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个理》:梦萦红砖房

2021年春节假期,随着湖北襄阳籍导演贾玲的电影《你好,李焕英》票房节节攀升,来电影取景地襄阳六〇三文创园旅游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如今,这里的红砖青瓦,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沧桑,依然是当年的模样。被保留完好的,除了色彩绚丽的工业厂房,还有几代人留在这里的追梦记忆,“三线建设”时期的故事也重新进入大众视野。

百姓故事,专家视角。由湖北省社科联、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省委网信办联合主办,湖北电视综合频道联手长江云推出的系列理论故事节目《是这个理》第39期:梦萦红砖房。这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国内首屈一指,而后一度鲜有人知的印刷厂,为何会成为热门景点打卡地?静谧与热闹、怀旧与新潮,又是怎样的力量,让如今的文字六〇三厂涅槃重生,重绽光芒?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幢幢红砖房,探寻它的前世今生。


九旬老人回忆往昔 三线建设奉献青春

来自上海的虞荣夫在襄阳这座古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今年90岁的他,依然每天坚持在家做饭,谈话间还保留着浓厚的上海口音。50多年来,老人就住在文字六〇三厂的生活区,一直过着出门就是厂,家就在厂中的简单生活。由于老伴经历了三次中风,身体大不如从前,他将更多的时间和耐心,花在了照顾老伴身上。就是这对恩爱的老夫妻,年轻时却因为工作原因,分隔两地11年之久。

20世纪60年代,在建立战略大后方的思想指导下,我国开展了以“三线建设”为重点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京广铁路湖北段以西的广阔地区被划入建设范围,襄阳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湖北“小三线”建设的重点城市。从1964年开始,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等口号的召唤下,数以万计的工人、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奔赴襄阳。1931年出生在江苏丹阳的虞荣夫,就是第一批来到襄阳的技术员。

虽然刚来到襄阳的虞荣夫还没适应当地的工作和生活,道路泥泞、交通不便、方言又不通,但他觉得为了国家的建设,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当时,虞荣夫任上海革命印刷厂厂长,既是厂长又是党员的他,主动带头响应号召,将妻儿留在老家江苏农村。1968年他随革命印刷厂和上海印刷五厂50多名技术骨干来到襄阳六〇三厂,没有足够的时间适应环境,更来不及顾及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

虞荣夫主要分管彩印车间,为了提高产能,当时厂里在当地招了200多名工人,但这些工人由于技术生疏,无法立即投入生产。包括虞荣夫在内的技术骨干主动和本地工人结成师徒,将技术倾囊相授。来自全国各地的师傅们尽心尽力传授技术,热情包容的襄阳人在生活上关照着远方来的技术骨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当时许多全国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在襄阳古城中运转起来,六〇三厂也进入满负荷生产。

1979年,虞荣夫一家人终于得以在湖北襄阳团聚。献了青春献子孙,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女儿虞素珍也走上了彩印车间的生产线。像虞荣夫老人这样背井离乡,扎根我国偏远地区的三线工人,在全国共有400万人,诸如此类的三线企业全国有1100多家。他们大多默默无闻,在这样的红砖房里度过了一生,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创业奋斗史。由于三线企业大多是国防工业,出于保密的需要,他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往昔却并不为大众熟知。

时光变迁今非昔比 旧址改造迫在眉睫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大幕已经拉开,党中央对三线厂作出“保军转民”“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等一系列指示,明确了“关、停、并、转、迁”的三线调整方针。九十年代初期,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部分三线企业在军转民和计划转市场的错位时空中,逐渐丧失了过去的荣光。

蔡军是三线的子弟,与六〇三厂同龄,1996年进入厂里工作,几年后停薪留职,于是她选择下海经商,一直做着图书发行的老本行。2006年,蔡军重回六〇三厂,由于业务量的减少,厂里经常接了上单没下单,因此也流失了不少技术人员。原本发展鼎盛的车间厂房,大门紧锁。看到眼前的场景时,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体制僵化、设备落后、人才流失,睡惯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席梦思”,六〇三厂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节节败退。2010年,中国印刷集团公司投资3亿元在襄阳市高新区成立中印南方印刷有限公司,六〇三厂的印刷板块整体迁走。留下这些空荡荡的红砖房要怎么办?蔡军带领团队查资料、访员工,在衰落的现实中寻找重振的契机。

充分开发文化资源 老旧厂房华丽蜕变

2017年6月,按照上级企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占地160亩的老厂区向文化创意园区转型升级。中文发集团拿出6亿元作为六〇三文创园的启动资金,为了最大限度保护这些工业遗迹,留住城市记忆,改造的过程一直是谨小慎微。老工厂改造成文创园,旧厂房、旧厂区的保护和利用是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它曾经的辉煌和衰败,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散发着岁月沉淀的魅力。

在“修旧如旧 修旧如新”的宗旨下,这里的餐饮、民宿的装修既要与原有的厂房风格相统一,又要让人眼前一亮。红砖青瓦的印刷车间,被改造成演艺剧场,屋顶的钢梁锈迹斑驳,墙上的吊灯依旧如故,时尚和怀旧在这里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黄山是一名艺术工作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这块风水宝地,并就此扎根,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美术馆,利用空间美学,将工业遗址的文化进一步延伸,在岘山脚下留住几代人的记忆。颇有怀旧风格的“拾年”主题餐厅,总能让每位走进园区的游客眼前一亮,时尚的装修和创意的菜品背后,是一位充满活力的年轻创业者每天的奔忙。曾经破败不堪的发行仓库,摇身一变,被打造成精品民宿,圆润的设计风格与棱角分明的建筑线条有机融合,带给人们对历史和空间的无限想象。

目前,六〇三文创园围绕体育健身、文化培训、主题餐厅和休闲民宿四个业态引进文创企业60多家,雕塑、陶艺、美术、创意类企业占比7成以上,“文化”烙印越来越深。数据统计,每年文创园拉动消费达4000余万元,带动襄城区文化旅游消费近2亿元。如今,在这里大家可以体会到历史是可以触摸的;建筑是可以阅读的;文化是可以体验的;艺术是可以消费的。

全面创新焕发活力 “三线精神”永驻心间

现在,虞荣夫没事儿就会在厂里走一走、逛一逛,当年跟着他一起来襄阳的技术骨干大多退休后回到了上海,但他选择留了下来。在老人爬满皱纹的脸上,在年轻人迸发的笑容之间,我们仿佛看到,这些斑驳的红墙,在传承与创新中追梦,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成百上千的红砖房厂早已通过各种方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我们通过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仍然可以感受到一路走来,“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传承。唯有精神,能够长存;唯有创新,能永远发光。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网