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楼:饮今朝三线老酒,忆往昔峥嵘岁月

今天对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晚上特地嘱咐老伴多做了两个菜。拿出那瓶在角落里停留了有些年月的“三线人”白酒,它布满了灰尘,印着“工农兵”形象的牛皮纸的外包装也早已变了形,显得破旧不堪。让人想起了那个战天斗地的年代,酒瓶外还包着一层砂纸,上面也因潮湿布满了霉菌。褪去包装,简单、普通的酒瓶却还算晶莹,酒有些发黄、却也清澈。

扭开瓶盖,馥郁芬芳便扑鼻而来。酒香犹在,记忆犹在,而岁月不再。不由想起当年,借酒解乏是一天忙碌后最为幸福的时刻,不能自已地自斟自饮起来。

轻啜一口,没有了当年饮烧酒的甘洌清爽,却多了一分芳香绵甜,尾净余长。那是50年前的今天,1971年的春节前夕,当时的大队书记马远福找到我,让我组织队里其他青壮劳力到离县城20公里外的雾山参加土石方和堡坎施工,参与一项代号6569的工程三线建设工程。当然这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只知道是去干活,一级一级分派任务,而对于整个工程是做什么的没有什么概念。就这样我们被以部队番号进行编制,我们大队被编为九连,我任副连长,正式开始了工程建设。没有挖掘机、装载机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撬土、上土、背土、倒土年轻的三线战士们用最原始的方法从事土石方工作。条件虽苦,任务虽重,但只要一想到我们是三线建设的战士,从事的事业是前所未有的,国家的宏伟战略需要我们去一点点实现,心中就无时无刻不燃烧着激情。青春的热血在胸中涌动,产生出无穷无尽的力量。

再多饮了两口,心中便生出了几分忧伤和哀思,想起了当年因为劳累过度,诱发胆囊炎而永远离开我们的战友龙瑞清,他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25岁的芳华。不由忆起了与他相处的难忘岁月,他比我年少,阅历也较少,平日也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就这么默默的在平凡的劳动中日复一日的付出着。有着对三线建设的无悔和执着,有着对生活的向往,有着对未来的憧憬,用生命报效国家,成了我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眼中的灯影开始模糊起来,隐隐泛起了闪光。

一杯下肚,身体慢慢暖了起来,思绪也开始翻腾。仿佛眼前又出现了那个沸腾的建设场景。战斗的号角声,机器的轰鸣声,金属的撞击声,火药味、沥青味、沙土味一起夹杂在潮涌的人流中,如火如荼。

50年过去了,我也由当年的壮实青年变成了年过古稀、老态龙钟的白发老人。内心深处的那首开拓者之歌何尝不似这瓶尘封的老酒,只需拂去表面的尘土,便是晶莹剔透如宝玉、醇厚悠长如幽兰,余音余味久久不肯散去。

我望向窗外摩挲的树影,恍若隔世,不知所言。

记于二零二一年一月三十日夜

作者简介:周成楼,1942年11月生,四川大邑人,1961年毕业于灌县水利学校,1962年因家庭困难辞职回家务农,其间担任过大队会计。1971年秋至1973年春参加大邑6569光电所的三线建设,担任民工连长。回乡后担任生产队长10年,1983年进西藏从事工程管理至2003年,之后赋闲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