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小镇军工陈列馆设计巡礼

重庆涪陵816小镇军工陈列馆建筑设计


数年前,第一次走进崇山峻岭中这个代号“816”的神秘洞体,仰视那巨大空旷的核反应堆大厅,我终于读懂了洞内墙上那些标语,那不仅仅是标语。


816工程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镇,是继中国第一套核反应堆建设之后,1966年中央批准在西南腹地修建的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建设之初即被列为绝密级军事机密。为了隐蔽性及核反应降温需要的大量稳定水源保障,工程最终选址白涛镇乌江畔。工程主体部分需在山体中开凿大量山洞,为核反应工程的安装提供空间。整个工程洞体轴向总线长约20 余公里,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人工洞体。


今天的白涛镇,清澈的乌江两岸依然苍翠。那场不见硝烟的军事备战似乎离我们已远,极不起眼的洞体入口已解密呈现¹。行走在交错纵横的山体内部,忽而宽阔,忽而狭窄,整个山体里,竟如同容下了一幢巨大的高层综合体,虽置身地下,但交通明晰、通风顺畅。


△816工程内景(褚冬竹摄)


面对816,我所佩服的,不仅是当年的战斗精神,更有创新。任何人定胜天的豪迈从起步开始,都源于勇气与创新。在山体内部建设军工基地,不仅是工程难题,更是科技挑战。从无到有,边学边做,当年的勇士们就这样隐姓埋名地完成了一次不可思议的“愚公掏山”。


除山内洞体外,完整的816工程还包括周边多处配套生产与生活区。20世纪80年代,国际局势相对平稳,美苏冷战趋于缓和。1984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正式决定816核工程停建,原生产生活配套区的土地、建筑、职工、居民如何再发展,成了当下现实而急迫的需求。为实现面向新时代需求的产业转型,围绕816工程周边的配套厂区、住宿区开始了新一轮蜕变转型。原816机修厂厂区(含职工生活区)片区改造是其中重要任务。


△机修厂改造前航拍(2018.12)


机修厂原为816核军工洞体配套服务的机械制造厂,于1973年挂牌,1984年停止建设。为避免核辐射对工作人员身体的影响,在建设时特将机修厂及员工生活区域与816核工程分开布局,相距车程约8公里。整个机修厂片区未来将会建设成为集主题教育、休闲旅游、创意设计、生态农业等多样业态于一体的文创小镇。整个816小镇改造和运营由民营资本注入,重庆北仓文创、816小镇开发负责人李传波邀我为小镇设计军工陈列馆(最初命名为博物馆)和其他一些小型配套。面对旧建筑改造活化,已成功开发了北仓文创基地的传波是经验丰富的组织者和思考者。经多次交流,我们明确了一致态度: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力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实现新空间体验。


△主厂房改造前(2018.12)


△主厂房改造前室内(2018.12)


△厂房测绘(部分成果,Lab.C.[architecture] 测绘组,2018.12/2019.05)


816小镇适度远离816工程洞体本身,也许是个合适的隐喻。当年参与工作者的战斗激情,全部挥洒在那青山绿水之中,当走出大山,所有的情绪必须全部收藏于平静之中。即使有与家人见面的时候,对于所从事工作也绝不能提及。距离与控制,是纪律,更是高层级的感情——必须隐匿的感情。


军工陈列馆是816小镇主入口区域的核心内容,由纵横两个方向的数个厂房组成。观察、体验、测绘、讨论……整个设计过程充满着一种特别的兴奋与激情,但这份激情有必要适度抑制,尽力揣摩当年建设者的心境与抱负。设计之前,与业主负责人郑志宏先生已认识好些年,这次亲身参与设计,我们更多了深度交流的机会。老郑自称“核二代”,70年代幼年时便随父母到这个江畔小镇至今。几十年光影如梭,老郑见证了816工程在几近完工时的叫停、转产、困难与机遇。他对816的深厚感情早已融入血液,谈论起工程历史、参与人物、感人故事如数家珍,对周边美食也了如指掌。白涛镇清新的空气、优良的水质和“核二代”的精神让老郑一直保持着年轻活力,这些都成为在思考设计时挥之不去的感受与素材。

△主入口混凝土拱廊通道草图(褚冬竹,2019)


站在场地边缘,远方是连绵不绝的群山。我们希望此地的变化拒绝张扬、恰如其分,脑海中不停浮现着816工程洞体内的混凝土拱洞,以三个基本步骤确立了设计的生成:


第一步 转——改变和延长入口流线走向和序列。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通过隔离、遮挡、引导,将原厂区流线进行转变。参观者不再从原入口进入,而是被引导至更远的厂区内部,再两次转折从混凝土新拱洞通道(设计过程中,这个通道被设计小组称为了“混凝土时光机”)进入陈列馆中心空间,既延长了参观者进入博物馆前的流程时间,将外界生活场景与历史景象一步步串接起来,也结合高差制造了由低到高、穿越洞体的空间体验。

第二步 消——去除被紧紧挤压在中心的厂房外墙和屋顶,仅留结构,拓展全新公共空间。由坡道拱洞出来进入中心公共空间后,狭窄压抑突然变得开敞,面前呈现的是主展馆正立面和两侧的厂房结构。反身回望,巨大的厂房山墙已经消除,透过厂房结构轮廓,眼前只有苍翠青山和悠悠白云。地面上,平静水面将眼前一切镜像复制,与粗糙朴拙的旧厂房并置。水池远端的保留大树成为视觉焦点,平和静谧。树干依然是那个位置,枝叶却常年吐新,继续念想着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第三步 隐——隐蔽是816工程建设的最大特征,无论是工程本身,还是参与的将领、战士、专家,是特殊环境下的特殊工作必然的自我保护。若干年后,当这片神秘之地开放向公众,在原本隔绝世外的环境中涌入大量人群的时候,那份神秘感是否还能依稀感知?是否还需要依稀感知?在关键空间细节中,对于这份隐藏和神秘进行了反复思量,如1号主展馆入口处的门厅,选择球体作为嵌入建筑的转换节点,新植入的混凝土拱插入旧厂房外墙,一个球状空间将参观者路径转折进入,避免原厂房大门进入后的一览无余,形成新的入口视觉和听觉的体验。


△空间关系分析



△空间分解轴测图

△建筑剖面图


△建筑表现图

△混凝土拱道空间示意

△工作模型研究

△混凝土拱道("混凝土时光机") 入口(褚冬竹摄)

△开敞厅中轴线(褚冬竹摄)

△开敞厅内的"混凝土时光机"(实景照片与线框模型融入,褚冬竹摄,邓宇文绘)

△1号展厅(褚冬竹摄)


博物馆、展览馆是“有意建构的,用以向公众展现作品本身无法揭示的东西”²。无论是藏品形式、空间组合,还是动线序列、情景关系,一方面将本身即富有客观性的历史材料和视觉证据统筹起来,另一面,更将策展、导览等主观判断和价值观植入其中,构建态度明确的信息传递方式,最终实现展示的意义。


面对这个试图与过去岁月对话的场所,设计中针对既有物质载体的改造量并不算大,而重点放在了与时间序列相关联的空间重组上,将观者与陈列馆的相遇过程理解为一次园林和时光穿梭机般的游历——不仅是藏品,更是空间和时间。那个混凝土拱道,被我称为“混凝土时光机”的建筑物件,以及那些早已陈旧的砖墙砼柱,正与室内藏品同样富有意义地真实存在着,以纪念半个世纪前那个几近完成,但如今仅剩下空间本身的奇迹。

△816小镇草坪(褚冬竹摄)


[1] 2002年4月,国防科工委下达对816工程的解密令

[2] (英)贝拉·迪克斯著、冯悦译. 被展示的文化:当代“可参观性”的生产.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建设地点:重庆市涪陵区

设计时间:2019年

建成时间:2020年

测绘小组:Lab.C.[architecture] | 褚冬竹、罗丹娜、喻焰、邓宇文、李超、沈方圆、阳蕊、顾明睿、何翰翔、蔡蕊、陈熙、朱维嘉等

建筑设计:Lab.C.[architecture] | 褚冬竹、罗丹娜、邓宇文、喻焰、陈熙、曾昱玮、兰慧琳等

设计合作:李传波

文字:褚冬竹

摄影:Lab.C.[architecture](除注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