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会长在三线建设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会议总结




2024年5月23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共同举办的“三线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三线建设60周年学术研讨会”,经过两天的交流研讨和实地考察,已经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取得了预期成果。现在受会议主办方委托,由我做一个简要的学术总结。

应会议主办单位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史学会会长朱佳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原董事长王寿君,中共涪陵区委书记王志杰、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文明办主任赵德明,中共涪陵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辉等领导和嘉宾莅临会议并致辞。

在开幕式上,佳木院长发表主旨讲话强调,三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为它书写了砥砺前行的篇章,另一方面也树立了振兴民族的丰碑。他指出,三线建设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虽然学界对三线建设的评价产生了不同看法,但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回到历史现场客观看待三线建设。三线建设的过程也是可歌可泣的。当年参加三线建设的广大职工,可以说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锻造出伟大的三线建设精神。他还认为,三线建设的成就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三线建设不仅完善了新中国的工业布局,也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式现代化的突飞猛进奠定了坚实而雄厚的物质基础。他建议,研究者要不断深入研究和大力宣传三线建设史,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新中国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看待、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

中国核学会王寿君理事长指出,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核工业是三线建设的重要参与方和贡献者。816工程是我国核工业国防建设的缩影,也是三线建设不可抹去的记忆。在18年的建设期间,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舍家别亲、隐姓埋名,在荒漠的山沟铸造国之重器,奉献了青春,甚至生命。虽然后来816工程因国家战略调整而下马,但是老一辈核工业人和工程官兵身上的崇高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重庆市委宣传部赵德明副部长表示,重庆是三线建设的中心城市和核心腹地之一。三线建设为重庆留下了100多处企业和科研机构,形成了门类齐全、技术雄厚、规模宏大的后方工业基地,奠定了重庆现代工业基础和立体交通网络基础。重庆市委高度重视三线建设遗存保护利用,纳入“十四五”专项规划,制定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实施816工程遗址修缮保护等举措,打造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动三线建设宝贵遗产的接续传承。

涪陵区委书记王志杰在致欢迎辞时提出,涪陵区的三线工业遗址和三线文化资源得天独厚。从1966年周恩来总理代表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到1984年项目奉命停建,成千上万的建设者用艰辛、血汗、青春和生命,建起了这一鲜为人知但举世震撼的816工程。当前,涪陵区加强“816工程”遗址的保护利用,推进816工程历史资料和回忆录编写整理,加强“816精神”研究,深挖三线精神内涵,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同时,积极开展816洞体修复保护、景区提档升级、配套设施完善等工作,以816工程历史、文化、科学价值为核心,升级打造独属“816”的特色品牌。

这些领导的致辞和主旨讲话,对我们开好本次会议,深入研究和总结三线建设的历史经验,传承和弘扬三线精神,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根据与会论文和分组讨论情况,我下面着重从三个方面做一下总结。

一、三线建设史是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和特色,为中国式现代化谱写了负重前行、奠基伟业的篇章

现代化是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三线建设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是中国经济建设史上空前的壮举,极大地增强了新中国的工业实力,完善了新中国的工业布局,为新中国抵御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战争威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会议入选论文中,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副会长陈东林的《三线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贡献和地位》认为,三线建设战略稳妥处理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农业、工业、国防、科技的关系,三线建设为国家工业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等四个方面,阐释了三线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贡献和地位。

重庆市发改委原副主任马述林的《继承与发展:从两基一线到双城经济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范瑛的《竞争、互补与共生:双城视野下的成渝一线工业建设与城市发展》、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王毅的《三线建设与重庆城市发展研究》、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处长田姝的《三线建设与重庆的现代化》、重庆长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高级经理刘文敏的《重庆开埠与工业发展的蜕变》等论文,聚焦成渝一线工业建设与城市和谐良好发展的现实,研究建国初期工业布局及三线建设乃至后来的三线调迁过程中,成都和重庆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实现分工和布局的历史基础。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田永秀的《三线建设对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作用研究--以四川省江油市为例》、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二级巡视员董强的《三线建设对陕西影响》等论文,认为三线建设是新中国现代化 进程发展的必然,研究三线建设在实现国防、工业乃至技术大迁移的同时,也实现了教育发展和地域发展的突破,为西部地区注入活力,加快推动现代化城市和乡镇建设、增强教育科技实力、引领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推进新型企业的现代化等现代化进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段娟的《三线建设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贡献与启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张欣的《三线建设精神对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时代贡献与作用研究》、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片区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信桂新的《816工程: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写照与精神特质》、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秦邦佑的《战略纵深的防御力量一试析三线建设对四川和重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深远影响》,工程兵54师光辉历程纪念馆馆长郭武军的《三线建设与中国国防现代化》等论文,提出要充分认识以备战为中心的三线建设对巩固国防力量的重要战略意义;充分认识三线建设对改善我国生产力区域分布不平衡历史格局的重要意义,大力弘扬和传承三线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等。

二、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历史上热血硝烟的一座丰碑,决策的时代背景、建设进程、历史意义和三线精神都值得持续深入研究

今年是三线建设战略决策60周年。三线建设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针对当时的严峻国际形势,为了加强战备、建设内地工业基地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深入研究和总结三线建设的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在入选论文中,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武力的《毛泽东与中国工业的发展》、三亚学院教授王飏的《毛泽东与新中国的三线建设及现代启示》、国防科大退休干部王民立的《简论毛泽东与三线铁路建设》等论文,主要讨论在1949- 1978历史阶段毛泽东对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贡献,认为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始终将加快工业化步伐作为一切建设的核心,在对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积累了经验、深化了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书写新中国工业化历史和总结历史经验时,一定不能忘记毛泽东同志的伟大贡献。

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在三线建设的宣传和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员郑有贵的《国史学科体系中三线建设研究和书写》梳理了当代中国研究所为书写好国史中的三线建设所做准备的三个阶段,认为国史学科体系中三线建设研究和书写常研常新,总结当代中国研究所通过三线建设研究分会这个学术共同体,与学界基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视角,共同推进,形成的一些重要的结论。

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徐有威的《开拓三线建设研究的新边疆》、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所长张勇的《提升与对话:三线建设研究再出发》,西安邮电大学讲师谢飞等的《西北三线建设研究述评》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多年来的三线研究进行了学术综述,并就深化三线建设研究提出建议。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德英的《创“三新”——改革开放后三线企业调整改造的目标与实践》、济宁学院教授秦颖的《改革开放时期的三线企业转型研究》、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吕建昌《5057厂脱险搬迁》、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刁成林的《三线建设时期成昆铁路的施工动员》等论文,从不同历史时期三线企业调整改造、施工动员的具体案例出发,阐释了国家、地方、企业三方适应形势推动三线企业建设和创新的相关探索与尝试。

三、基于三线建设特有的工业文化,应保护利用好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发掘三线建设为国舍家的精神情怀和深远的文化价值

众多三线企业和数以百万计的三线建设者艰苦奋斗、忘我拼搏,形成的伟大三线精神,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不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攀枝花市政协原副主席、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副会长徐明义的《传承三线精神厚植三线文化》、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讲师杜翼的《标语口号传播论--三线建设亲历者的口述史其分析》、重庆工业文化协会会长崔树荃的《重庆工业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共产党重庆市江津区委办公室胡宇丽的《32111钻井队英雄事迹的当代价值及启示》、贵州省六盘水市三线文化促进会会长余丽娜的《社团组织在传承三线文化中的时代意义》等论文,阐释了三线精神的历史贡献和时代价值,加强三线文化品牌打造的路径。

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既有特殊的个性,也有工业遗产的共性,项目多、数量大,研究、保护、利用的难度都很大。本此会议的多篇论文选择了不少有代表性的遗产项目,从宏观和微观各个层面就保护利用开展深入研究,并提出建议。如: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烈刚的《建峰集团三线工业遗址保护利用的实践探索》;西南科技大学的张勇的《保护利用,让四川三线建设旧址再放光芒》;四川射洪县3536三县城文化总监邓龙的《论三线建设遗址的保护路径与开发利用前景》;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左琰的《三线核工业遗产--四川绵阳两弹城保护与再生模式研究》;重庆市工程师协会副理事长陈晓林的《三线建设时期涪陵专区工业遗址初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丁小珊的《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三线工业遗产价值阐释》;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蕾的《三线建设遗产对于城市更新的历史价值、意义与实践路径初探》等。

同志们,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并在涪陵相聚一堂,那就是保护利用三线建设遗产、传承弘扬三线建设精神。三线建设是根据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对新中国的国防、工业、交通、科研和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作出的战略大调整,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认真研究总结三线建设的历程及其宝贵经验,对于今天在新的形势、新的条件下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是进行战略腹地建设、对于协调区域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三线建设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很大的发展空间,三线建设留下的丰富物质遗产,亟需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大投入、持续努力,并动员和鼓励更多的、各个方面的人来参与这项事业。

未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研究。一是三线建设的全面展开与中国式现代化框架的构建。二是三线建设对三线地区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三是三线建设全国的工业布局和城镇化的影响;四是三建设对国家安全和建立战略纵深的作用。五是对三线建设遗产的调查、保护和利用建言献策。

新中国70多年的经济发展,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实现的工业化,使中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农业大国转变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和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目前正在向着世界产业链的中高端攀升、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而三线建设则是这个历史链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个伟大转变,不仅是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中最深刻最伟大的变化,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需要我们去研究、去书写、去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已经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人们保护工业遗产的意识和对工业化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我们的供给还远远赶不上这种日益增长、方兴未艾的需求。保护利用三线建设遗产,传承创新三线建设所蕴含的红色文化,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重大文化建设工程,是我们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支撑。我们应该加强合作,统筹谋划,各自发挥所长,共同推进这项伟大的事业。

由于时间匆忙和能力有限,上述总结难免挂一漏万和有不少不当之处,还请与会的同志们批评指正。

最后,对具体承担这次研讨会具体会务工作的重庆建峰化工集团和涪陵交旅集团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也祝与会的同志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事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