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牌相机:见证华蓥山的“三线”辉煌

居民唐女士向广安市博物馆捐赠了一台珠江牌S-201型号单反相机,八成新。相关型号的相机,市博物馆还收藏有十余部。这批珠江牌相机生产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长147厘米,宽105厘米,高97厘米,净重1078克,机身通体黑色,上、下盖及取景器外壳都用黄铜打造而成,机械感强,坚实厚重,个性十足。它们曾是华蓥山“三线”军工企业生产的代表性产品,在20世纪70—90年代名噪一时,成为当时国产中高端单反相机的代表机型之一。


A

军工转产民品 华蓥山珠江牌相机诞生


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于战备需要,一场轰轰烈烈的国防、科技、交通、基本设施建设运动在我国西南、西北广大地区展开,史称“三线建设”。在“三线建设要抓紧,就是同帝国主义抢时间”“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等战斗口号和“靠山、隐蔽、分散”的布局方针指导下,山高林密的华蓥山成为重庆常规兵器基地的辐射配套基地。国家第五机械工业部(以下简称五机部)在川东北一线沿华蓥山麓布置了9个军工企业,以形成光学仪器生产基地,其中就包括华光、明光、金光、永光、兴光、红光6家“光字辈”军工企业。企业建立之初,按照国家下达的计划任务生产各类军用仪器,典型产品如迫击炮瞄准镜、坦克潜望镜、航空瞄准具、高炮指挥仪等。到7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军品任务大幅减少,许多以国家军品订货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企业开始出现生存危机。为解决军工企业生存问题,中央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保军转民,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号召各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找米下锅”,研制生产民品。华蓥山地区生产的珠江牌相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1973年,五机部制订了照相机工业“四五”规划,指出为加快我国照相机工业的发展,力争接近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要认真贯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发挥军用光学工业的生产能力,本着专业相近、工艺相近,在保证军品任务完成的前提下,适当进行调整、增加措施,迅速形成生产力,生产照相机,学习两套本领。同年,五机部在北京召开华蓥山片区照相机生产协作座谈会,会上确定明光厂为照相机的总设计单位和第一底图厂,明光、金光、永光承担总装任务。具体分工是:兴光厂生产毛坯件,华光厂生产光学玻璃和镜头,永光厂生产冲压件、慢门部件、取景器部件,金光厂生产快门部件、自拍部件和全部齿轮,明光厂生产卷片部件、主体部件和类式标准件加工。5月,五机部正式下达《关于印发照相机生产座谈会纪要的通知》,确定由华蓥山地区6个部属光学仪器厂联合研制、生产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产品选型以当时较为成熟的上海照相机厂“海鸥DF”(DF为“单反”二字拼音首字母)为基础,采纳日本尼康F照相机的优点,改进10余处。会议要求,改型相机的试装工作需在1973年内完成,由明光厂负责。

北京会议后,华蓥山各光学厂开始进行相机研制。工程技术人员夜以继日,经过前期测绘、样机设计、零件绘图和制造等技术攻关和试制,1973年12月,明光厂装出了第一部样机,最初定名为“美多”牌照相机。经摄影鉴定,镜头成像清晰,色彩还原性较好,结构可靠,但在品质上属于中档偏低型照相机。

1974年3月,根据五机部、外贸部轻工业进出口公司和广州进出口公司等单位对样机提出的改进意见,华蓥山片区各厂在明光厂召开生产协作会,决定采取七项措施,对10种零件进行重新设计,对25种零件进行更改,使产品性能和外观更趋完美。为争取外贸出口,增加国家外汇收入,避免国外商标重复注册登记,借用经广州口岸出口的珠江相机系列商标而定名为“珠江S-201型”。

为满足相机生产需要,光学厂纷纷成立照相机生产研制小组,组建照相机机械加工车间、装配车间。1975年各厂开始进入试生产阶段,金光、永光两厂于年底试装出样机60部,并完善了图纸资料、工艺、工装,打通了生产线。1976年开始小批量生产,金光、永光、明光三个总装厂当年产出相机166部。为区别相机总装厂,在相机出厂编号前分别以总装厂首字母“J”“Y”“M”加以区分。到1977年,已达到年产1500部的批量生产能力,各项技术工艺和工装设备配套基本完善。

1978年,五机部正式向四川省五机局发出《关于印发珠江S-201型照相机鉴定书的通知》,内容为:四川重庆地区各军用光学厂为积极贯彻中央关于“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试制生产的珠江S-201型照相机和镜头,已于12月中旬组织了鉴定,与会代表认为产品的各项性能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家标准,鉴定合格,可以投入批量生产。

至此,珠江S-201型相机开始得以大批量生产,开启了十年辉煌的全新篇章。


B

珠江S-201行销国内外 获得“一门三杰”的美誉

1978年,五机部正式批准了华蓥山光学厂珠江S-201型相机生产定型,这标志着技术密集、劳动密集、难度大、精度高、结构复杂的单反相机装配技术走向成熟,弥补了四川省照相机行业匮乏的缺憾。此后珠江相机开始行销全国,成为华蓥山地区的拳头产品,同时也是四川兵工局的支柱民品之一。

生产工艺填补技术空白。珠江S-201整机共有746种零件,使用工装1339种,装配出厂需经过机加工、冲压加工、自动车加工、塑料压制、热处理与表面处理、装配等6大工序。精湛的军工工艺和统一协作的分工配套,打造了珠江相机的优良品质,取得了技术上的全新突破。1975年明光厂研制成功的塑料环带分光棱镜,取代了一般的光学磨砂玻璃,提高了照相机的调焦精度和取景效果,填补了我国相机工业上的一项空白,该项目荣获1978年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奖。金光厂研制成功的DF型环带分光微棱三合一“取景屏”,填补了国内中高档相机取景对焦屏空白,1982年荣获国家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三等奖。此外珠江S-201还是国产相机中唯一一款可更换取景器的机型,既可平视取景,又可俯视取景;分辨率达59线以上,大大超过一级品37线的“六五标准”。通过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保障,加上较好的耐用性,珠江相机投入市场后便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产品体系成熟完善。珠江S-201奠定了华蓥山地区开发相机系列产品的基础。从1978年至1985年,永光厂为珠江S-201设计试制了俯视取景器、倒顺接圈、遮光罩、外摄箱、自拍支架等14种20个规格的相机附件,并能提供UV镜及黄、橙、绿、红等七种滤色镜。此外,珠江相机配备了28MM/F2.8广角镜头、50mm/F2标准镜头、105MM/F2.5中焦镜头、135MM/F2.8摄远镜头、300mm/F5.6长焦镜头及80-200mm/F4.5变焦镜头等10余款镜头,满足了标准、广角、中焦、长焦、变焦各种需求,组成了庞大的珠江系列镜头群,使珠江S-201相机产品更趋成套、性能更加完善,成为国内体系最为完善的单反相机之一。

相机产量供不应求。1978年,金光、明光、永光三个总装厂生产的珠江S-201年总产量仅为754部,到1979年数量陡增至6108部。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产量逐年递增,至1985年已达到年产32816部。为提高相机装配生产效率,调整完善工艺流程,职工们牺牲节假日,天天加班加点。1987年,永光仪器厂的珠江相机年产量达到20000部,1988年更是突破了30000部。珠江S-201进入市场后为摄影爱好者所青睐,行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远销香港、日本、新加坡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扩大宣传和影响,开拓市场销路,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各军工企业开始走出山沟、面向社会。工厂开始设置销售科,负责到全国各大中城市进行走访调查,印发宣传资料和广告,批量推销产品,建立相机维修点,实行产品“三包”(包修、包换、包退)制度。经过一系列宣传和售后工作,使得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相机市场相对萧条、日本相机冲击国内市场的背景下,珠江S-201仍能以较高的信誉行销全国,创造了巨大的利润,让一些军品依赖性较强、经营效益较差的“三线”企业开始扭亏为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铸就传奇获誉无数。从1980年开始,珠江S-201相机连续五年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其中,1980年和1984年两度在全国照相机机械产品质量评比中获得第一名,为国内其他知名品牌相机所不及。珠江S-201所配备的镜头也畅销全国,华光仪器厂生产的35mm/F2.3广角镜头连年获兵器工业部、四川省、国家经委优质产品奖,并且成为我国第一种对外出口的相机交换镜头。1982年,珠江S-201相机荣获兵器工业部优质产品奖,其35mm/F2.3广角镜头获兵器工业部相机镜头评比第一名,135MM/F2.8摄远镜头获相机镜头评比第二名。一部相机在一年内斩获三项大奖,珠江“一门三杰”的美誉从此不胫而走。此外,珠江S-201相机还作为四川省的代表产品参加了广州秋交会、北京建国30周年工业展览会、香港“四川省出口商品展览会”等盛会。据不完全统计,珠江S-201在1978年到1987年十年间所获相关荣誉近20项。它的成熟,也标志着国产单反相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


C

引进技术受限 错失最佳发展机遇

为进一步研制新型照相机,光学厂在扩大珠江S-201生产线的同时,纷纷开始试制珠江牌系列相机,先后试制出珠江S-203、珠江S-204、珠江S-205和珠江S-207等系列产品。其中,珠江S-207内测光相机是国家在探索生产新型高端照相机、追赶国际技术潮流发展的一次大胆尝试。

1983年,兵器工业部决定华蓥山光学厂(明光、华光、金光、兴光,后增加永光)从日本旭光学工业株式会社引进潘太克斯K1000型135照相机全套软件和进口关键设备,以改造国内现有珠江S-201相机的生产线。引进国产化后命名为珠江S-207型内测光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明光和金光厂为相机总装厂,其他各厂为配套生产厂。


珠江S-201属于纯机械相机,需要手动测光,加上机身全金属制造比较沉重,已逐渐显现出一些弊端。而引进的潘太克斯K1000型135照相机带内测曝光系统,采用中心平均重点测光方式,在技术和性能上较S-201型相机更进一步。这次引进是以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名义与日方商谈,同时这也是日本照相机厂商首次向中国出口照相机生产设备。1984年引进工程谈判结束,1984年到1985年,华蓥光学厂开始组织厂长考察团和技术考察团分期分批赴日本进行考察、实习和研修。1985年10月,日方关键设备进厂调试,年底安装工作就绪,日本工作人员先后三四十人次赴华蓥山光学厂解决相关技术问题。1986年6月,东京株式会社和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兵器工业部五局、四川兵器工业管理局以及华蓥山各光学厂等单位代表60余人,在金光仪器厂举行了“PENTAX K1000”照相机引进生产线验收签字仪式,标志着引进项目的圆满完成。

引进K1000项目,对华蓥地区相机制造具有重要意义。引进定型后的珠江S-207相机虽仍为机械式,但重量更轻,质量更好,可靠性更高。通过这次引进项目,国内技术人员在设计水平、技术加工能力以及对整个相机的认识上都得到大幅提升。按照当时的引进计划,国产化的珠江S-207相机1985年出成品,1986年投放市场,1989年-1990年达到设计年产量,建成K1000相机生产线,使华蓥山地区相机生产出现崭新的局面。

但是,当时引进项目也受到了多方面条件的限制。首先,在制造技术和手段上只作了部分引进,机身559种零件只引进了32种,其余527种专用零件分别由日方指导明光、金光两厂承担制作。其次,引进K1000项目耗资巨大,据明光厂统计,引进总费用高达17.761亿日元,以当时每1元人民币兑换88.4日元汇率,折合人民币2009.257万元,华蓥山各厂在引进K1000相机费用比例为:华光厂36.99%,兴光厂31.08%,金光厂16.77%,明光厂10.26%,永光厂5%。再者,由于中日双方在生产条件、技术标准、工艺习惯、语言交流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在实际交接过程中困难重重,技术人员曾列出了图纸、资料、工装等多达300余项问题。最后,由于当时国内生产力水平较低,对国际相机形势发展认识不足,并未意识到日本相机正处于一个更新升级的转型阶段,日本国内各大相机生产制造商竞争激烈,当时潘太克斯急于处理这批旧的技术和设备。诸多因素,导致珠江S-207未能如期投放市场,而这时珠江相机已失去了最好的发展机遇。


D

渐失竞争力 珠江相机淡出国人视线

珠江S-207相机投放市场后,凭借着更进一步的优势得到了市场青睐,大有再创佳绩之势。但好景不长,随着国外相机逐步完成更新换代,更为先进的优先级(快门优先或光圈优先)单反相机逐渐普及,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脚步进入到国内市场。相机行业从材料供应、工装设备到技术工艺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例如珠江S-207生产环节中的重要进口材料测光表头就逐渐失去了供货来源。国产相机发展形势已全面落伍,市场份额逐步被国外相机尤其是日本相机蚕食,许多生产企业开始出现亏损,就此走向衰落。

此外,商标风波也给了“珠江”沉重一击。1983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正式实施。华蓥山光学厂借用广州“珠江”商标,是缘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安排,80年代中期珠江相机的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其实与广州“珠江”并无瓜葛。但华蓥山光学厂信息闭塞,采取惯性思维,毫无竞争和商标意识,错失了为“珠江”申请注册登记的良机。1987年,广州照相机厂重新申请“珠江”牌照相机商标成功,令华蓥山光学厂如梦初醒,措手不及。华蓥山人痛失十余年辛苦创业、铸就的“珠江”品牌,而被迫改用“明佳”“华西”等商标,但名声大不如前。虽然后期又有明光仪器厂(时已搬至重庆,改名为明佳光电仪器厂)以高价从广州相机厂拍得“珠江”品牌的插曲,但大势已去。

最后,“三线”企业调迁使华蓥山各光学厂失去了联手生产相机的可能。从80年代后期开始,国家开始对“三线”建设企业进行大规模调整搬迁,华蓥山各光学厂相继被列入调整名单,迎来了“返城”高峰。搬迁之后,各企业经历了“关、停、并、转”的改革,彻底改变了过去山沟里的生产和管理模式,从此各“光字辈”企业之间的凝聚力、约束力骤然下降,各自为政,失去了联手生产相机的可能。至此,华蓥山地区的相机生产逐渐成为一段历史。

珠江相机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诞生,创造出了辉煌业绩,却又迅速消逝于历史长河,这其中,国家宏观决策的调整、市场竞争规则的变化、行业的更新以及企业个体观念的局限等因素导致了“珠江”的昙花一现。难能可贵的是,身居西南深山的“三线”职工们,在风华正茂的年代来到偏僻山沟,一心为国,埋头苦干,“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的心血汗水和无私奉献才是凝聚在每一台珠江相机背后最动人的记忆。

段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