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长安十二时辰,却不知道长征十二厂?

 在遵义,什么地方既古朴又新潮?


蒸汽火车头静静伫立,红砖建筑高大整齐,工业风装修简约大气,各色涂鸦时尚灵动……这里是位于遵义市汇川区温州路临3号的1964文化创意园,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市民的文化旅游休闲打卡点,摄影爱好者的创作基地。


最近,这里迎来了一件喜事儿。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1964文化创意园的“前身”长征十二厂(又称长征电器十二厂、长征电器成套厂)榜上有名,成为遵义市唯一入选的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


如果你对长征电器十二厂感到陌生,了解一下1964文化创意园的前世今生,很有必要。


1975年,建设中的长征电器基地

前身丨长征电器十二厂三线建设历史:“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

“长征电器十二厂”这个名字,对遵义很多年轻人来说并不熟悉,但在上个世纪的三线建设时期,这里声名显赫,曾是国家电器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为当时国家的电力、机械、冶金、军工等行业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国际局势日趋紧张,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党中央决定进行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这就是三线建设。遵义,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要城市之一。


长征电器十二厂生产场景

在“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下,迅速凝聚起全国力量。1964年至1980年,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工人、科技人员和干部,响应党和政府的召唤,义无反顾地奔赴西南腹地遵义,在恶劣艰苦的环境中,无私地奉献才华、心血和青春,建起了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长征电器十二厂就诞生于这段时期。


1966年起,长征电器公司陆续由上海内迁至遵义,是国家组建的大型一档企业、西南地区最大的电器生产企业,也是全国“五大低压电器基地”之一,为国家电力、机械、冶金、军工等行业提供电器产品和装备。其中下属的长征电器十二厂于1971年5月由上海电器成套厂内迁筹建,是“国家二级企业”和我国电器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主要生产高、低压成套控制设备,曾多次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国防科工委的表彰。


长征电器十二厂原貌

作为三线建设的见证者、亲历者、参与者,长征电器十二厂创造了在老工业时代的辉煌,用忠诚和担当推动了新中国构建国家安全体系和调整产业布局取得的伟大成就,用艰苦卓绝的努力,演绎出一幕幕三线建设者“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慷慨正剧。


然而,时间流转,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或因城市的发展变迁,许多工业企业搬迁或关停,名噪一时的长征电器十二厂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长征电器十二厂一隅


核心 | 厂房遗迹和工业设备

创建之初,长征十二厂厂房根据机械制造专业和电产品的生产要求,设计修建了厂大门、油漆车间、供应仓库、总装车间、冷作车间、落料车间、成品库等7栋主体建筑。


不同于高楼林立的空间视觉感受,为满足生产需要,厂房在建筑形态上形成了大空间、大体量、大跨度的工业建筑。朴实无华的红砖建筑材料和清晰外露的构造节点,体现一种“工业机械美学”特征,富有时代特征和文化韵律。


城市发展,岁月变迁,总需要回忆历史、沉淀文化的地方。长征电器十二厂房等建筑布局、建筑形式和建筑艺术基本保存建厂时期的原状,是原址原貌保存较完整的三线建设工业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传承,就能进一步发挥工业遗产的作用。


提升改造后的1964文化创意园

2015年,遵义长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将长征电器十二厂保护性改造,打造成为1964文化创意园。


经过充分调研讨论,确立了园区的整体规划定位,即“创意、时尚、休闲、怀旧”四大主题,文化创意、三线文化展示、旅游休闲、艺术广场、管理服务五大功能区。


根据每个主题的特性,在区位规划中进行“动、静”区分,并利用每栋建筑的结构特点,合理植入具体功能。为了保留和延续建筑的外观原貌,长征产投用旧修旧的修缮方式进行改造,加固修缮、防水处理、局部加建,外墙保留原有红砖墙面,内部利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作隔层。原有历史风貌与现代工业风格装修碰撞,产生了奇妙的融合感。


供应仓库改造为B区遵义三线建设博物馆

除了厂房建筑,长征电器十二厂当年采用的各类生产设备、生活物件也保存完好,这些老物件依然在1964文化创意园里,仿佛向每一位来者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中,或慷慨激昂,或引人深思的故事。


压力机、成型磨床、摇臂钻床……锈迹斑斑的老设备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历史之美、工业之美、设计之美,在园区的各个角落绽放。保存了三十多年,来自国防科工的感谢信、国务院的贺信、全国科学大会奖状,不是随处都能见到的。还有更多三线建设时期的老物件,除了老三线人,不知还有多少人叫得出名字。



传承丨老厂房焕发新活力旧址里的新空间:要发展也要情怀

作为时代变更遗留下来的产物,工业遗产无疑是历史的见证者。如何让荒废的厂房焕发新的活力,让遵义的工业历史文化得以延续,让三线精神得到传承?这些,都是推动1964文化创意园诞生的初衷。


利用三线建设遗址,建设三线文化产业园,自2012年首次提出这一设想,到历经四年多的筹备建设,2016年5月7日,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盛大开园。


建好的园区一期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通过三线文化与现代艺术创新融合,让老厂区成为集创意、休闲、时尚、怀旧为一体的园区,兼具岁月之美,城市之美,工业之美,成为遵义优秀的工业旅游资源,是城市中别具一格的存在。


在对长征电器十二厂旧址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上,遵义长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竭尽所能突出能唤起人们记忆的怀旧要素。


焊接车间改造为A3区旅游休闲中心01栋

园区名称敲定为“1964文化创意园”,仅仅是这个数字,对三线建设的纪念意义不言而喻。


园区内,一个代表老工业时代的蒸汽火车头格外显眼,车头上“备战备荒为人民”“1964”的符号已然把人们拉进了那段难忘的历史。


遵义三线建设博物馆内,地空导弹、航空发动机、1952年的进口仪表机床静静地展陈,无声的老物件诉说着三线时期的往事。依托这座博物馆,遵义“1964党员政治生活馆”应运而生,并入列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冷作车间改造为A2区旅游休闲中心02栋

不忘历史,更看今朝。除了怀旧主题的要素,这里更是的文化娱乐的地标。园区遵循“突出文化主题、传承三线精神、提升艺术气质、发展文旅产业”的原则,充分利用老厂房原有的空间格局,将新与旧、朴与潮相互碰撞,打造出一个延续历史肌理、又展示时尚活力的创意园区。


闻着茶香学书画,听着歌声品美食,扮着Cosplay逛市集……开园以来,科普教育、文化论坛、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数以百计,1964文化创意园以文化传承者、传播者的名义,装点着城市的风景与市民的生活。



尾声丨对三线精神最好的传承

三线建设时代结束了,三线精神还在延伸。


“中国十大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园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国三线建设研讨会论坛基地”“贵州省科普示范基地”“遵义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建筑是老的,墙上悬挂的荣誉是新的。当年的三线建设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当下的三线精神传承者初心不改,接续奋斗。


随着对长征电器十二厂旧址等老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开发,遵义在工业旅游领域的打造方面,还有更大的空间和潜力。


我们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1964文化创意园的发起者、建设者、运营者,依然会用丹心和情怀守护这份事业,这是对三线精神最好的传承,也将成为擦亮遵义工业旅游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