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南北树丰碑

——基本建设工程兵41支队记事

1778627003.jpg

1966年8月1日,基建工程兵41支队建队授旗典礼大会指战员和来宾合影


不知为什么?人们总爱说:“光阴似箭,岁月如流。”我想大概是为了表达时光过的飞快,并一去不回头、往事如烟吧!然而,人生中总有一些人和事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早在1966年,中共中央195号文件指出:“把施工队伍逐步整编为劳武结合、能工能战的基本建设工程兵,是实现队伍革命化,保证队伍不断更新,提高战斗力的根本措施,最能适应边备战、边建设的需要。可以肯定,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实现”。恰逢其时,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社会经济与自然条件,做出了建设“大三线”的重大战略决策。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根据国防部的命令,当年8月1日,在全国冶金、建工、煤炭、水电、化工、交通等国家部直属施工队伍中整编成立了基本建设工程兵部队5个支队(师级)和4个部属大队(团级)。此后基本建设工程兵各部队相继成立。

1974年,国务院、中央军委101号文件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的建立,是经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党中央批准的,已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是一支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的部队。”当初,就改编组建基建工程兵建议向毛泽东主席汇报时,毛主席说:“这个办法我赞成。”而周恩来总理在说到组建基建工程兵时也说:“一旦有事,好处无穷”。


乌蒙山下摆战场

1778627002.jpg

当年由404大队建成的盘江矿区火铺矿平峒


1966年8月1日,号称“中国煤炭工业战线第一支野战军”的基本建设工程兵第41支队,在贵州省盘县特区一个叫瓦窑场的地方隆重召开了建队授旗典礼大会。会上举行了阅兵式和授军旗仪式,宣告41支队正式成立。支队下辖7个大队,即401大队至407大队。部队的编制序列为支队、大队、区队、中队(后于1980年8月1日依次改为师、团、营、连),总数为13368人(即工改兵)。当时部队对外代号:41支队为建字41部队。7个大队依次为建字401部队至建字407部队。当年9月建字41部队补充四川籍义务兵8120人,当年度总兵员为21488人。

1966年,是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当时的指导思想是“备战、备荒、为人民”,“立足战争,争取时间建设战略后方”。煤炭工业的重点是加快“大三线”建设,迅速扭转“北煤南运”状况。这是中共中央建设战略后方,把“屁股坐稳”的重大举措。而煤炭工业的“大三线”包括西南、西北10个矿区。西南煤炭基地主要是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称“六盘水”煤炭基地。矿井建设工程量大、工期长、任务艰巨,1965年1月,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成立。1966年“六盘水”煤炭基地建设大规模展开。而41支队成立以后,担负的主要任务就是盘县矿区的开发建设。部队组建成立不久,时任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的程子华、彭德怀等领导曾视察了矿区,给了广大指战员极大的鼓舞!

但当地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与工作条件都十分艰苦。真应了贵州当地人的顺口溜:“天无三日晴”——天上总下雨,地下泥泞不堪,很难见到太阳,洗的衣服晾好几天都不干;“地无三尺平”——眼前除了大山就是沟,部队寻找一块集中训练的平地都难;“人无三分银”——当地老百姓都很贫困,甚至都没见过电灯,来一辆汽车都会当热闹看半天,而火车道直到1973年才修到红果……

我们41支队成立后所属7个大队。1972年4月10日,燃料化学工业部下发第28号函: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1972)19号文件批示,同意将基本建设工程兵第41支队401、403、405大队调出贵州,组成第42支队。第42支队主要担负陕西省韩城煤矿和河南省平顶山煤矿的建设任务。1973年下半年,41支队大部队奉命陆续调离盘县前往辽宁铁法矿区。而最后留驻在盘县的402大队3、4中队和407大队1区队部和1、2、3、4中队 ,于1976年10月奉煤炭部文件令,调往唐山市承担开滦煤矿的抢修任务。所以说41部队在盘县矿区(后改为盘江矿务局、盘江精煤股份公司)奋战达10年之久。

这期间,我们41部队官兵就在当年红军长征路过的乌蒙山区,发扬红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排兵布阵摆开了战场。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官兵们拿着微薄的津贴费(战士们入伍第一年每月6元,往后每年每月增加1元。第四年10元、第五年15元、第六年20元……),月月出满勤、天天三班倒、班班干满点,努力奋战在矿区不同的施工地点。还有支队和大队根据施工任务组织的大会战一场又一场、热火朝天!部队先后共建设5处大中型煤矿,设计能力年生产原煤420万吨;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03亿元;完成井巷掘进10.17万米;房建工程15.35万平方米;机电设备安装177项865台件。建成投产的月亮田、老屋基、火烧铺3处煤矿,设计能力年生产原煤270万吨。而因部队受命转场,参加建设的另两处煤矿,土城煤矿转交盘江矿务局续建;大田坝煤矿由燃化部批转盘江矿务局做生产勘探井。同时,还建成火铺和盘关两座电厂,矿区公路103公里,各矿井间输电线路67.7公里,矿区通讯线路248公里,铁路专用线5.5公里,以及各矿井水源工程等。这些数据在今天看来多少有些枯燥,但正因此部队曾被当地群众称赞为盘江矿区战场上“大打矿山之仗的尖兵”,也无疑成为当时六盘水特区乃至西南“三线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当然,这十年里取得的每一项业绩背后,都凝聚着我们41部队在盘县期间的数万官兵(组建后征集4批次义务兵)当年吃过的苦、挨过的累、流过的泪,以及100多位牺牲的烈士和众多伤残者流过的鲜血!正如我在《乌蒙山下军旗红》一书中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上也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兵山脚下唱劲歌

1778627043.jpg

今日调兵山新貌


1973年8月10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105号文件,批准基建工程兵41支队机关及402、404、407三个大队调到辽宁省担负铁法矿区煤矿建设任务。支队机关驻铁岭(后移驻调兵山)。另调41支队406大队到湖北承担荆襄磷矿王集矿段建设任务。8月22日,基本建设工程兵整备办公室下发第81号《通知》:基本建设工程兵第41支队调驻辽宁铁岭后,部队代号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440部队;所属402、404、407大队,部队代号依次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 441、442、444部队;调驻湖北荆襄地区施工的406大队,部队代号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443部队。

回想1973年10月15日下午,我们4大队1区队和别的区队的官兵,赶到位于盘县亦资孔五线桥上的火铺站(车站建在有五条铁道的大桥上),准备乘车离开贵州前往辽宁。我当时的心情既有对自己和战友们奋战过的盘江矿区的难舍和留恋,也有对即将抵达的辽宁新战场的想象与希望。同时,从心底里竟然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将来有一天,假如能把我们部队官兵在贵州大三线建设中,即在盘江矿区战斗的经历和业绩写出来,应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谁知这个想法压在我的心底45年,直到2018年才得以实现——我访谈采写30万字的《乌蒙山下军旗红-三线老兵访谈录》一书,先后被国家图书馆、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军科院图书馆等多家馆藏。让我觉得还真有点意义而深感欣慰,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言归正传,当天下午,我们登上了17点25分的9064次军列出发。因盘县火铺与云南仅一山之隔,列车离开火铺站,仅几分钟便进入不远处的平关隧道,而钻出隧道便是云南省富源县地界了。此后,我们开始了长达7天、途经8省的铁路旅程。这期间我们除了先后下车在12个兵站吃过饭菜之外,其余时间只能在闷罐车厢里吃我们出发时自带的饼干、麻花等食品。真的是苦了身边的回族战友,他们到兵站往往吃不上清真饭菜,一路上只能靠干粮了……

10月22日中午,我们乘坐的列车停在了一个只有三条火车道的小火车站。从闷罐车的拉门望去,一座红砖建筑的房子中间上方写着黑色黑体的“调兵山”三个字,看来这应该是这次转场旅程的终点了。果然,哨音想起,中队长已在喊各排下车整理行装。因为我们是人和工具及部分施工设备随车走(当时仅支队汽车营和三个大队汽车队的进口载重汽车就有100辆,还有各种大小施工设备分批次随军列运抵铁法矿区),所以我们中队先将工具设备装上车,后乘车仅几公里就到了一个叫调兵沟的地方。当时这个呈Y字型的山沟内没有一户人家,我们进入沟内深处的右前方发现有两趟瓦房,听说曾是法库县委党校、或是“五七干校”留下来的,反正就成了我们的营房。屋内的木板床数量有限,忘了当时是从哪儿弄来的木板,大家动手搭建上下铺,忙活了一下午,全中队150多人总算是安顿下来了。当然,大家都明白,等待我们的将是新的挑战……

辽宁铁法矿区位于当时的法库县调兵山人民公社所在地。1982年因铁法矿区而成立县级的铁法市,调兵山便从法库县划归铁法市管辖。2002年2月铁法市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调兵山市至今。而调兵山之名,则因《法库县志》记载:当年金国四太子金兀术谋攻北宋时曾在此驻兵操练、调兵遣将而得其名。

进驻铁法矿区的41支队,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即将担负的施工任务,经过指战员、工程技术人员、随军老工人互相结合,召开不同形式的、反复的各种讨论会议,集思广益,抓住建设施工中的主要矛盾,精心制定和安排了部队的十年规划。

铁法矿区建设规模大,新井建设施工任务指定由41部队承担,并要求在十年规划内完成720万吨规模的任务。工程量除井巷20万米,房屋建筑46.96万平方米之外,十年规划期间,有晓南矿(90万吨/年)、小青矿(120万吨 /年)、大兴矿(300万吨/年)、三台子一井(90万吨/年)四对矿井陆续建成移交;移交三个洗煤厂,洗煤能力共510万吨;随同矿井移交的还有煤矸石砖厂等附属厂以及相应的民用建筑。面对如此艰巨的施工任务,41支队根据所属两个矿建大队和一个土建大队的兵力,找出了提请上级帮助解决的具体问题;制定了实现十年规划的措施;采取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方法;先后组织安排了“三个战役”,最终经过全支队官兵继承和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齐心协力、努力奋战,用实际行动完成了任务,在调兵山脚下唱响了一首新的劲歌!

然而,上述任务的完成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是和当年在盘江矿区一样,是部队官兵们用艰辛、劳累、汗水、泪水和献血换来的!据不完全统计,仅1974年8月至1982年4月,就有30位战友牺牲成了烈士,因公受伤致残者更是不在少数。记得1977年元月17日3时30分,我们4大队2中队施工的小青矿主井井筒掘进施工现场,我的左手被大罐梁砸伤。升井后被送到大队卫生队,手术后住院56天。同年6月22日,同在小青矿副井井筒掘进施工现场的4大队3中队3排排长杨仕严,面对突发事故,为抢救战友而牺牲,被基建工程兵追记一等功……

1982年12月9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36号文件,批准基建工程兵撤销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撤销基建工程兵的实施方案》。1983年2月2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1983)26号关于《批转煤炭工业部、基建工程兵关于将基建工程兵煤炭部队改变为煤炭施工企业的通知》。通知指出:基建工程兵煤炭部队改编为煤炭施工企业,是贯彻中央调整方针和改革体制、实行精兵政策的需要。1983年4月18日,41支队下发命令:各团、司政后机关及下属各单位,凡已确定集体转业的干部战士,一律在4月20日至4月25日办完一切集体转业手续,4月26日至30日换装。4月30日以后,任何集体转业人员不准再佩戴帽徽、领章,不准按现役军人着装。1983年4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41支队完成撤改任务,改编为煤炭部第二建设公司;第41支队所辖第402、404、407团依次改编为第一工程处、第二工程处、第三工程处。

1983年5月1日,煤炭工业部在41支队驻地调兵山召开“基建工程兵第41支队胜利改编暨第二建设公司成立大会”——昨日上万官兵的部队,今天已然成为5600多名转业人员(之前转业调离者过半数)组成的企业。但他们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行,一如既往在调兵山这片热土上继续参加铁法矿区建设。

1985年9月2日煤炭工业部下发第863号文件,决定撤销煤炭部第二建设公司。第二建设公司所属施工队伍,成建制划归铁法矿务局领导和管理。尽管企业的隶属关系变了,但我当年的战友们,仍然与铁法矿区数万职工一起奋斗。他们又相继参加了小康和大平两处煤矿的基本建设任务。他们从青春年少奋战到两鬓斑白,为铁法矿区的建设发展和富裕文明及为祖国的煤炭工业发展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立下了汗马功劳。相信无论是贵州盘江矿区还是辽宁铁法矿区的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祖国和人民也不会忘记他们……


精神不灭永传承

1778627001.jpg

2021年8月1日,部分战友参观“红色记忆”展览室后合影


基本建设工程兵41支队,从1966年8月1日由“工改兵”组建成立,到1983年“兵改工”撤销,共经历了17个春秋。回想17年平凡而充满激情的岁月,我们部队从贵州乌蒙山下转战辽宁调兵山脚下,官兵们在两个矿区百里煤海的千尺井下,与地下水、火、瓦斯、断层、冒顶等自然灾害及各种难以预料的施工事故抗争,矿山人常说:“几块石头夹一块肉”的危险程度与上战场何异?据不完全统计,17年里,41部队在三线建设时的盘江矿区和转战辽宁铁法矿区先后牺牲的烈士160余位,受伤和致残者千人之多……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所以,我们真的不应该忘记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情。好在国务院、中央军委(1983)26号文件指出:“基建工程兵煤炭部队建立17年来,为煤炭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始终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转战南北,为国家重点煤矿的开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国家煤炭经济发展史上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作为基建工程兵的煤炭部队已成为历史,但我们部队当年形成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与“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同样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都是先辈们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理应在当下得到发扬光大!

去年建党百年之际,在原41支队司政后机关所在地办公的铁法能源公司所属后勤服务保障中心,以“牢记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红色教育展览室正式开展!

这个红色教育展览室,是该单位党政领导和员工怀着对党的一片忠心和爱党、敬党、歌颂党的真挚情感而为党的生日准备的一份礼物。同时,他们特别考虑到单位办公的地方就是当年基建工程兵41支队(对外曾用代号为建字41部队、建字440部队,1980年5月,根据中国人解放军部队代号一律使用五码数字的规定改为00419部队)当年营房驻地的实际情况,和部队进驻铁法矿区参加基本建设,撤改后并入矿务局继续参加矿区建设,为矿区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实际情况,刻意在展室增加了与41 部队有关的文字、图片和实物。意在通过红色教育展览室这个小窗口,展示部队曾经的经历和故事,不忘他们曾经的艰苦创业和突出贡献,宣扬基建工程兵的精神。

1778627041.jpg位于“铁能公司企业发展成果展厅”里介绍41支队内容的“不灭军魂”版块一角


展览室目前共展出初步收集到的各种书籍、图片、实物近2000件。他们将以此红色展览为平台,继续通过征集和捐赠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加和丰富展览室的内容。以便让遍布全国各地的41支队退役官兵们再来铁法矿区时有一个心灵栖息的精神家园。展览室自开放以来,前往参观的各地战友与家属及各方人员,既有多批次有组织的、也有零散者近1000人次。去年和今年的八一建军节,我和我们当地及来自外地的战友们都曾去这个展览室参观,并在参观留言册上签名、在展览室摄影留念。

更令人高兴的是,今年八一建军节之前,铁法能源公司在企业文化中心原“铁法能源公司企业发展成果展厅”里,特意增加了“不灭军魂”版面。专门用于展出原基建工程兵41支队相关的文字、图片、书籍、实物等。不仅吸引在调兵山当地的战友们前往参观,而且,凡到铁能公司来的各级领导和客人,只要能到展厅参观,在了解铁能公司发展成果的同时,也会看到41支队曾经的历史和业绩!

与此同时,明年是41支队从贵州转战辽宁进驻调兵山50周年,铁能公司宣传部门拟在明年做两件事。其一,想出一本以41支队退役老兵经历和图片内容的书(目前已在采访中)。其二,想举办一个“原41支队退役老兵个人军旅物品展览”(目前也在宣传和初步策划中)。

说句心里话,无论是在原41支队机关遗址建立“红色教育展览室”,还是41支队曾经的历史与业绩内容进入铁能公司企业发展成果展览厅,包括明年还想做的两件事,最起码能说明三个问题。首先说明铁能公司和后勤服务保障中心的领导没有忘记41支队官兵进驻铁法矿区后为矿区建设与发展所做的卓越贡献而有意为其树碑立传;其次意在唤起退役老兵们当年的记忆和军旅情怀;同时,加大对原41支队经历与业绩的宣传力度和扩大影响面,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基建工程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当然,我和我的战友们,一直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在我们41支队司政后机关大院里(原建筑物都在)先建成一个“红色教育展览馆”。然后不懈努力,将其打造成为铁能公司、调兵山市和铁岭地区的红色教育基地(而国家对红色教育基地项目是有资金扶持政策的)!果能如此,则曾在原41支队服役的数万退役官兵(当年中央军委在部队组建初期支队年度兵员定为2万人,但除1972年未征兵之外,10多年里都曾征集数量不等的新兵),无论身处何方,调兵山下都会有他们心灵栖息的精神家园和故地重游、追忆军旅的所在!

对此,我们期待着。但无论如何,贵州盘县烈士陵园里41支队100多位烈士的墓碑和辽宁铁法矿区一座座昂然挺立的井塔,就是为原基本建设工程兵41支队树立的丰碑!


2022-10-31 于调兵山



作者简介

南庆杰,笔名:南天。1972年12月8日参军,在贵州省原盘县特区基建工程兵41支队服兵役,三线建设亲历者。1983年进入国有企业工作。1984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多年来各类文学作品散见于当地和省市及国家级报刊,尤以杂文见长。铁岭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2000年12月正式出版散文集《南天梦笔》。自1985年一直从事国企宣传和企业文化工作,曾任辽宁铁煤集团大隆矿党委宣传部长、企业文化办公室主任、辽宁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文化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曾获“全国煤炭系统优秀政研干部”称号。2015年9月退休。2017年9月正式出版《乌蒙山下军旗红-三线老兵访谈录》一书,先后被国家图书馆、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军科院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收藏。2019年12月,第二届中国工业文学作品大赛中篇报告文学《煤海深处军旗红-中国煤炭工业战线第一支“野战军”纪实》获三等奖。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宣传联络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