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2014—2019年工作总结报告

 

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20142019年工作总结报告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央作出三线建设决策55周年,我们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也成立五年了。习近平同志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今天,我们在成都大邑雾山,召开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理事会换届会议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三线精神研讨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代表第一届理事会对五年来的工作做一个简要的总结。

五年来,研究会全体同志,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要方针政策指引下,在上级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个部门和各级地方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各方面的许多成绩,限于时间,这里主要回顾三个方面:

一、研究会积极研究、宣传三线建设“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爱国奋斗精神,取得了可喜的重要成就。

20153月,研究会成立的第一个年头,就与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在攀枝花市联合举行了纪念三线建设决策50周年及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开馆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正式提出了三线精神的十六个字“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

大家知道,三线建设从1964年到1983年,长达将近20年;然后又经过到2006年的实施三线企业调整改造战略时期,整个过程共42年之久,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时间跨度最长的经济建设战略。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对三线建设精神,一直没有系统、明确的总结和确认。

因此,研究会在2015年的攀枝花会议,提出了三线精神的十六个字,是一个理论创新,有着探索先锋的意义。

此后,20167月,研究会与贵州省三线建设研究院、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在六盘水联合主办了“三线建设的文化价值与改革发展”研讨会;20183月研究会又与攀枝花市政府共同召开了“三线建设与新时代有中国特色会主义文化研讨会”。

经过五年来的研究和宣传,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2月视察四川时对三线建设作出重要评价之后,对三线精神的宣传取得了新的突破和升华。

20186月,中组部、中宣部联合印发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通知,要求“保护利用‘三线建设’‘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项目遗迹,挖掘有关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赋予爱国奋斗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抓住这些重大契机,828日,研究会和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三线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和实践意义”座谈会。中央有关理论部门的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提出,总结提炼并推动“三线建设精神”上升为国家精神,不仅是总结过去、继承精神遗产的需要,也是凝聚三线地区人心、推动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使命光荣、意义重大。

201810月,经过中宣部组织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由当代中国研究所参加)的有关同志,深入地方调查之后,中宣部提出了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的主题宣传方案。三线精神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十六字,被确认列入。此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开始了对三线精神的广泛宣传和报道。

上述成果是中央对三线建设历史和三线精神的重要肯定,也包含着研究会的积极努力,是研究会成立以来最重要的成绩之一。

二、研究会组织和协助制作、出版了多种影视、图书、杂志,对宣传三线建设历史和三线精神,起到了填补空白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由研究会王春才等人担任总顾问,刘洪浩等执行编导、摄制工作的十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大三线》。摄制过程中,得到了新影集团、贵州六盘水、湖北孝感、重庆、四川攀枝花等三线地区党政领导,及有关三线企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得到了广大三线职工和子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这个电视片20179月国庆节前夕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以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是研究会从上至下团结协作、群策群力的共同成果,是三线精神的再现。

此外,研究会还派出专家担任顾问,协助国家国防科工局联合摄制的8集系列电视纪录片《军工记忆——三线建设50年》,于20168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也同样起到了震撼作用。

另一个重要成就,是在图书出版方面,由研究会组织倪同正、余朝林、张鸿春、吴学辉等同志组成的编委会,克服没有资金没有专业人员的困难,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在四川人民出版社的支持下,编辑出版了《三线风云——中国三线建设文选》14辑。《三线风云》书系视野开阔,兼容并蓄,既有创业期的历史回顾,又有调整期的创新发展;既有专家学者的学术研究和三线遗址的保护利用案例,也有三线亲历者的回忆实录和三线研究的文化动态和最新成果,为全社会了解三线历史,讲好三线故事,弘扬三线精神提供了一套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社会教育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的品牌文集。

在此期间,以上海大学的徐有威教授、四川大学的李德英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田野调查,收集史料,开展口述史研究和制作电视节目,成绩突出。

此外,研究会还创办了《中国三线建设网》,于20166月上线开网,向全国推介研究三线建设的成果,包括三线职工的回忆和口述史;同时宣传三线精神,以及报道有关学会及会员活动的最新动态,被称为“三线人”的精神家园。此外,研究会和与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还于2018年共同创办了《三线春秋》杂志(内刊),这是反映三线精神和历史的第一家专业杂志,具有开创意义。研究会还创办了《三线企业史丛书》,20183月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第一种《浦沅情》。

这些三线作品和宣传阵地的诞生,是研究会同志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营养剂”指示的实践成果,也是记录三线人业绩和精神的丰碑。

三、研究会积极参与和协助国家和地方对三线建设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批准建立多个研究基地,起到了促进作用。

首先必须提到的,是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这是第一家中国字头的三线建设博物馆,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文命名,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宋平同志题写馆名,是宣传三线建设历史、弘扬三线精神的一个最重要阵地。它的建成,是攀枝花市委、市政府领导攀枝花人民作出的重大贡献,也包含着陈东林、王春才、张鸿春等人代表研究会参加和协助的努力;它的发展,也凝聚着莫兴伟等攀枝花同志的心血。同样,在六盘水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六枝记忆博物馆、大邑三线记忆展览馆等的建设和布展中,研究会的许多同志也都积极参与,做了大量工作,功不可没。

研究会参与保护利用三线遗产方面的另一个重要成就,是研究会成立后,2015年协助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遵义市政府在遵义联合主办中国三线建设遗产价值与品牌建设研讨会,在全国揭开了三线遗产保护利用的序幕。此后,研究会先后批准了六盘水、攀枝花、遵义、大邑雾山、德阳、成都十陵六个研究基地。其中何可仁同志主持建设的“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成为国家旅游局、教育部批准的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园区和红色旅游基地,为三线遗产保护利用作出了一个全国性样板。其次,是周健同志主持建设的大邑雾山三线记忆展览馆,成为成都市党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社会上传播了一段父亲周成楼作为民工连长参加建设科学院光电所、儿子周健作为农民企业家接班完成三线遗产保护的佳话。何可仁、周健两位企业家,还为举办“三线遗址与旅游开发”研讨会,出版《三线风云》,设立《中国三线建设网》慷慨解囊,进行资助。何民权、郑志宏代表研究会,对三线遗产保护利用会议进行了有效的组织工作。

在组织专家进行指导方面,2016年至2018年,由我会顾问、国务院参事徐嵩龄、蒋明麟率领的国务院参事室三线遗产调研组,先后邀请我会王春才、陈东林、罗东明为特约专家,对四川、重庆、贵州、陕西、河南、湖北、甘肃、山东等进行了8次调研,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保护利用三线遗产的建议报告。201810月研究会派出王春才、陈东林、郑有贵、傅琳等人组成专家组赴四川德阳、成都大邑、成都十陵、绵阳江油涡轮研究院基地等调研三线精神和物质遗产发扬、保护、利用状况,提出了重要意见。

同志们,五年时间不算长,回顾过去,我们可以自豪地指出,三线建设研究会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是欣欣向荣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如同当年“好人好马上三线”,难以一一列举。这里,特别要感谢我们的名誉会长王春才王老,他不仅是当年三线建设的亲历者,而且在今天弘扬三线精神的工作中,在研究会从成立到壮大的过程中,处处都浸润着他的心血和贡献!

当然,研究会五年来,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继续努力。比如:对研究会的西北地区组织建设,注重不够;对三线建设的学术研究,总体上还比较薄弱;三线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还需要大大加强。我们期待着下一个五年,能有新的进展和突破。

同志们,三线建设研究会这知航船已经出港起航,正驶向浩瀚无垠、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海洋。今天,经过70年的奋斗,中国已经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转变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并向着2035年的现代化国家和2050年的现代化强国迈进,在这个过程中,工业文化、工业文明遗产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三线建设”作为中华民族为工业化艰苦奋斗的标志更加突出,这个中国工业文明的里程碑必将更加光彩夺目,这既为我们研究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看我们是不是有能力、有准备为提升“四个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尽到责任、做好工作。

展望未来,三线研究和宣传方兴未艾。当前,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对于研究会来说,三线历史和精神,就是初心;弘扬三线精神,建设人民美好生活,就是使命。这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三线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重要理论实践。我们要抓住这个极为有利的契机,把三线建设研究会的工作,更进一步地推向前进,为迎接今年的70年国庆、明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年的建党100周年,以及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做好准备,拿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最后,祝大会的各项工作取得预期成果,祝参加会议的代表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同时也对为这次会议提供支持和热情周到服务的周健和大邑雾山三线记忆展览馆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