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太焦“3202”铁路战备线文化研究的思考

一、战备铁路与其他“三线”企业的差异


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国家上马的“三线”企业,均以军工和战备为主。上马这些“三线”企业的目的,发展国民经济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储备军需,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做准备。作为战备铁路工程的太焦铁路“3202”线,与其它众多的“三线”企业有着明显的差异:


一是建设主体不同。修筑“3202”战备铁路,不是国家配属的专职铁道兵,也不是临时抽调的“民工”或“民伕”,而是具有和征兵一样严格条件下抽调的基干民兵。当时实施了个人报名、群众评议、支部审批、大队推荐、公社政审、县人武部把关的程序。概括起来,就是“四不要”,即:“地、富、反、坏、右”成份不好的不要,有历史问题或历史不清白的不要,表现不好的不要,劳力不强的不要。可以说,“征兵”条件非常严格。如此,就确保了筑路队伍的整体质量。虽然在修筑过程中铁道部指派铁路第三工程局介入,担当了施工技术指导与工程统筹,但施工主体仍然是老区各县的基干民兵。


二是建置不同。组建起来的民兵队伍,不是简单的人员组合,而是将抽调来的基干民兵以部队编制形式进行集中管理。晋中地区、晋东南地区分别组建了民兵师,36个县均组建了民兵团,各公社(乡镇)均组建了民兵营或民兵连,各生产大队以排、班为单位。民兵们每天起床、吃饭、上工、休息、收工、就寝,均以军号为令,甚至在施工中放炮炸石,亦以军号为联络:一遍号撤人,二遍号点炮,三遍号放行车辆行人。民兵们日常外出、家中有事需要回家,均需请假、销假。令行禁止的作风体现在了修筑“3202”工程施工、生活、学习的全过程。


三是概念不同。纵观省内省外的其它“三线”工程,均属范围集中、人员集中,建、管、用贯穿了“三线”企业的始终,称之为企业不为过。而太焦铁路战备线则恰恰相反,它的特点是战线长(绵延达200公里)、周期长(前后长达10年)、投资大(总投资额达49293万元)、人员散(十万施工大军分布在200公里的山区沿线),更重要的是,太焦铁路“3202”它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项非常明确的建设工程,铁路线建成后即下路撤人,未履行管理、使用的职能。


四是享受的福利待遇不同。省内和省外的其它“三线”企业,其参与者在完成工程建设后,即留在厂内,从青年直至退休,基本享受了国家给予的正式人员的待遇和福利。而参加“3202”铁路建设的民兵,却由于当时“农业学大寨”的大环境、大形势影响,在建成后被山西省“革委会”的“一纸纪要”解甲归田,原本豪情万丈的筑路民兵,又回到了农业生产一线,未能享受与付出成正比的福利待遇。且有的老而无靠,有的体弱多病,更有的民兵因在工地时受伤致残,一生未能走进婚姻的殿堂,成为与时代脱节的弱势群体。


二、太焦铁路“3202”战备线文化传承的“短板”


一是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参与修建“3202”工程的民兵,时过近50年,现在大都年老体弱,最小的67岁,最大的86岁,大部分均在70多岁之间。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大部分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有的甚至是大字不识的文盲。90%的民兵都在完成工程后返乡务农,视野窄,见识浅,思维迟钝,记忆力衰退,亲自提笔撰写回忆录非常困难。而对“3202”那段筑路历史感兴趣的年轻人,则因不了解当时的形势,不熟悉当时的施工组织细节而不易找准插入点。


二是可利用的遗址较少。其它“三线”企业,经过后期的转型升级、“兵退民进”后,遗留下大量的厂房、工棚、宿舍楼、生活区等工业遗址,保存相对完整,稍加整修、改造即可利用,作为工业遗产对外开放。而“3202”战备铁路,当年铁战民兵住过的“干打垒”、搭建的工棚、料棚,垒砌的水池、炸药库等,由于铁路特殊的性质,工完即料尽、人撤,无专人管理,几十年来风吹雨淋,大都已房倒屋塌,仅剩残垣断壁。铁路沿线工程设施上遗留的标语、毛主席的诗句等特殊印记,则由于铁路部门未将此纳入日常维修养护的范畴而无人管理,面临着风化、老化的结局。“三线”宣传者虽想涉足其中进行拓印、擦试,予以保护措施,却又因铁路部门管控严密,铁路两侧设置了隔离护网,外人不易进入线路等因素,只好作罢。


晚霞辉映下的太焦铁路


三是缺少大力传播的载体。铁战老民兵们的亲情未断,但局限于日常举办几次集会,叙谈一下参与“3202”修筑的过往,对当年“3202”工地上典型人与事、英雄业绩只限于口耳相传。既缺乏总体设计,又缺少运用微博、网络、H5网页、电子书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传播的技能。


四是日常与地方政府沟通、联系渠道单一。被社会各界特别是地方政府部门认同度低,有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不清楚“三线”是什么,不知道“三线”的过往,甚至将到政府部门办事的“3202”铁战老民兵当作上访人员看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晋中、晋东南各县的志书上,当年“三线”建设的业绩特别是有关修筑“3202”战备线的宏大史实未见载入,利用社会各界力量传播“三线”文化和“3202”战备线文化存在欠缺。


三、太焦“3202”战备铁路文化研究前景广阔


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短板”,但用发展的、辩证的视角宏观地看待问题,对于“3202”战备铁路文化的研究仍然大有可为。目前而言,具有这样一些优势:


一是成立了太焦铁路建设研究基地,“3202”研究有了依托的载体。经过筹委会精心筹备和努力,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副会长陈东林,常务理事吴学辉、秦邦佑,理事李治贤、秦邦建对研究基地筹备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指导。2020年1月18日,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正式对太焦铁路建设研究基地作出批复,数万“3202”铁战老民兵有了自己名符其实的“家园”。


二是“3202”铁战业绩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认同。在筹备太焦铁路建设研究基地的同时,筹建起了“3202”工程纪念馆,共收集、展览出修筑“3202”期间铁战民兵的旧照片、使用过的旧物件300余件,制作展现“3202”铁战历史的展板10块。自开馆以来,先后有1200余人次到纪念馆来参观、考察、学习。社会各界群众、地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包括榆次地区各学校的中小学生,由原来不知道“3202”工程到对“3202”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由以前对“3202”的不理解到逐渐认同,由以往对“3202”老民兵的排斥到现在的热情接待。嬗变的过程,反映了“3202”在社会各界人群中的影响渐深渐远。


三是“3202”在社会的影响力不断拓展。通过山西当地报纸、电视台的广泛宣传,通过研究基地适时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更通过省外“三线视点”等网媒的大力推介和传播,太焦铁路“3202”战备文化逐渐深入人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2019年下半年以来,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晋中市榆次区教育局、晋中市外事旅游公司等相继在“3202”工程纪念馆挂牌。同时,不少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学术团体的要人、名人,相继为研究基地题词助力。原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原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名誉副会长王春才,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东林,原榆次市委书记、山西能源集团董事长冀安信,山西作家协会理事、原山西省大型文学季刊《黄河》主编周山湖,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第一任妇联主任、老劳模宋立英,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四川大邑雾山博物馆董事长周健等,纷纷题词,高度赞誉太焦铁路建设研究基地,扩大了研究基地的影响面。


四是“3202”铁战老民兵大局至上的家国情怀持续延伸。正值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期,太焦铁路建设研究基地向全体“3202”铁战老民兵发出“为防控疫情捐献爱心”的倡议。虽然老民兵们年老体衰,大都没有工作,没有退休金,有的甚至常年抱病在床,但报效国家的意志不坠,爱国爱党爱人民的信念不衰。听到倡议后,不分城乡,不分年龄。纷纷慷慨解囊,捐献爱心,多的一百、二百,少的一十、二十,仅仅三天,就捐献37900元,为防控疫情尽了一份力。所展现的家国情怀,让社会感动,让人民群众铭记。


五是研究“3202”战备文化的势头正劲。铁战老民兵们虽然文化程度偏低,虽然大都年老体弱多病,但怀想、研究太焦铁路建设史实的势头群情高涨,在亲自撰写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采取了口述笔录等形式,完成了50余篇回忆录。目前,全面反映“3202”战备铁路文化的26万字的研究成果《太焦记忆》已由晋中市委宣传部审核后正在付印,其它系列研究成果也在谋划筹集中。


六是横向联营扩展社会效益的渠道不断拓宽。研究基地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积极和全国知青第一村杜家山旅游开发公司联系,共同打造集观光、野游、采摘为一体的太焦战备铁路牛晶坪车站至杜家山的革命传统旅游线;积极联系山西省晋中市记忆公园,将其特有的列车陈列基地作为“3202”太焦铁路建设研究基地铁战老民兵传统教育基地挂牌,持续扩大社会影响;着手与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太原铁路局有关单位协调,力争将开行于太焦铁路线、穿行于太行山革命老区的“幸福小火车”命名为“3202”号,利用沿线红色纪念地多的优势,联手打造一条红色旅游线,以取得更加广泛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3202”战备铁路文化的研究必将大放异彩,必将为全国“三线”建设研究添砖加瓦,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简介

曹俊,男,55岁,山西省榆社县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供职于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南铁路工务段,任党委办公室主任,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理事,太焦铁路建设研究基地秘书长;现居山西省晋中市。出于职业的原因,对铁路建设特别是对既往的铁路建设历史颇有关注,愿意与全国各地关心、关注“三线”建设的老师们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