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三线”记忆》选登(十二)

第九章  城市记录·标志

六盘水三线建设时期的矿工照片,如今保留在博物馆里

 

——三线企业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工业标本,已经成为历史。但作为蕴含精神摇篮的产业,正期待着新生。

 

三线城的新生

1964年到1980年,在中国中西部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史称三线建设。虽然基于当时特定环境所采取的“靠山、分散、隐蔽”和进洞的选址原则给后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不便,不过,在短短的几年、十几年间,上千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星罗棋布于中西部地区,成为推动中国西部工业化的“加速器”。在三线建设已成为历史、工业化奠基时代渐渐离我们而去的时候,三线已成为距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

1965年11月,邓小平视察六枝矿区

 

我国的三线建设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1964年至1968年。另一个阶段为1969年至1973年。第一阶段“三线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地区,采取沿海地区支援内地建设的方法,在将一部分工厂、工程迁到内地的同时,对内地新建项目的建设由沿海地区抽调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来支援。第二阶段,先后开始修筑贯通西南的川黔、成昆、贵昆、湘黔等几条重要铁路;新建、扩建了攀枝花、包头、酒泉等大型钢铁基地和为国防服务10个迁建、续建项目;在四川、贵州、甘肃等地建设了一批为国防服务的石油、机械、电力项目。这就使得西南“三线”战略大后方基地已初具规模。在1964年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

2015年1月21日,曾任陕西省国防工办综合计划处处长、陕西省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副主任文纯祥先生,为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题词

 

因为要备战、备荒,军事工业被转移到偏僻山区,而围绕神秘的巨型工厂聚合起来的成千上万的迁移人口,慢慢发展成封闭的城市,最著名的就是当时的城市攀枝花,因为有铁有煤而成为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在国家最困难时期,最艰苦的地方以最快的速度建设起来的,是“三线”地区崛起的30多座新兴工业城市之一。这些新兴的城市最后发展成为工人就是市民,工厂就是城市的不正常形态。这些因特殊的政治目的和历史原因而创造的城市,经历时代变迁,如今无法完成功能转换,有的已经开始收缩,有的转变成为特色之城,有的,在向一个正常城市转变时表现得艰难和尴尬。

2015年1月21日,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线》开机仪式,在六盘水市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进行。馆前竖有曾参与三线建设的领导人邓小平、彭德怀雕像

 

当改革开放来临、全国都在展翅腾飞时,许多三线企事业单位却成了徒有尖牙利爪和飞天翅膀的蛟龙,深深陷在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因动弹不得而痛苦地呻吟着。1984年11月,国务院三线办公室(1983年12月成立,90年代改为国家计委三线办公室,21世纪初至今为国防科工委三线协调中心,设在成都)在成都召开会议,确定第一批调整121个单位,其中关停9个,迁建和部分迁建49个,迁并48个,全部转产15个。到2005年,国家共规划安排调整项目 201项,三线建设调改工作全部顺利完成。一些对原料依赖性强的加工企业搬到产粮、产棉区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中小城市如孝感、咸阳、宝鸡、沙市附近;一些生产家用电器、日用消费品、自行车、摩托车、汽车、拖拉机等机械、电子产品的企业,搬到人口较为稠密、有广阔消费市场、也有加工协作工业的中等城市,如襄樊、汉中、德阳、绵阳、天水附近;还有一部分技术密集的现代化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搬到武汉、郑州、成都、重庆、西安、兰州、长沙等科研教育集中、信息交流频繁的省会大城市附近。

  

2015年1月21日,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线》开机仪式,在六盘水市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进行。国内部分老三线代表、专家学者亲临现场

 

经过以“军转民”为中心的调整改造、发挥效益的再创业阶段,大部分三线企业实现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凤凰涅槃。它们许多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用企业。

三线企业搬迁以后,不少原来的遗址也陷于封闭和荒废之中。如何利用这笔丰富的工业遗产,是需要我们思考和挖掘的。三线企业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工业标本,已经成为历史。但作为蕴含精神摇篮的产业,正期待着新生。

曾经到梅花山隧道指导三线建设工作的华罗庚先生,为三线题词,如今陈列于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

 

如今陈列在首钢水钢陈列室里的文革时期的介绍信

 

第一节  六盘水来黔之秀

一座因三线建设而兴的工业城市

     在接到贵州省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联合发来的邀请函后,我脑子里出现的六盘水画面,老是崇山峻岭,山高坡陡,路险湾急。事实上,当2015年1月20日,我真正到达六盘水之后,才发现这里竟是盆景般的秀致。说这里的山秀,是因山形如倒立的摇钟,又如倒扣的喇叭花,抑或放立的唢呐。山连山,山环山,错落有致。或独立,或相拥。从高处俯瞰,又如苍穹之下的列兵,是那般的威武可爱。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开设的三线邮局,专营三线相关的纪念品

 

 说起六盘水,许多人都分不清与六盘山是什么关系?有人曾说,六盘水,就是六盘山上流下来的水。想来,不无道理。却两者风牛马不相及。六盘山,是一座山名,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甘肃省东部。山路曲折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因此得名。而六盘水,位于贵州西部,并非因水而得名, 却是来自最初下辖的六枝、盘县和水城三个特区的头一个字组成,它是“三线建设”诞生的一座年轻工业城市。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里的仿旧设计

 

  其地理位置,是川、滇、黔、桂四省结合部,尤其与云南省的富源县毗邻,走路不到20分钟的距离。这里也是一个少数民族云集的地方,居住着彝、苗、白、布依、仡佬等31个民族,占当地总人口的27.4%。

     六盘水的车牌号排名是贵B,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有些出乎意料,印象中这个排行第二的B至少应该属于遵义这样的城市,可是却真真切切的属于了六盘水。这就说明,尽管六盘水是一个年轻的工业城市,但其是有实力的。2013年末全市人均GDP仅次于省会贵阳。

    

嘉宾游客等参观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里的陈设

 

 六盘水市,是一个三线建设者移民较多的城市,也是一个感恩不忘本的城市。不管是谁,他们都会提及“三线”这两个字。尤其,这些天,自2015年1月21日,由中共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中国国史学会三线研究会主办的“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线》开机仪式举行之后,街道上多处可见” “三线”历史是我们的“根”, “三线”企业是我们的“本”,“三线精神”是我们的“魂”的显目的大红标语。

   

六盘水街道张贴的不忘本的“三线建设”标语

 

  历史上,在60年代初,是没有六盘水这个行政机构的。之所以说如今的六盘水人不忘本,念念不忘三线建设,那是发自内心的感恩。

     据史料记载,1964年初,根据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经过国家计划委员会和煤炭工业部等部门反复调查对比,于当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设“大三线”的战略决策,并决定在贵州西部煤藏丰富的六枝(时属安顺地区),盘县(时属安顺地区后属兴义地区),水城(时属毕节地区)三县境内建立三线建设的重点煤炭基地,设立三个相应的矿区分别进行管理,当时,这种管理体制具有比较政企合一的特点。

六盘水城区与首钢水钢一山之隔,直到一年前,才打通了隧道,过去需要绕行半个多小时

 

美丽的六盘水城市中心明湖倒影

 

1965年1月,经国家经济委员会批准成立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同年3月,中共贵州省委支援三线建设领导小组成立。1965年11月29日,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决定设立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人民委员会,接受煤炭工业部和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双重领导,从贵州省的六枝、盘县、水城、威宁普定镇宁和云南省宣威划出部分区、社(队)归新成立的三个矿区,原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仍分别属安顺兴义毕节地区管辖。

1966年2月22日,三个矿区改为特区。同年4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总指挥部。1967年春,贵州省军区对六盘水实行军事管制,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总指挥部的职能自然终止,其机构名存实亡。1967年10月29日和1968年4月18日,经贵州省革命委员会、贵州省军区批准先后成立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和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

那个令人“激情燃烧的岁月”形象设计

 

1970年12月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地区一级政权机关,撤销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原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分别与郎岱(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合并为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行使县一级职权,归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

1978年12月18日,也就是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当天,国务院批准,六盘水地区改设为六盘水市(省辖市),下辖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1987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水城特区,分设钟山区和水城县;1999年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盘县特区更名为盘县。至此,六盘水市辖一特区两县一区,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钟山区。

六盘水是个多民族地区,现在他们借助旅游开发,正在打造民族舞蹈演出

 

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66年,地处贵州省六盘水市,经过49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集采矿、冶金、煤焦化、机械加工、建筑安装、汽车运输、水泥、进出口贸易等产业为一体,拥有资产总额105亿元.

 

从贵阳到六盘水,在2015年1月6日22:00通了高速,行程时间从过去的6小时缩至3小时

 

首钢水钢车间里的工人,他们将三线精神代代传承

 

首钢水钢炼钢车间,常年生产有序

如今,经过“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发展,六盘水已为一个经济门类较多、较全的新兴工业城市。已建成水城矿务局、六枝工矿(集团)公司、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城发电厂、盘县发电厂、水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六盘水煤炭机械厂、重庆啤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分公司、贵州胜景化建有限责任公司等一大批大中小型企业,形成年生产原煤2160万吨、生铁130万吨、钢130万吨、钢材100万吨、水泥175万吨、电力装机11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煤炭、电力、冶金、建材成为六盘水的支柱产业。

截至2014年,六盘水有5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即钟山经济开发区红桥新区)、红果经济开发区(两河新区)、水城经济开发区、盘北经济开发区、六枝经济开发区和一个市级开发区—大河经济开发区。

现在炼钢进入了现代化时期,一个工人要看护多台机器

 

一位90后的妈妈,带着9个月大的孩子,参观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外三线广场上的物件,对于三线这段历史,她还不是怎么了解

 

“现在路好走了,高速路通了”,这是2015年1月20日,在贵阳龙洞堡机场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对我们说的一句话。也就是说在1月6日22:00之前,从贵阳到六盘水需要6个小时,而现在只需要3个小时。

六盘水的铁路也是在三线建设时期的1966年才修建完成的,此前,这里是真正的原始、封闭、落后。试想,当年的三线建设者们是多么伟大,他们放弃自己安逸的生活,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支援三线建设。那时,他们要回一次家,探一次亲,是多么的艰难。而如今,不仅有铁路,通了高速公路,还修建好了机场。坐落于六盘水境内的月照机场,于2014年9月24日也开始试运行,从贵阳到六盘水仅需27分钟。

这种惊人的速度,据当地媒体当时采访前来观看试飞的80岁的老同志徐亲贤说,在这片土地上,他经历了三线建设的艰苦创业时期,亲眼见证了六盘水从当初连火车、汽车都不通的山旮旯到今天有了高速公路、铁路和飞机,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他心情非常激动。

的确,激动的不仅仅是老人、历经三线建设的人、六盘水本地人,还有在这里做生意的外地人。36岁的吴女士,是山西侯马人,五年前和老公一起到威宁县开矿,1月23日,她从贵阳乘飞机到西安,再换乘高铁回家,她说:“六盘水月照机场开通之后,我就开始乘坐,感觉非常方便,这对拉动地方经济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如今,这座被誉为“中国凉都”( 炎热夏季月平均气温仅19.7℃)的六盘水市,随着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建设发展壮大的优势,借着三线建设新兴工业城市的平台,正在迅猛的发展旅游产业。他们首先发展的是三线精神文化旅游,于2013年8月17日,在国内建成了唯一一个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贵州省三线建设博物馆,以及三线建设文化广场举行。凡来此参观旅游的人,除了解这段历史外,还可以进“三线邮局”购买相关纪念品,住三线客栈,吃三线农家乐。更令人感兴趣的是,在三线广场,还可触摸到三线建设时期遗留下来的大型实物,如老火车头、解放牌大卡车、炼钢炉、旧机床等等。

其次,他们还凭借中国凉都的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打造贵州屋脊的韭菜坪景区。正如,他们的官员在推介辞上所说:六盘水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春踩水城春绿、夏来花海漫步、秋看杏黄果熟、冬在雪上飞舞。

六盘水,因三线建设而建,转眼50年过去,中央电视台推出十集历史文献纪录片《大三线》,选择在这里开机,不能不说是六盘水的福音。作为,这次活动的总顾问,80岁高龄的原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王春才说:“过去举行电影电视的开机开演仪式,都喜欢选择在北京,而这次我却选择在三线建设地区,可是到底选择在哪里呢?我带着导演刘洪浩到了六盘水的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他被这里的景物吸引了,于是经过申报审批,定在了六盘水举行。”

《大三线》拟分为十集拍摄制作,每集时长45分钟,内容涉及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到三线去、三线建设中的交通建设、三线建设中的城市建设、三线建设中的军工基地建设、三线学兵团体、三线家庭、三线建设调整等内容。拍摄时间从2015年1月21日开机之日起,预计历时一年完成。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其实,在我国因三线建设而新兴的城市,还有四川的攀枝花市。1965年3月4日,当时负责考察川滇交界地区钢铁基地建设的人回到了中央,当时毛泽东问考察队的人:“那地方叫什么名字?”回答是:“这地方没名字,只有一个7户人家的小村庄,村子里有一棵树,叫攀枝花。”毛泽东笑到:“那就叫它攀枝花吧!”因此,攀枝花这个地名由此而得来。

2015年3月,以国字号命名的“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将在攀枝花市落成开放。

                           2015年1月24日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