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札记
余皓
武陵山下的乌江
车子到达涪陵时已近黄昏,一条泛着波光的大河跳进眼帘,绿色的河水缓缓流动,以均匀平稳的速度穿过蜿蜒曲折的河道流向前方。沅江,我本能地在心里喊了一声,定了一下神,忽觉不对,这是涪陵,应该是乌江,我吃惯的涪陵榨菜是乌江牌的,只是这乌江怎么和沅江长得如此相似,我有些迷惑。
车子似乎知道我的迷惑,“吱”地一声停下了,我吁了一口气,以为结束了长途旅行,可以去看看乌江的模样,却被告知只做短暂停留,今晚住的地方是离城三十公里的建峰宾馆。我觉得纳闷,这次会议的地点是重庆涪陵,怎么不住涪陵,住在离城那么远的宾馆,这家偏僻的宾馆能承担大型会议吗?
暮色降临,乌江在夜色中隐藏了身影,隐约听得见她的喘息,车子在江边盘旋,折入山里,几经峰回路转,终于在一栋五六层高的大楼前停下,大楼上闪烁着四个大字:建峰宾馆。宾馆里灯火辉煌,年青的服务员热情地递上房卡,房卡上写着:辅楼2xx。接过房卡,一种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这房子分主楼和辅楼,是我见惯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央企建筑,这建峰宾馆有年头了,现在居然还在使用。放下行李,打开灯,我发现桌上立着一张卡,卡上写着欢迎xx,天啦,精准到每个来宾,会务工作如此细致,精确到小数点后的几位数,这是标准的央企作风,我到了什么地方?我好奇地拉开窗帘,发现窗户对着院子,院子里停满了小车,站满了穿白衬衫寒暄的人,热闹的气氛顺着窗户飘进来,消融了我的疑惑,这里透着央企的大气端庄,完全办得下这次会议。
夜色深沉,经过舟车劳顿的我眼皮沉沉,迅速进入梦乡,再次醒来时已是黎明时分,晨曦透过窗帘打过来,我在迷蒙中睁开眼睛,想起昨夜的乌江,这里可以见到她吗?我迅速地爬起来,朝门外走去。走出大门,忽觉眼前一亮,道路两侧立着一溜的红色标语杆,它们伸出来对我夹道欢迎,我仔细一看,上面写着: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学者、三线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三线建设60周年学术研讨会。好热闹的会场,主办方真是用心,我感慨地穿过街道,想找一条去江边的道路,找来找去发现山中只有一条大道,这条大道顺着山势蜿蜒向前。这条路怎么这样熟悉,我不由自主地沿着大道往前走,天光渐渐变亮,我突然看见远处一条绵延起伏的山脉,它们呈黛蓝色,寂静蔓延,山脚下一条河水在蜿蜒流淌,“巍巍武陵翩翩起舞,悠悠沅江放声歌唱”我脱口而出,这是我小时候写作文时老师教的开头,咦,这句话怎么自动从我脑海里跳出,我低头想了想,这句话太应景了,小时候学会了这个开头,不知如何往下铺开,捉着笔抓耳搔头反反复复写这几个字,这几个字就刻进了脑海,现在是用的时候了,它就自动跳出来了,它跳对了吗?这山是武陵山吗?我仔细看了看,觉得和我小时候看惯的山长得太像,为了印证,我百度了一下,果然是武陵山,只是山下的江是乌江,我终于明白乌江为什么和沅江长得相似了,原来它们都在武陵山下流淌。兜兜转转半辈子,居然又回到武陵山的怀抱,这是命运的安排吗?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远处黛蓝色的群山变成了及翠叠蓝的幻影。
816地下核工程
上午8点,会议开幕,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共同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816工程遗址国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仪式结束后一起参观816工程。816工程入口很小,一个不起眼的洞口开在山脚下,我们坐上游览车,在导游的带领下进洞。洞很深,入洞道路很窄,车子在弯弯曲曲的路上行走,导游边走边介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际风云变幻,党中央做出建设我国第一个地下原子反应堆和放射性化学后处理厂联合企业(即816、818联合建厂)的决定,经过长达两年,历经甘肃、陕西、宁夏、四川、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广西等省47个地区,勘察90多个厂址,提出17个方案,最终选中了位于乌江流域的白涛小镇。1966年9月,经毛泽东主席同意,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批准建设,工程代号816。816根据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进洞”的原则,将最为重要的放射性较强的、核心部分的、遭到破坏后不易短期修复从而影响最终产品,以及投资大的33个厂房进洞。洞体设计面向乌江,背靠武陵山。由于这项工程被列为绝密级军事机密,白涛小镇即时从地图上消失。中央军委直属工程兵54师(部队番号8342)承担施工任务,数万名官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掏空了大山,硬生生挖出一个世界最大人工洞体。导游的声音在黑暗的洞里延伸,车子左转右转,终于停下,我们下车,穿过幽暗的隧道,隧道的墙壁影影约约有陈旧的红字,仔细一看,是熟悉的标语: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转过隧道,爬上楼梯,楼梯的墙壁上又出现一个眼熟的标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些熟悉的标语让勾起我童年的记忆,我仿佛穿过时光隧道回到童年,我踩着童年的脚印来到一个洞口,顿觉豁然开朗,一个高大的洞呈现眼前,我觉得钻进了葫芦里,走过细小的洞口,穿过窄窄的脖子,最后到达大大的肚子。导游介绍,816工程进洞厂房进山深度300-400米,覆盖厚度一般为100米-200米,核心部分均在150米以上,按照百万吨级氢弹离地面500米,工程离爆炸投影点距离1公里,原子冲击波为99公斤/平方厘米进行设计。进洞厂房总厂达2000米,还包括上百条支洞、岔洞、管沟、竖井、斜井等,总长达16000米。可以说洞挨洞,洞连洞,纵横交错,上下重叠。进洞厂房跨度一般12-15米,高15米-20米。101厂房是816工程最大的洞室,是核反应堆的主厂房,拱脚跨度31.2米,至拱顶高69米。这个洞室决定816工程能否上马。816工程按照404复刻,404核反应堆的厂房高达70多米,宽度48米,布置在洞内,必须打高80米、宽52米的洞室。当时的施工技术难以实现,设计人员开动脑子,敢想敢干,精心计算,科学论证,改进了工艺布置,将主厂房宽度缩小为24米,洞室跨度就可缩减为28米,达到洞体开挖的技术条件,解决了这个难题。1978年,洞体工程设计和建设获国家科学大会集体奖。
听完导游讲解,我在洞里转了一圈,浏览816的介绍:816工程实际总投资7.4亿,土建完成85%,安装完成65%,从1967年初打探洞体开始,到1973年底洞体完工,共用了7年时间,洞体挖出的土石方计151万平方米,如果将岩石摆成一立方米的墙,长度达1500多公里,可以从重庆铺到北京。我抚摸着洞壁,洞壁冰冷坚硬,我在武陵山下的一座军工厂长大,看见过开洞采石,武陵山的石头是硬质石灰岩,只能用风钻机打孔,风钻机一响,灰尘漫天飞扬,采石现场只见灰尘不见人,打这样大一个洞,承担施工任务的官兵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那个年代只有简陋的工具:锹、镐、风钻、炸药,他们是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血肉之躯在大山中开掘"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啊。乌江岸边816洞体对岸不远处,有一座"一碗水"烈士陵园,静静矗立着76块墓碑,墓碑主人的平均年龄只有21岁,他们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他们奋战过的土地……
走向建峰
离开816地下核工程返回建峰宾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绵延的武陵山啊,在那个备战备荒的岁月里,你的脚下布置了多少军工厂呢,我们那座军工厂己经湮灭在武陵山下了,没想到这里还保留着原样,洞依旧,人依旧吗?一个时代戛然而止,那些被时代浪潮冲刷而来的人呢?部队可以开拔,那些给816配套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呢,他们远走他乡,消失在历史的烟云里了吗?我在午餐时把这个问题抛给会议接待方,建峰集团的陈总经理,他默默地带我走出建峰宾馆,来到816文化广场。
中午的阳光灿烂地洒在广场上,一条文化墙顺着下坡缓缓流下,像一条长河叙述着他们的故事:1966到1984代号816,属核工业部,1984到2001,工程停建,自主创业,他们种蘑菇、养蚯蚓、打铁钉、做面包……想尽一切办法寻找方向,他们的党委书记勇敢地站出来,大声地喊出:不救活816死不瞑目。1993年,建成投产重庆唯一的大化肥项目,成为核工业系统军转民的旗帜,他们取名:建峰。2001年,建峰移交重庆市,河流进港口,一条船儿乘风破浪,奔向远方。我站在文化广场,五月的阳光热辣地扎在身上,这种热辣溶解了我的疑惑,这种疑惑来自三线二代的固定思维,我认为那个特定历史年代产生的工厂都离开了大山,没想到时代车轮飞速转动,这里依然以旧时光的另一种方式延续,六十年的时代遗痕在这个广场上充分展示:六十年代的石头屋,七十年代的红砖房,二千年代的电梯房,它们并肩而立见证着从816到建峰的历史。这段历史充满奋斗充满艰辛充满血泪,它是三线历史的代表:当国际风云变幻,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一群社会精英挺身而出,远离故土来到穷乡僻壤,用青春用生命构筑安全防线,当威胁消除,他们的使命完成,如何紧跟时代,成为和平年代的先锋,816用尽全力转变成建峰做了最好的诠释。因为他们的成功转型,816地下核工程得以保存,这个挖到一大半因核威慑风云消散而停工的洞成了箭在弦上的纪念。备战的目的是为了止战,毛主席说:你准备好了,敌人就不来了,你没准备,敌人就来了。一个甲子过去,我们来到在这里纪念六十年前的三线决策,国际风云再度变幻,主席的话犹在耳边回响:备战备荒为人民。
夕阳西下,我们在建峰宾馆边溜达。建峰宾馆是典型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央企主流建筑,钢筋水泥混凝土主体结构,边上配着附楼,体现着央企的集体意识。我们顺着大道走,发现很多八十年代的大楼,它们散发的熟悉味道让我情不自禁地走近。走着走着,我发现一座电影院,白色的宽银幕,阶梯排列的红色座椅,似曾相识的场情让我霎时穿越到少年时光,我坐在空荡荡的影院欣赏电影,环顾四周,不见当年熙熙攘攘的画面,我的少年伙伴们呢?物是而昨非了。我正在叹息,同行的朋友喊我,快走,去操场看拔河比赛。我赶到操场,发现这里热闹非凡,拉着横幅,举着红旗,铺着赛道,赛道前是穿着工装候场职工,看台上是热情洋溢的观众,原来人都上这来了。我兴致勃勃地坐在看台上观看拔河比赛。粗粗的麻绳,整齐的工装,“嘘”一声哨响,“加油加油”的喊声此起彼伏。这扑面而来的热情让我心潮澎湃,仿佛回到了大家庭时代。快走,夕阳下山了,我们要去816小镇看星星。同行的朋友催促。816小镇在另外一座山上,它原来是816的配套机械加工车间,816停产后,改为博物馆住宿一体化小镇,听说那里夜晚的星光很迷人。我们赶到小镇,天已漆黑,小镇散布着零零落落的灯光,我们借着微弱的灯光走到一片草坪上,816三个阿拉伯数字在草坪尽头闪着微光。我在草坪上坐下来,山脚下点点人间灯火,头顶上闪闪星光,我闭上眼睛,仿佛回到了童年,我躺在大山里的竹床上仰望满天星光。圆圆的月亮慢慢从山里爬上来,我们坐在月光下畅谈人生,时光通道悄悄打开,一切似乎回到从前。
我们踏着月光返回,当夜色中灯火辉煌的建峰宾馆再次映入眼帘,不禁想起初遇它的惶惑,我在命运的冥冥指引下走向建峰,重拾童年的记忆,这是上天给我的馈赠。这个遗落在时光深处的三线工厂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它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在大时代的浪潮里奋勇向前,它用存在告诉我:看不到方向,就自己成为方向,看不到光明,就自己成为光明。
作者简介:余皓笔名湘女,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出生在湘江河畔的长沙城,生长于湘西沅陵大山深处一个备战备荒年代兴建的军工厂,生活在洞庭湖畔的岳阳城。作品散见于《湖南日报》《湖南工人报》《株洲日报》《长沙晚报》《广州文艺》《吐鲁番》等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