼大人总是很亲切的,按姓称滕妈妈、杨妈妈、刘妈妈等等,显得自然而亲近。邻居之间也会互相交流炒菜的做法,记得有一次马兄邀邻居聚餐,有一道菜感到蛮新奇,那是用蛋摊成蛋皮然后铺上拌好作料的肉糜,巻起来蒸熟改刀切段将原汁浇在上面味道不错,后来在上海去他家聚餐时又领略了炸虾球的色、香、味。

很多人家都会开垦荒地种植各类蔬菜,满眼绿油油的不打农药灭虫,这应该是无公害的有机食品了。本人曾学着开垦了几小块荒地,种植过刀豆、豇豆、黄瓜及番茄、青菜、土豆等。曾试种过崇明的金瓜,长得象黄金瓜大小,却被顽皮的小孩当水果摘掉下咬了两口,可能涩涩的就弃在地里,害得我没了来年的种子。最值得夸耀的是种在鸡棚里的冬瓜,在顶住鸡的伤害后,居然长成了两只均是十斤左右的大冬瓜。而与群鸡和平共处的一对灰兔,有了一窝小兔,由于养得不得法而夭折,硕大的灰兔也成为菜肴改善了伙食。

赶集时鸡蛋是不需要买的。因为自己鸡棚里总保持有蛋鸡7-8只,盛产时是满棚,淡季时每天也有收获。在冬春季碰到有抱窝鸡时,也会与别家养有公鸡的换蛋,每只检验过的蛋全部可以孵出小鸡。小鸡孵出来后每天喂剪得很细碎的菜叶和浸泡过并研碎的米粒,看着小鸡渐渐长大在泥地里刨小虫、互相拉扯抢食小蚯蚓的情景感到很是有趣可爱。

在山里时我也蛮喜欢养金鱼并在院子里种点花,月季花、芍药、莺萝、白兰花、君子兰、绿菊、墨菊等,绿菊粗看是白色的,但在太阳底下看上去花瓣是绿莹莹的好象涂着绿色荧光粉似的,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而墨菊则是紫得发黒花瓣象紫黑的丝绒,有髙贵典雅的气质。悠然间它使我感受到清雅孤傲、魅惑优雅、露华正浓的奇妙。

作者简介

张国民,男,1966年高中毕业于上海市文建中学,1968年8月赴江西九三五五厂参加工作,行政管理,中共党员,2003年退休。喜用文字在悠悠的岁月,留下片片真情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