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建著《代号二三四八》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


人们常说计划经济、双轨制经济和市场经济,殊不知中国还搞过一段以三线建设为标志的战备经济。

新中国建国后,如何在内部基础薄弱、外部列强封锁的情况下发展发展经济?几代人勒紧裤带,顽强地建立了世界唯一全门类工业体系,改革开放正是在这一基础上腾飞。对此,王老建以最早由三线企业军品转民品、并成为湖北省利税大户的蒲圻纺织总厂的兴衰历程,写作成《代号二三四八》一书,进行了独特的案例解读。

这本以三线建设时期工程代号为书名的著作从1969 年的“珍宝岛战役”写起。那时我们国家穷,连军服面料都统一不了,中央军委和国务院决定建一个“三元混纺布”(又称DACRON或的确良)生产基地,军人以其强悍的执行力一举建成为全国最大的化纤纺织联合企业。各路人马怎么来的、怎样用 19个月时间建成投产,改革开放后如何转产、如何对优质产品溢价销售、当年怎样赚钱以及赚了多少钱……书中用若干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予以展现。国家变革经济竞争,在外资进入和乡镇企业崛起之际,国有企业的装备和研发如何失去优势,从什么时候、因什么原因工厂开始亏损,以及在顽强扭亏又屡屡前功尽弃的过程中,多少美妙的青春芳华凋谢、多少高傲的自尊颓败无奈、乃至当“全省最大的破产国企”帽子戴来时,职工们是怎样心有不甘和顿足捶胸,对这一切,作者如歌如泣娓娓道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国防形势异常严峻时中国搞过一段时期的三线建设;中国由计划经济成功转轨到如今的市场经济,中间有一段“双轨制”过渡期,蒲纺是这几种经济形态的全程参与者。战备经济是通过计划手段实施的,而“双轨制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摇篮,作者剖析了一个大型国企在这两个特殊阶段经营过程,其成功和失败都变成为典型案例,一部三线建设演化史和国有企业经济史跃然纸上。

本书作者王老建是三线子弟,亦是成功的企业家,他长期研究经济,以蒲纺为例述说战备经济与计划经济之后,目前正用有过东山再起经历的巨人集团等数家企业案例,续写双轨制与市场经济时期大浪淘沙的中国经济演变史,引起社会关注。

《代号二三四八》已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原国家计委三线办主任王春才、原全军三线办主任温尧忱联袂为之作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副会长、当代中国研究所专家陈东林认为此书“内容翔实,资料丰富,有很好的保存三线文献”的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贺海仁评价此书“小题材大历史、小触角大视野”。

作者简介:王老建,本名王建,1960年3月出生于辽宁大连。

少年时随父母来到三线建设工厂,1982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返回《代号二三四八》一书所述企业工作10年,1992年南下广东在多家知名企业出任高管,现任广州某投资公司执行董事。

业余笔耕,早年参加过《诗刊》社“青春诗会”(1985届),以王建渐笔名或本名出版过诗集《渺渺星空》(长江文艺出版社1988)与长篇小说《公司秘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后潜行研究经济与商帮商史,出版商战纪实《谁为晚餐买单》(广州出版社2000)和《若水方圆史玉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王老建著《代号二三四八》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有意购买此书者可手动邀加“wode2348”微信号或扫描下列二维码进微店,内部六折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