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三线”工业基本概况初步调查

 

1964年到1980年,在中国中西部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史称”三线建设”[1]。“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规模极大的工业迁移过程,“三线建设”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52亿元,高峰时投入人力400多万,共安排建设项目1100个。为我国西部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一、青海三线工业概况

 

青海省的“三线建设”始于1964年,根据国家统一安排,青海的“三线建设”采用沿海老厂迁建、援建、包建、改建和扩建等五种形式。

 

青海省“三线建设”的整个企业内迁入青工作从1964年9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979年,历时16个年头,主要是在1966-1975年进行,1966-1972年形成高潮,迁入青海的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宁市、大通县、乐都县三个地区,如图1所示,基本以机械、冶金、军工电子、基础化工为主[3]。

 

图 1   青海省三线企业分布示意图  (自绘 2017)

 

1965年3月开始,先后从上海、山东、黑龙江等地迁建了以生产铣床和重型车床为主的机床制造企业,从河南、辽宁、天津等省市迁来了以生产大型拖拉机、内燃机为主的拖拉机、内燃机制造企业,从上海、江苏、河南、北京等地迁来了一批电机、电器制造、轴承、标准件制造工业企业。1965年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济南第一机床厂迁来青海,包建青海第一机床厂和第二机床厂,当年就投入了生产。同年,第八机械工业部决定在西宁地区新建大型拖拉机制造基地,将上海第二汽车齿轮厂全部设备、人员迁至西宁,之后随着天津拖拉机厂,南昌齿轮厂等部分力量迁来青海,共同组建成青海齿轮厂。鞍山红旗拖拉机厂内迁青海,包建青海拖拉机厂;天津动力机厂内迁青海,包建青海柴油机厂;洛阳拖拉机厂内迁青海,包建青海锻造厂、青海铸造厂、青海工具厂;洛阳轴承厂迁来青海,建设青海海山轴承厂;北京微电机厂、天津微电机厂迁来西宁,建立青海微电机厂;从上海力生机器厂内迁部分人员和设备充实了青海通用机械厂。从洛阳、天津内迁一批工人充实建成青海农牧机械厂[4]。

青海光明化工厂、青海黎明化工厂、青海重型机床厂属于国防工业企业,青海光明化工厂和青海黎明化工厂与建设在金银滩草原上的221厂同属“两弹一星”功勋企业,属于“冷战”时期的工业产业。此外,在“三线建设”中青海的国防工业还先后建立了水中兵器、常规兵器、军用电子产品等6个军工企业,未在表2中列出。

 

二、青海大通县三线工业情况

大通县位于西宁市北部,县城距西宁市城区30公里,由于天然的地形优势,是三线军工企业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从县城以南的毛家寨至县城城区以及城东的下吉洼村,分布着704厂、第一和第二水泥厂、桥头电厂、青海铝厂、706厂、701研究所、大通煤矿、705厂等多个三线企业。

 

图2  原704厂(青海黎明化工厂)(自摄 2017)

 

       青海黎明化工厂(704厂)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处置意见是军品限产,目前其军工产品还有一个车间在生产航天燃料,供应航天应用。进入21世纪后,企业被湖北宜化购并。

 

图3 原第二水泥厂(自摄 2017)

 

图4 原706厂(青海重型机床厂)(自摄 2017)

 

图5  原701(黎明化工研究院)(自摄 2017)

 

黎明化工研究院于上世纪80年代末迁至洛阳,其原址成为青海省重工业职业技工学校,位于大通县城区西北部。

 

图6 原705厂(青海光明化工厂)(自摄 2017)

 

青海光明化工厂(705厂)是最令人唏嘘的一家企业,1964年建厂,是我们国家装备水平最高的两家重水企业之一(另一家火炬厂位于重庆泸州),辉煌时期曾是全国花园式工厂,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其生产的201重水产品是国家级金奖产品,是青海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与地方政府合作实行军转民,因缺乏市场经济经验而失败。后经1996年和2000年两次破产重组,当前企业已面目全非,满目疮痍,前途未卜。最令人痛心的是尚有200多户原厂职工滞留在原厂生活区,生活困顿,没有得到妥善安置。

 

三、小结

当年的三线建设虽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和军事备战导向,但从本质上改变了青海省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一三三产业的比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青海省从一个农业为主导的经济迅速转化为一个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大通县就是因为有三线企业的基础,使其成为青海省的工业强县。同时,三线建设也由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建设者及其家属,而大多数建设者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技术、管理人员,从而改变了青海省的社会结构和人口结构、人才结构,当前青海省内多数支柱企业的肯于力量仍是这些三线企业培养出来的人员和三线后代,使青海省至今受益。更重要是在短时间内向全社会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这个地区的社会文化结构,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为发展现代经济奠定了基础。

 

现在,这些三线企业大部分成为了工业遗产,但其直接或间接的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对青海“三线”、“冷战”工业产业的遗产现状进行调查,并不断分享给我们的公众社群成员。

 

注释:

[1]资料来源:三线建设:离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6年第06期 作者:陈东林

[2]资料来源:新浪博客:消逝的三线企业,重情的青铸职工。650多位原青海铸造厂职工,从四面八方赴洛阳风雨聚

[3]资料来源:左琰,朱晓明,杨来申著《西部地区再开发与“三线”工业遗产再生—青海大通模式的探索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17年3月第一版

[4]资料来源:王娟;青海省“三线”建设述评[D].西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