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才:书写后锦江厂时代的新华章

——画册《锦瑟华年》序

(2016年6月3日,王春才陪同大三线摄制组到锦江厂旧址采访。宋明清摄)

2021年7月10日,这天上午,锦江厂退管站的陆仲晖站长在和我通电话的时候,说他们和国内及四川省几位知名的摄影家与作家合作,以《锦瑟华年》为名计划出版一本画册。随后,陆站长把他们拍摄的照片通过微信发给我看,同时谈了他们出版这本画册的主题表达和创作思路,还一再的希望我能够为画册撰写一篇文章。

(2020年12月9日,锦江厂旧址生活区一、二村航拍。吕仕友摄)

我反复看了陆站长他们将要出版的这本画册初稿,这是以近几年拍摄的锦江厂旧址照片为内容的一个画册。陆站长说,他们最初的本意是想通过政府部门或社会能力,把锦江厂这个旧址予以很好的保护利用起来。可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个设想一时难以操作和实现。 所以,他们就有了先用拍摄照片配以少量文字的办法,把旧址有一个系统的资料保存和另辟渠道的宣传推介。用陆站长的原话来说,就是要引导人们发现锦江厂的美。我补充一句:还要引导人们发现锦江厂的价值。

(2020年12月9日,锦江厂旧址生活区一村航拍。吕仕友摄)

锦江油泵油嘴厂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国家在成都地区投资的一个三线建设项目。当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曾多次去过这个工厂。这个工厂是西南地区最大,全国行业前三名,以生产高压喷油泵和三对精密偶件的一个专业化工厂,号称是为柴油发动机生产心脏的企业。这个工厂的产值和固定资产都上亿元,上缴利税上千万元。多种主导产品曾获得国优、部优和省优称号,工厂还是国家大型企业和部省市重点骨干企业。他们为地方的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和人才培训等,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20年12月11日,锦江厂旧址厂区、生活区航拍。吕仕友摄)

由于多种客观上的原因,锦江厂已经破产重组了,但是这个企业的历史功绩不能抹杀。她的经验教训值得重视和总结,特别是她的精神更是需要我们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必须去继承和发扬的。我还要强调的一点,锦江厂的精神,更主要是我从今天锦江厂人身上看到的他们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顽强不认输,默默负重前行的精神。就是我们经常在讲,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三线精神最生动的一种体现。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喜欢和锦江厂人交朋友的原因,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朝气看到了正气。

(2021年3月13日,锦江厂旧址厂区、生活区航拍。吕仕友摄)

多年来,我和陆站长、倪同正、王连彦、周文龙、王岩平等许多锦江厂人都成为了好朋友。陆站长、倪同正和我还一起参与了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三线风云》丛书编辑出版、《大三线》纪录片拍摄等许多工作。锦江厂人组织出版的《锦江岁月》丛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起到了带头作用。从我为第一本《锦江岁月》撰写序言算起,和陆站长、倪同正我们已经合作有16年多时间了,真是光阴似箭,岁月不饶人啊。

(2020年12月9日,锦江厂旧址厂区机修车间钣金工房大门。吕仕友摄)

陆站长这次又邀请我和陈东林副会长,担任这本画册的高级顾问。这是锦江厂人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给我们的一种荣誉,我感到十分的荣幸,也是对我工作上的一种鞭策。我一直认为,在与锦江厂人接触的过程,也是一个向锦江厂人学习的过程。这十多年来,陆站长、倪同正、王连彦他们,一直不计得失,不遗余力的从事着锦江厂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反复的发动锦江厂人撰写回忆录,不断的争取锦江厂旧址的保护利用。他们还积极的参加全国性的三线建设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工作,这些都非常的值得敬佩值得我学习。

(2020年12月9日,锦江厂旧址厂区供运处化工仓库。吕仕友摄)

陆站长一再说他总想为锦江厂做一点什么?这个想法很好很实在,我非常赞同和支持他的这个想法。祝愿他的想法得以实现,祝愿《锦瑟华年》画册早日出版发行。如果这本画册的出版发行,能够引起政府部门或是投资人的重视和兴趣,尽快的把锦江厂旧址的保护利用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对于锦江厂以及正在筹备中的四川省三线建设研究会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好事情。《锦瑟华年》画册的编辑出版,就是我们四川省三线建设研究会在筹备期间的一大成果。

(2020年12月9日,锦江厂旧址厂区冷冻机房。吕仕友摄)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1月在上海杨浦区滨江考察时,对如何保护利用工业遗产的相关问题,曾作出了重要指示。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于2020年6月联合出台了《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再次说明从中央到地方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已经有了高度的重视和系统科学的考虑。

(2021年2月20日,锦江厂旧址生活区一村托儿所。吕仕友摄)

我请陆站长相信,锦江厂旧址和彭州其他三线企业旧址得到保护利用的时机一定会早日到来。《锦瑟华年》画册的早日发行,就是这些美好愿望新篇章中,书写出的第一篇激情华章。

(2020年12月11日,锦江厂旧址厂区机修车间试制车间中央大道。吕仕友摄)

2021年7月11日

作者简介:

王春才,男,1935年生于苏州,江苏建湖人,1954年在扬州加入中共产党,建筑高级工程师,原国务院三线办规划二局局长,国家计委三线办主任,原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副会长现高级顾问,四川省三线建设研究会筹备组总顾问,四川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大三线报告文学丛书》主编,中央电视台大型文献历史纪录片《大三线》总顾问。主要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元帅的最后岁月—彭德怀在三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巴山蜀水“三线”情》等。

(2013年9月27日,王春才在彭州桂香苑农家乐。宋明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